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頭采小青柑來說,不同的沖泡方式,能夠帶來不同的品飲感受。每個人對滋味的濃淡喜好不一樣,品飲時,自然是想要按照自己的習慣來品嘗。
圖|寶福林 ©
為了讓茶友們更好地了解不同沖泡方式對口感的影響,我們特地整理了一份超全的沖泡方法指南,供大家參考。
一、碎皮沖泡
隔着棉紙,用手将頭采小青柑捏碎,再放入蓋碗中,加入沸水,洗茶一遍。這種沖泡方法,味道溶出最快,茶湯中的茶香與果味交融快,滋味鮮爽濃甜。
圖|寶福林 ©
二、敲碎法
在棉紙未拆開的時候,拿起小青柑往桌面上輕敲幾下,讓柑皮表面産生裂痕,敲的力度可自由把握。裂縫越多,沖泡時出味越快,滋味越濃甜鮮爽。比起碎皮法,滋味的濃郁感沒有那麼強烈。
圖|寶福林 ©
三、微裂沖泡
隔着棉紙,用手捏幾下頭采小青柑,當聽到果茶“咔嚓”一聲響時即可。微裂沖泡既保持住果的完整性和美觀度,同時味道也能較快溶出。滋味濃淡适宜、鮮爽可口。
圖|寶福林 ©
四、多孔沖泡
多孔沖泡是指,利用茶刀在頭采小青柑鑿開幾個小孔,以茶葉不漏出為宜。這種沖泡方法能很好地解決出味太滿的問題,使茶味可以緩緩溶出。這樣泡出來的頭采小青柑,滋味鮮爽适口、清甜無比。
圖|寶福林 ©
不滿足于單調的鑿孔?或許可以試試這種最萌的鑿孔方式。将頭采小青柑扣成笑臉形象,一邊喝着茶,一邊觀賞,光看着就讓人很愉悅了。
圖|來源網絡
五、整顆沖泡
整顆沖泡,操作最簡單。由于熟普洱被包裹在柑果内,因此茶葉内含物質浸出緩慢,也最耐泡。整顆沖泡時,醒茶的時間可以稍微長一點,接下去沖泡時,适當增加悶泡的時間,讓味道充分出來再品嘗。
這種方法泡出來的茶,口感層次明顯。首先,前味以頭采果的高銳辛香、清新柑味為主,滋味鮮爽,幾乎蓋過了茶味。但别着急說不好喝~到後面,果香與茶味并出後,茶味顯現,口感鮮甜,尤其等茶湯降一降後再喝,更甜。
圖|寶福林 ©
“
在沖泡頭采小青柑時,注水方式也頗有講究。以整顆沖泡為例,不同的注水方式,也會影響茶湯的濃淡和耐泡度。
”
▼
第一種注水方式:從柑皮外注水。将熱水水柱直接沖在頭采小青柑皮上,這種沖出來的茶,茶湯黃亮,滋味清甜。
第二種注水方式:從柑皮與熟普的連接處注水。熱水水柱從柑皮與熟普洱連接處注水。這樣沖出來的茶,茶湯變酒紅色,明豔透徹,口感融合佳,耐泡程度适中。
第三種注水方式:從熟普中心注水。将水柱直接對着熟普洱中心注水,這樣沖出來的茶,湯色會變深,滋味變醇厚,相對來說,濃度變高,但是耐泡度會降低。
一個完整的沖泡過程,可以隻用一種注水方式,也可以混合使用。
建議:頭幾泡,用柑皮外注水,先喚醒整個茶果的内含物質;中間幾泡用第二種注水方式,使茶湯緩緩溶出;後面茶湯變淡的時候,用第三種注水方式,使茶湯變濃。
圖|寶福林 ©
總之,根據自己的喜好選不同的沖泡方式,搭配不同的注水方式泡茶,便可以調整出茶湯的濃淡度,如此泡茶,才能真正展現頭采小青柑的鮮爽可口的品質特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