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最新的過敏原檢測方法

最新的過敏原檢測方法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21 16:50:25

最新的過敏原檢測方法?過敏大調查結合過敏原檢測手段和病史判斷過敏原,一般來說結果還是比較可靠的過敏的人無需定期做過敏原檢測,等有過敏症狀但不确定過敏原時再去做檢測就可以,另外要選擇專業的、有相應資質的機構進行檢測,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最新的過敏原檢測方法?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最新的過敏原檢測方法(過敏原檢測是勞而無功)1

最新的過敏原檢測方法

過敏大調查

結合過敏原檢測手段和病史判斷過敏原,一般來說結果還是比較可靠的。過敏的人無需定期做過敏原檢測,等有過敏症狀但不确定過敏原時再去做檢測就可以,另外要選擇專業的、有相應資質的機構進行檢測。

劉永生

航空總醫院皮膚科主任

過敏原檢測靠譜嗎?

這是長春市兒童醫院兒科醫生胡亮在門診中最常被問到的問題之一。很多人飽受過敏困擾,為了找到過敏原,他們大費周章地去醫院做過敏原檢測,結果發現“測了個寂寞”,檢測結果似乎對控制過敏并沒有太大幫助。

那麼,過敏原檢測有哪些主要方法?這些方法的有效性如何?為什麼有些人覺得“測了白測”?圍繞這些問題,科技日報記者采訪了相關專家。

确定過敏原是控制過敏的關鍵

過敏性疾病又被稱為變态反應性疾病,俗稱過敏。數據顯示,預計到2050年,全球或約40億人患過敏性哮喘、過敏性鼻炎和特應性皮炎,過敏已成全球第六大慢性疾病。

過敏與過敏原息息相關。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醫師蔣衛紅表示,過敏原通過口服、吸入、接觸或注入、叮咬等途徑進入人體并在人體内發生過敏反應。因此,想要控制過敏,關鍵是診斷和确定過敏原。隻有明确過敏原因,才能正确地選擇治療方案。

不過,生活中的過敏原種類繁多,最常見的是食入性過敏原和吸入性過敏原,還有一些屬于接觸性過敏。

那麼,怎樣才能“揪”出真正引發過敏的過敏原呢?這就需要進行過敏原檢測。

航空總醫院皮膚科主任劉永生表示,有過敏體質的患者在接觸過敏原後,體内會産生相應的特異性IgE,随後特異性IgE進入循環系統中,被運送到全身各處,在具體部位與肥大細胞和嗜堿性粒細胞結合。結合了特異性IgE的肥大細胞和嗜堿性粒細胞會再次和過敏原相遇并結合,然後觸發肥大細胞和嗜堿性粒細胞釋放炎症因子,比如組胺,而這些炎症因子可以直接導緻過敏性炎症,使人體出現Ⅰ型過敏反應症狀。

“所以,通常所說的過敏原檢測,檢查的物質就是特異性IgE。”劉永生說。

不同檢測方法各有優劣

劉永生介紹,檢查過敏原的方法大緻分為皮内試驗或點刺試驗、血清檢查、斑貼試驗和激發試驗幾種。

皮内試驗或點刺試驗原理都是通過特定途徑讓一定量的過敏原進入皮膚,然後觀察過敏原是否會引發過敏反應,并根據局部皮膚過敏反應發生程度判斷過敏程度,這就是俗稱的“紮針”檢查。劉永生介紹稱,這種方法的優點是簡單方便、結果比較直觀,患者等待檢查結果的時間不會太長。

如果說皮内試驗或點刺試驗是一種間接測定體内特異性IgE的方法,那麼抽血檢查就是直接測定血清中特異性IgE的手段。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世紀壇醫院變态反應科主任醫師石海雲稱,如果患者因為各種原因不能或不願采用皮内試驗或點刺試驗的方法,可以選擇直接測定血清中的特異性IgE。如果可以測到特異性IgE并達到一定數值,就可以初步判斷是過敏。通過測定特異性IgE在體内如血清中的含量,還能初步判斷過敏的程度。不過,血清檢查需要特殊的儀器設備、費用較高,檢查結果需要患者等待數天或更長時間。另外,目前血清檢測能查到的過敏原種類有限。

若檢測接觸性過敏原,可以采用斑貼試驗,當過敏原不明時也可做斑貼試驗。斑貼試驗的操作方法是将試劑貼在皮膚上,觀察一段時間後,根據皮膚對接觸物的反應來判斷被試者是否對該種物質過敏。

劉永生補充道,還有一種檢查過敏原的手段是激發試驗,比如口服食物激發試驗、鼻黏膜激發試驗、眼結膜激發試驗、支氣管激發試驗等。這些試驗的原理是模拟一個真實的過敏反應發生過程,其中有一定風險性,一般臨床上不常采用。

石海雲表示,過敏原檢測手段各有優劣,采用哪種過敏原檢測手段,要遵從醫囑。

劉永生說,患者進行過敏原檢測之後,還要由醫生根據患者病史來綜合判斷,以确定其是否過敏。“另外,患者平時還要注意觀察、記錄可能導緻過敏的物質,以尋找、避免相應的過敏原。”

過敏原檢測或存在一些盲區

盡管如今過敏原檢測方法和技術已相對完備,但臨床上也存在檢測不出過敏原或過敏原判斷錯誤的情況。對此,劉永生解釋道,受多種因素影響,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過敏原檢測的确存在一些盲區。

有些盲區的産生與過敏原檢測方法有關。以點刺試驗為例,有皮膚劃痕症的患者可能會出現假陽性結果。也就是說,有些人原本不過敏,過敏原本身并沒有在患者體内引起過敏反應,但針刺操作引起了皮膚紅、腫、癢等反應,使檢查人員誤認為患者發生了過敏反應。

而有些盲區是由外界因素幹擾所導緻的。比如,加熱是食品加工中常用的方式之一,而在用免疫學方法檢測食物性過敏原時,加熱會導緻蛋白質(過敏原)的結構發生變化,緻使抗體無法正确識别被檢測的過敏原,産生假陰性結果。再比如,ELISA方法是檢測過敏原小麥的常用方法之一,但由于樣品容易被交叉污染,易導緻假陰性或假陽性結果的出現。

劉永生介紹,還有些過敏原檢測的盲區與過敏原本身很複雜有關。外界過敏原約有五六百種之多,傳統方法一般隻能篩查10到30個項目,并不全面。而且,過敏原檢測是細緻活兒,比如牛乳是八大主要過敏性食物之一,而牛乳中的緻敏蛋白質超過30種,要确定是哪種蛋白質緻敏就需要更加精密的檢測手段。“有些人對貓過敏,但究竟是對貓毛、貓皮屑,還是對貓唾液、貓尿液過敏,這并不是一次過敏原檢測就能查清楚的。”劉永生說。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過敏患者在檢測過敏原前服用了抗過敏藥物,也會緻使檢測結果呈現假陰性。專家建議,如果選擇皮内試驗的方法來檢測過敏原,患者需先停用抗過敏藥物7天左右,有的藥物還需要停服更長時間。

“除此之外,過敏原檢測的相關技術、設備,以及給患者進行敏原檢測的醫生的水平也可能會影響過敏原檢測結果。”劉永生補充道。

“要想準确鎖定過敏原,不僅需要過硬的技術手段,還需要醫生耐心詢問病史。結合過敏原檢測手段和病史判斷過敏原,一般來說結果還是比較可靠的。”劉永生建議,過敏的人無需定期做過敏原檢測,等有過敏症狀但不确定過敏原時再去做檢測就可以,另外要選擇專業的、有相應資質的機構進行檢測。

來源:科技日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