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奶牛産奶量的計算

奶牛産奶量的計算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4 18:12:52

在牧場中,分娩給奶牛帶來的疼痛往往被忽視,也許是因為牧場還沒有意識到,鎮痛與産量之間存在着重要關聯。事實上,緩解分娩疼痛不僅會改善動物福利,其對生産性能方面的提升作用更是不容小觑。

奶牛産奶量的計算(為奶牛分娩鎮痛)1

分娩疼痛的産生

分娩是主動将胎兒排出體外的過程,代表特征為有規律的、頻率和強度不斷增加的子宮收縮。與之伴随的分娩疼痛被認為幾乎是最嚴重的疼痛,根據産生機制可分為内髒性疼痛和軀體性疼痛(Labor & Maguire 2008)。動物與人類在分娩疼痛相關的解剖構造以及化學路徑方面相似(Mainau & Manteca 2011),因此奶牛也會遭受分娩過程帶來的疼痛。

分娩的疼痛程度與子宮收縮強度、時長、頻率以及子宮頸擴張程度呈正相關性。除此之外,分娩的疼痛程度也取決于分娩難易程度(是否難産)。初産母牛的難産率顯著高于經産母牛(Nix et al. 1998),由于缺少分娩經驗,初産牛在分娩過程中體能損耗更大(Noakes et al. 2001)。

分娩疼痛的影響

母牛在妊娠最後1周的采食量會減少,這可能與胎兒占據母體腹腔體積較大有關,然而難産奶牛在産犢前48小時的采食量比順産奶牛少2.6公斤,在産犢後的首次進食時間也更長(Proudfoot, Huzzey & von Keyserlingk 2009)。

就長期影響而言,難産會導緻奶牛後續的産奶量下降,增加淘汰風險(Mee 2008),有研究表明難産會導緻經産牛在泌乳高峰期的日産奶量下降2公斤(Atashi et al. 2012)。

為奶牛分娩鎮痛能夠提升産奶性能

近年來,多項研究結果表明,給圍産期奶牛使用鎮痛藥,為奶牛進行分娩鎮痛,對于奶牛的産奶量存在長期的提升作用。在早期的部分相關研究中,雖然使用美洛昔康進行分娩鎮痛,奶牛分娩後前30天内的産奶量沒有顯著提升,但在接下來的高峰期産奶量得到顯著提升(Carpenter et al. 2016; Mainau et al. 2014)。

Swartz et al. (2018)研究發現在分娩前6至48小時使用美洛昔康進行鎮痛的奶牛,在分娩後105天内的平均日産奶量增加了6.8公斤,其中乳脂、乳蛋白、乳糖的日增量分别為0.16、0.10、0.16公斤。根據Barragan(2020)等的研究,經産奶牛在分娩後24小時内口服乙酰水楊酸鎮痛也可以顯著提升泌乳期前60天的平均日産奶量。

産奶量的提升真的歸功于鎮痛嗎?

首先可以明确的是,鎮痛對奶牛分娩後疼痛症狀的緩解體現在多個方面,包括但不限于增加動物的采食欲望、提高奶牛正常趴卧時長、緩解疼痛對步态的影響、減緩乳房水腫等,而這些都與産奶量的提升存在不同程度的相關關系。

01 改善采食行為,提升能量水平

Newby(2014)等研究發現,在産後24小時内皮下注射1劑美洛昔康可以增加奶牛接下來24小時内的采食時長和采食頻率。Stilwell, Schubert(2014)等人的研究表明分娩後6小時内使用卡洛芬可以促使更多的奶牛在分娩後6-10小時内出現采食行為。在分娩後3天内連續每天口服水楊酸鈉,奶牛在泌乳期前120天的單次采食量出現增加趨勢(P=0.10)。

此外,還有研究表明,采食行為的改善可能與鎮痛緩解由疼痛引起的應激狀态、改善奶牛能量代謝狀況相關。分娩後口服或注射鎮痛藥物,可以降低血清中觸珠蛋白的濃度,減少系統性炎症的發生(Barragan et al. 2020; Pascottini et al. 2020),同時提升血清葡萄糖和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的濃度、降低β-羟基丁酸濃度,而且,經過分娩鎮痛的奶牛在泌乳期第50 ± 10天時具有更好的體況(Barragan et al. 2020)。

奶牛産奶量的計算(為奶牛分娩鎮痛)2

奶牛産奶量的計算(為奶牛分娩鎮痛)3

使用美洛昔康顯著降低母牛在分娩後第11、12、13天血清中觸珠蛋白的濃度(P=0.05,0.02,0.05,左上),在分娩後第11、12、13、14天血清中β-羟基丁酸的濃度(P=0.01,0.04,0.001,0.05,右上);在分娩後第11、12、13、14天血清中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的濃度(P=0.04,0.002,0.0003,0.007,左下);在分娩後第13天血清中葡萄糖的濃度(P=0.04,右下)

系列結果表明,分娩鎮痛對奶牛在之後泌乳期的肝功能與能量代謝起到積極的作用,而更好的能量狀況與代謝平衡為奶牛在泌乳期産奶提供了保障和基礎。

02 改善躺卧行為,促進産量提升

躺卧姿勢也可作為衡量奶牛疼痛程度與福利的重要方面。Gladden等人發現,無論助産狀況如何,在分娩前3小時内肌肉注射鎮痛藥,奶牛在分娩後48小時内趴卧時間增長,側卧時間減少(Gladden et al. 2021);而側卧通常被認為是成年母牛在疼痛或不适時表現出的一種不正常的卧姿,趴卧則是奶牛最常見的卧姿(Hudson, Whay & Huxley 2008)。

除此之外,有試驗在肉牛剖腹産術前皮下注射美洛昔康進行鎮痛,結果顯著增加母牛在分娩後24小時内的躺卧頻數與時長。

奶牛産奶量的計算(為奶牛分娩鎮痛)4

奶牛産奶量的計算(為奶牛分娩鎮痛)5

使用美洛昔康提升肉牛在剖腹産後3天内的躺卧時間(上)和24小時内的躺卧頻次(下)

舒适的卧姿與躺卧時長的增加都有利于奶牛充分休息,并促進乳汁的生成,最終提升産奶量。

03 緩解疼痛症狀,改善步态行為

事實上,奶牛分娩疼痛最明顯的行為體現之一就是分娩後的步态變化,後軀疼痛會緻使母牛将更多的體重轉移到前肢,而分娩鎮痛能夠有效緩解奶牛疼痛,讓奶牛行走步态得以恢複。

Michael(2019)等在研究中發現,相比于對照組的奶牛,分娩後口服美洛昔康的奶牛後肢承重占比由46.3%增加至48.9%,且步幅由101.3厘米降至80.8厘米。

奶牛産奶量的計算(為奶牛分娩鎮痛)6

美洛昔康顯著減少奶牛在分娩後的步幅,*P≤0.05

還有研究推測,分娩後口服美洛昔康的奶牛步幅下降,不僅是受到後軀疼痛緩解的影響,也可能與乳房水腫的緩解相關,乳房出現炎症反應的奶牛會通過增加步幅來減少後肢與乳房之間的摩擦(Chapinal et al. 2013),而乳房炎症的消退也會讓奶牛行走步幅相應的恢複,更與産奶量的恢複息息相關。

美洛昔康可作為奶牛安全有效的鎮痛藥物

目前,應用在奶牛的鎮痛藥可分為三大類:α2受體激動劑(如甲苯噻嗪),局麻藥(如普魯卡因和利多卡因),以及非甾體抗炎藥(NSAIDs,如美洛昔康)。其中,非甾體類抗炎藥(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是研究和應用于産犢相關疼痛最廣泛的藥物。

本文也列舉多項研究表明其可以有效緩解因分娩給母牛帶來的炎症與疼痛,改善奶牛健康與福利,進而對奶牛産奶量起到長效的提升作用。雖然也有研究擔心由美洛昔康引起的前列腺素合成作用受阻會産生影響子宮收縮的負面效應,但結果表明,在分娩後1小時内注射美洛昔康并未增加奶牛出現胎衣不下的發病風險(Newby et al. 2014),此外,美洛昔康的使用也并未對奶牛分娩後子宮内菌群的多樣性産生顯著影響(Pascottini et al. 2021)。

小結

總之,盡管疼痛幹預措施的價值還沒有得到完全、充分的了解,但在圍産期這個對于每個奶牛場來說都無比關鍵的階段,為奶牛提供産後鎮痛的必要性,無論是從奶牛福利角度還是經濟利益角度,都是客觀存在的!對牧場來說,增産是永恒的主題,采取有效措施緩解分娩帶來的疼痛,能夠提升奶牛福利水平,改善奶牛能量代謝狀況,最終增加奶牛在群的産奶量。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