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基礎知識
【解 釋】原指一部合乎道德規範的經典。後用以形容态度莊重嚴肅,鄭重其事,有時也帶諷刺意味。經:書籍。
【成語出處】 晉·葛洪《抱樸子·百家》:“正經為道義之淵海,子書為增深之川流。”
【近義詞】 不苟言笑 正色莊容 義正辭嚴
【反義詞】 嘻皮笑臉 油頭滑腦 油腔滑調
【成語典故大講堂】
蘇東坡參加科舉考試,考官歐陽修看到他的文章覺得太好了。可是文章裡面用了一個堯帝和掌刑罰的臯陶争論用刑應當寬厚的“典故”,連歐陽修都沒看過。又不好意思承認自己沒看過,便私下叫來蘇轼問問,沒想到蘇東坡大方承認這是自己臨時瞎編的,一時間蘇東坡這個一本正經胡說八道的故事在京城被很多讀書人拿來開玩笑,也是當時一個美談了。
蘇東坡雖然是臨時瞎編的一個典故,但是這個故事在文章裡用的恰到好處,歐陽修剛開始評卷的時候還以為是自己的得意弟子曾鞏寫的,為了避嫌特地給他判了第二名。皇帝在考察他以後一度說自己為子孫們找了個宰相。後來他也用實力證明,他的确是一個千古無二的大才子。真正有才學的人,編個故事都編得像真的,這也是蘇東的魅力之一了。
【成長心語】
做任何事情,都能得到一些體會,通過持續做一些事情,就能得到一種感悟。
經曆了就會有故事,思考了就會有總結,提練出來就是一些道理。把相同的道理運用不到同的事情上,就是能力的轉移。
認真是一種态度,更是一種能力。
把一件事認真做好,就能超越身邊大部分的人。
搜索關注“又又國學堂”,同步學習更多國學課程
還可以參與更多線下國學活動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