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安藤忠雄20個細節

安藤忠雄20個細節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1-19 05:25:01

安藤忠雄20個細節(安藤忠雄人生隻有一次)1

安藤忠雄20個細節(安藤忠雄人生隻有一次)2

上海展覽現場-水之教堂(1:1複刻) 陳颢

安藤忠雄20個細節(安藤忠雄人生隻有一次)3

光之教堂 松岡滿男

安藤忠雄20個細節(安藤忠雄人生隻有一次)4

“安藤忠雄世界巡回展中國北京站·青春”海報 文築國際

安藤忠雄20個細節(安藤忠雄人生隻有一次)5

安藤忠雄的建築攝影 安藤忠雄建築研究所

安藤忠雄20個細節(安藤忠雄人生隻有一次)6

住吉的長屋 新建築社

安藤忠雄20個細節(安藤忠雄人生隻有一次)7

上海保利大劇院 小川重雄

安藤忠雄20個細節(安藤忠雄人生隻有一次)8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冥想空間 安藤忠雄建築研究所

◎陳吳越

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最出名的應該是它那面彩色玻璃牆,沒有光的時候平平無奇,可是當陽光照射在上面的時候,整個美術館大廳無論是地闆還是牆面,都會幻化出彩虹的色彩。這裡,正在舉辦以“安藤忠雄:青春”為名的大型展覽,“光”一直是建築大師安藤忠雄最看重的元素,我想他選擇這個展館應該不是偶然。

“打造隻有在這個地方 才能呈現的空間”

在展覽入口的地方,一個大型青蘋果裝置十分吸睛,增加了美術館顔值的同時,還诠釋了本次展覽的主題——“青春”。在安藤忠雄看來,青春不是某一段人生,而是一個人内心的狀态。隻要認為凡事皆有可能,失敗了就從頭再來,80歲高齡的他依然可以永葆青春。

展覽按照1:1比例複刻了安藤建築三大經典精神空間,被譽為“安藤堂三部曲”中的“光之教堂”“水之教堂”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冥想空間”。其中“光之教堂”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冥想空間”十分巧妙地利用了美術館原本十分優越的空間和采光。據說安藤忠雄根據美術館的特點,親自設計了本次大展。雖然是為期三個月的臨時展覽,安藤忠雄依然堅持實踐他的設計理念:“打造隻有在這個地方才能呈現的空間。”值得一提的,觀衆在走進“光之教堂”感受那個著名的會發光的十字架後,還可以繞道到十字架的背面。午後時分,陽光穿透美術館的彩色玻璃将“彩虹”投射在十字架的牆面上,成就了一個世界上唯一的彩色的“光之教堂”。

當然更重要的是,還展出了安藤忠雄大量的建築模型、設計手稿、影片、照片和旅行速寫,讓觀衆全面立體地了解這位“武士建築師”50年來不斷挑戰自我的職業生涯。展覽分為“空間的原型”“城市的挑戰”“景觀的創造”和“與曆史對話”四個部分。“空間的原型”展出了安藤忠雄從1969年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職業生涯前半段的作品,觀衆從中可以找尋他一以貫之的建築思想。在“城市的挑戰”中,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後,安藤忠雄參與的項目規模逐漸增多,也更為多元化、公共性,其中還有他在中國各城市展開的諸多項目。“景觀的創造”講述了安藤忠雄在謹慎揣測景觀内涵後,利用獨創的建築手法突出其特性,并賦予場所新的價值,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長達30年的直島項目。在“與曆史對話”中,安藤忠雄緻敬古建築中的時間、保護古建的同時,在内部構建出全新的現代空間,讓新和舊碰撞出火花。

美中不足的是,這四個展覽的主體部分基本都以簡介、手稿、模型和小視頻的形式呈現,對于非專業觀衆而言,觀展就成了一個個建築作品的重複,看多了未免有些乏味。如果穿插一些關于安藤忠雄的舊照、影像和名言,也許會讓觀衆的心離大師更近一些。

“我的人生充滿失敗,失敗了就從頭再來”

安藤忠雄的一生充滿傳奇,1941年出生在日本大阪,2歲開始和祖母一起生活。安藤忠雄高中畢業後想去學建築,可是沒錢上大學,分數也不夠,于是當了兩年職業拳擊手,成績還不錯,他作為運動員的活力一直延續到了今天。後來安藤忠雄決定自學建築,開始參加一些夜大和函授課程,并閱讀了大量的建築書籍。書讀不懂的時候,他就去外面采風,足迹遍布京都和奈良。在這個過程中,建築一點點紮根到他的心裡。

1964年,安藤忠雄坐上了穿越西伯利亞的列車,開始勇闖歐洲。當時他不會說英語,沒錢也沒知識,有的隻有體力。安藤忠雄每天徒步十幾個小時,行走的途中思考,看完建築後思考,還畫了很多速寫。一個建築系的朋友對他說,一定要去羅馬的萬神廟看看。安藤忠雄第一次踏進萬神廟的時候,剛好遇到做彌撒的人在唱頌歌,他看到從屋頂圓洞灑下來的陽光,覺得這是一座光之建築。進入建築内部,就能看到光線帶來的沖擊,光線像洶湧的洪水一樣,帶有暴力性。安藤忠雄說:“對光線的追求就足以成就一座建築。”我們雖然沒機會去看萬神廟,但是展覽中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冥想空間”也能讓人感受來自屋頂的光帶來的生命力,和萬神廟有異曲同工之處。

1968年,安藤忠雄回到大阪開設了他自己的設計工作室。受日本傳統文化的影響,安藤忠雄的作品設計簡潔,關注使用者的内心感受而不是建築的外觀。為了踐行簡潔的概念,他的作品多采用混凝土為原材料,試圖營造出幹淨和輕盈的感覺。除了對自然光線的創造性應用,安藤忠雄還關注自然和建築的聯系。他希望人們能通過建築感受到自然的美,而不是用建築去破壞大自然。1995年,安藤忠雄由于在建築領域的極高造詣,獲得了普利茲克獎。他将10萬美元獎金全部捐獻給了1995年神戶大地震中的孤兒。

“竣工後,建築就有了生命,會一直存在下去”

“住吉的長屋”(1975-1976)是安藤忠雄早期的成名作,外觀質樸,裡面卻别有洞天。這是一座位于大阪平民區的三棟長屋,安藤忠雄接手了中間一棟的改建工作。原本是日本老百姓最普通的房子,土地和建築面積都十分狹小,讓人喘不過氣來。安藤忠雄十分大膽地想在這個狹小的空間裡創作一個廣闊的宇宙,将它改建成一個帶有天井的建築,天井的部分可以看到天空。雨天的時候,臨窗吃飯可以看到雨簾,天晴的時候,陽光會射進客廳和廚房,這樣主人每天都能和自然實現不間斷的交流。起初這樣反傳統的設計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對,建成後也好似和周圍的建築格格不入。可就是由于設計的創新性和實用性,在1979年,“住吉的長屋”獲得了日本建築學會年度大獎,同時也成為了安藤忠雄建築設計的原點。

“光之教堂”(1987-1989)可謂是安藤忠雄享譽世界的設計之一。其實看過展覽中1:1還原的版本才知道,原來這座教堂非常迷你,長18米,寬6米,可能是我遇到過最小的教堂。當時在面積小、資金緊張的情況下,安藤忠雄絞盡腦汁,排除了一切傳統意義上的裝飾物,将一面牆直接做成镂空的十字架。信徒們坐在教堂的椅子上,看到陽光從十字架射進屋裡,就好像十字架自己會發光一樣。這樣不僅創造了教堂豐盛的空間感,還制造了很強烈的神聖感。

直島系列項目将安藤忠雄重視建築與自然關系的思想發揮到了極緻。直島原本是濑戶内海上一個不知名的小島,古時候是采石、采砂的地方,所以一直光秃秃的,并不十分美好。1988年,日本福武财團理事長福武總一郎說想把直島改造成文化之島,開始安藤忠雄覺得不可思議,後來他漸漸被福武先生說服。從種樹開始,他們啟動了将直島變成“充滿自然美的藝術島”的振興計劃。

直島現代美術館(1988-1992)是安藤忠雄在直島上的首個項目。安藤忠雄覺得這個美術館最好大部分建在地下,這樣就不會破壞小島的風景。看不到建築的外形最好,而最重要的是建築内部的空間。建築和自然,内外渾然一體,而進入了建築以後,建築和庭院也是融為一體的。安藤忠雄給這個地下美術館的地面鋪上了一層細小的大理石磚,用灰色的水泥刷牆。美術館沒有燈,人們通過屋頂透過來的陽光觀賞莫奈的作品,所以日落以後就閉館。安藤忠雄還給美術館附帶的酒店設計了天井,人們可以通過這個天井看到天空和大海。安藤忠雄說:“讓人感受到生命感了,說明我的建築就有了生命。”

秉承了相似的建築理念,在過去的30年間,安藤忠雄在直島上陸續完成了7座建築作品,此外還有2座建築正在推進之中。安藤忠雄一直相信建築師擁有改變社會的能力,就這樣,通過自己的建築,将這座無名的小島逐漸培育成了自帶流量的世界藝術聖地。

在安藤忠雄的作品中,還有十分獨特的一大類,那就是他以古建築重建為主題的諸多項目。安藤忠雄尊重曆史,強調自身的存在不過是曆史長河中的一部分。然而,在老建築内部建造新建築所需要的精力遠遠大于建造一個全新的建築。在尋找新舊并存方法的時候,還要面臨很多不熟悉的材料和技術,威尼斯的海關大樓(2006-2009)就是這樣的一個代表。這座15世紀的建築就在著名的聖馬可廣場前,看上去就像漂浮在水面一樣。委托方要将這座充滿年代感的建築改建成美術館。

安藤忠雄在不破壞古建的前提下,僅在中心插入了一個由清水混凝土牆壁圍成的空間。這樣就需要在陸地制作混凝土,然後再通過船運過去。混凝土要在兩個小時的運輸過程中保持均勻性,并維持适當的濃度出料到平台上,然後在凝固之前澆築。除此之外最大的挑戰是,如何在不拆除古建房頂的情況下修建新的牆壁,這就必須讓巨大的鑄模穿越現有的木桁架。在整個修建過程中,安藤忠雄連一塊舊時的磚都不想損傷。之後來參觀的人,借着自上方傾瀉而下的陽光,都鐘情于尋找着新與舊的分界線。

安藤忠雄曾經說:“竣工後,建築就有了生命,會一直存在下去,我們必須一直關注它們,并在今後的工作中不斷追逐自己的理想。”

如今安藤忠雄已是一位耄耋之年的老人,雖然一直保持高産并充滿活力,其實他在多年前就被确診了胰髒癌,摘除了胰髒和脾髒。患病後,他感歎道:“我覺得既然人生隻有一次,就要做自己打心底覺得有趣的事情;隻要我還想繼續,我就會繼續迎接新的挑戰,雖死猶榮。”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