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安保險是哪三大巨頭?在香港上市的衆安保險3月23日發布年報作為互聯網保險代表公司,2021年衆安保險表現如何?,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衆安保險是哪三大巨頭?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在香港上市的衆安保險3月23日發布年報。作為互聯網保險代表公司,2021年衆安保險表現如何?
數據顯示,2021年衆安實現總保費203.71億元,同比增長 21.9%,實現歸母淨利潤11.65億元,同比增長110.3%,連續兩年實現盈利。
在财險業整體進入轉型深水區之際,衆安保險這份年報可謂十分亮眼。那麼衆安保險如何實現盈利?未來如何繼續布局?23日下午舉行的業績發布會上,以衆安保險CEO姜興代表的管理層圍繞市場關心的熱點問題進行了回答。
兩大因素推動淨利大增
承保業務承保盈利以及投資收入大幅增加,是衆安保險淨利潤大幅增長的主要因素。
數據顯示,2021年,衆安保險實現了首次承保盈利,綜合成本率降至99.6%,較2020年同期的102.5%改善了約2.9個百分點,其中,賠付率為約57.6%,同比上升約3.5個百分點,費用率為約42.0%,同比下降6.4個百分點。公司全年實現承保盈利約0.75億元,相比2020年同期的承保虧損約4.08億元,扭虧為盈。
投資方面,衆安保險去年實現投資收益20.08億元,同比大幅增長66.4%,得益于承保業務的承保盈利以及投資收入的大幅增加,2021年衆安保險實現歸母淨利潤11.65億元,同比大增110.3%。
從闆塊表現來看,盈利主要來源于保險闆塊。2021年,該闆塊實現淨溢利約17.86億元,同比增長約79.9%。
保費收入方面,年報顯示,健康生态和數字生活生态仍然是驅動衆安保費增長的兩大引擎。2021年,衆安保險健康生态總保費約77億元,占比38%;數字生活生态實現保費收入73億元,占比36%。兩大闆塊增長均為16%。
各保險闆塊中,消費金融闆塊保費收入增長最快,總保費約44億元,同比增長達到106%。汽車闆塊下降29%,總保費為9.46億元,占比從2020年8%降至5%。
報告期内,衆安還加大了自有品牌和自營渠道的建設。去年自營渠道貢獻保費規模達36億元,同比增長66.4%,占公司總體保費比例提高到18%。同時,通過生态間的交叉滲透,自營渠道的加複購率達到約33%,用戶人均收入貢獻達到506元。
管理層回應六大焦點
23日下午舉行的業績交流會上,衆安保險管理層圍繞市場關心的焦點問題進行了回答,節選部分如下:
1焦點1: 如何看待2021年承保盈利,2022年公司經營策略是什麼?
衆安管理層:2021年實現承保盈利的背後是我們以用戶為核心叠代産品,做強自有渠道和交叉銷售,同時科技賦能降本增效的結果。2021年我們自有渠道保費貢獻占比達18%,尊享系列的自有渠道續保率超過80%,同時自有渠道的加複購率達到33%。
從2022年來看,雖然宏觀和行業面臨一些壓力,我們仍然穩健經營,追求有質量的增長,在關注承保業務質量的基礎上,追求保費增長高于行業水平,同時我們也會穩紮穩打,圍繞着用戶做深衆安的服務,推出創新的産品滿足用戶的需求。
2焦點2:怎麼看待健康險發展趨勢,以及對衆安的影響?
衆安管理層:長期來看,國内商業健康險市場空間依然很有潛力。從醫療衛生費用的支付結構來看,中國的個人支出比例仍然是比較高(中國個人支出占30%,美國個人支出占10%),而商業健康險支出的比例仍然比較低的(中國商業保險支出比例3%,美國31%),在十四五規劃和健康中國2030年的中長期規劃中,商業健康險會在醫療體系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在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中發揮積極作用。
從衆安耕耘健康生态多年來的心得來看,未來健康險的發展需要以用戶為中心去叠代服務,這幾年用戶的需求已經從單純的保障升級到深層次的醫療服務和健康管理,圍繞着用戶需求的提升,我們的尊享e生等核心産品也融入了不出險也能享受到的互聯網醫療、健康管理等服務。
同時技術的叠代也将支持健康險在産品形态上有更多創新,去服務更多細分人群,比如這幾年基于大數據驅動的風險定價,我們陸續推出的針對乙肝、糖尿病等慢病人群以及老年人、女性人群的專屬保險,真正的推進保險普惠。
從行業來看,大家可以看到22年初财險行業恢複了較快的同比增長,健康險也企穩增長。我們也有信心憑借自身的科技實力和運營經驗,抓住更多增長空間。
3焦點3:公司今年前2月保費增長較快,主要驅動因素是哪些闆塊?
衆安管理層:今年初公司保費的增長是公司整體預算和管理層預期的,同時我們的幾個核心生态,健康和數字生活增速還是高于公司整體增速的。
4焦點4:未來公司的重點會放在哪幾個生态?
衆安管理層:我們在不同生态中都在不斷的叠代産品和服務維持着創新的生命力。
健康險方面,圍繞王牌産品尊享e生,我們推出了針對肝病、糖尿病這些慢病群體、以及女性、老年人、青少年等細分群體,還有和消費醫療結合的産品,探索新的市場機會;同時我們的門急診險、短期重疾險從推出至今也取得了不錯的增長。
在數字生活生态中,創新業務占比進一步提升至19%,其中寵物險增速超過250%,碎屏險增速超過65%,都是行業内排名領先的,未來我們也會借助技術優勢,挖掘這些創新領域的潛力。
在車險生态中,我們也看到了潛在的新能源車、UBI等新産品形态的機會,我們也會積極籌備其中。
未來衆安會抓住技術驅動的創新和需求驅動的創新,在圍繞着用戶的生活推出更多普惠的産品。
5焦點5: 衆安國際目前是什麼定位?衆安銀行盈虧平衡時點有沒有具體目标?
衆安管理層:衆安國際從2017年成立以來一直秉持着作為衆安國際化戰略橋頭堡的角色,圍繞2C品牌ZA和2B品牌ZA Tech在香港和海外市場拓展金融科技業務。
在香港,我們通過ZA品牌運營虛拟銀行、全數碼化保險業務,希望依靠我們積累的科技實力為更多本地用戶提供普惠的一站式綜合金融服務;在海外市場,我們通過ZA Tech,立足亞洲,主要輸出針對保險公司的數字化核心系統Graphene以及針對互聯網平台的保險平台系統Fusion,目前在亞洲各國的領先保險公司和互聯網平台均已建立深入的合作,2021年也進一步拓展了歐洲市場。
截至2021年12月31日,ZA Bank的用戶數已突破50萬,在香港8家虛拟銀行用戶中排名第一,相當于一間香港中型銀行的用戶規模。存款增長至港币70億元;貸款猛增4倍至港币25億元。
我們的目标是通過用戶共創,以用戶需求為中心,做一站式的綜合金融平台,除了目前已推出的存款、貸款、轉賬、卡消費、銀保等服務,今年1月ZA Bank進軍投資業務,成為香港第一家獲SFC頒發1号牌照 (證券交易)的虛拟銀行,除了個人消費者以外,我們也會繼續拓展企業銀行業務。
現階段,我們更關注用戶的體驗和産品的創新,當然财務指标上我們也看到最新的收入增長非常快速,我們也希望能在2-3年内實現ZA Bank的盈虧平衡。
6焦點6: 今年資本市場面臨比較大的挑戰, 公司投資策略如何?
衆安管理層:面對宏觀環境諸多不确定性,2022年我們仍将謹慎應對市場變化,在整體投資規劃上,我們繼續保持以固收類資産為主的投資策略,并保持倉位的彈性與流動性。在權益投資上,面對波動的市場環境,我們會對回撤嚴格控制;對于債券投資,我們也會根據市場表現情況,擇機調整久期。
責編:林根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