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生于1965年10月29日。父親是鞍山京劇團的一位導演,母親則是一位京劇演員。陳曉旭在十歲的時候,就進入了鞍山雜技團,從此便踏上了她的藝術之路。
幾年後,鞍山雜技團解散,陳曉旭就進入了鞍山話劇團。在接下來鞍山話劇團的4年時間,陳曉旭隻能打打下手,演個配角。但她比同齡人更有心,更早熟,她很小時候就開始閱讀文學名著,其中就包括紅樓夢,并且,她還喜歡寫讀後筆記。
1984年,中央電視台籌備《紅樓夢》,在全國招演員。陳曉旭的父親知道後,以為是個好機會,就鼓勵她去試試。演員畢彥君也認為她與林黛玉很相像,并支持她試試。
陳曉旭在鼓勵下,便寫了一封自薦信,還選了一張照片放進信封裡。畢彥君還讓她把她剛發表的兩首詩剪下來也一起放進信封寄給紅樓夢劇組。
自從紅樓夢要從全國選演員開始,劇組每天要收到來自全國成百上千封自薦信和推薦信。而陳曉旭從這千千萬萬人之中被選中,又談何容易?
林黛玉在王扶林導演心中的形象,不但要美,要弱柳扶風,還要有詩人的氣質。
一心期盼寶黛出現的王導,有時候也會去劇組臨時辦公室,希望能從這千百封信件中找到合适的人選。而幸運的是,陳曉旭的信被王扶林導演看到了,并且一下子就被吸引了。
王扶林導演劇組的潘欣欣給陳曉旭回信。特别說明希望她立即去北京面試,食宿自理,如果沒有入選,路費不報銷。
這封信在六天後到達了陳曉旭的手中。她在激動之餘,又重新看了一遍紅樓夢。
兩天後,陳曉旭到達了北京,去到紅樓劇組所在的華僑大廈701的辦公室。潘欣欣接待了陳曉旭,并問了她上百個問題。結果令潘欣欣很滿意。她告知陳曉旭通過了初試,并通知了王導。王導決定親自面試陳曉旭。
第二天,陳曉旭冒雨按時到達了華僑大廈。
王扶林問她能在北京待一段時間等錄像嗎?陳曉旭回到不行,而且下午就要回鞍山。
王扶林讓她保存好來時的火車票,下次來的時候好報銷。王導的這一舉動,讓陳曉旭感覺有了希望。
1984年春天。《紅樓夢》劇組派專人去了鞍山話劇團簽訂了半年合同。同年4月1日。陳曉旭到了北京圓明園成為了紅樓學員的第一期學員。
此時的陳曉旭雖然成為了林黛玉扮演者的候選人之一,但距離确定她扮演林黛玉還有一步之差,而這一步之差,她走得并不容易。
當時林黛玉有三個候選人選。一個張蕾,一個張靜林,還有一個陳曉旭。
張靜林表演很好,但太健康,性格太活潑,沒有林黛玉那種憂郁。柔弱的感覺,後來被安排去試晴雯的戲。
張蕾感覺不錯,人很美,但年齡稍大,需要通過化妝來彌補。但王導認為電視劇近景、特寫鏡頭很多,妝容厚了,就給人一種很假的感覺。最終也被否決。
張蕾被否決後,又有王曉潔成為了陳曉旭的競争對手。
對于陳曉旭扮演林黛玉,劇組有不同的意見。有人認為很适合,有人認為她扮演惜春更合适,但被王導堅定否決了。
林黛玉在劇組的人緣很好,大家都很喜歡她。大家都認為她就是林黛玉,那麼招人憐愛。但王導還在琢磨,一時難以定奪。會不會還有比陳曉旭更适合的扮演者出現呢?但拍戲時,王導一如既往讓陳曉旭扮演林黛玉。
而正在決定讓陳曉旭扮演林黛玉的,是她與東方聞櫻的一段戲。
當時歐陽奮強還沒有到劇組,賈寶玉都是由東方聞櫻來客串扮演的。他們兩人反複排練的一段“林子洞耗子精”那場戲。當時東方聞櫻演得特别好,把陳曉旭給刺激了,她因此也找到了感覺。正是這段戲,讓主創最後決定陳曉旭扮演林黛玉的。
陳曉旭能扮演林黛玉,起源于一封書信。但整個過程并非一帆風順,也是經曆了一番艱苦努力之後,才得償心願。不管如何,陳曉旭扮演的林黛玉都是一個經典的影視角色,為我們塑造了一個永不磨滅的認為形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