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上有沒有“空手套白狼”的成功案例?當然有,且有許多。但是,玩得最溜的,就是西漢的“賦聖”司馬相如。
這個站在漢賦頂峰的男人,不僅才華橫溢,而且是個情場高手。他的一生曲折迂回,男人聽了會羨慕,女人聽了會嫉妒。
在西漢年間臨邛縣,發生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臨邛縣的首富卓王孫的千金跟人私奔了。消息傳出,轟動全縣。卓王孫的小女兒叫卓文君,年芳17歲,生得貌美如花,妩媚動人,而且知書達理,詩詞歌賦,琴棋書畫無所不通。
這樣一個富豪之女,怎麼就跟人私奔了呢?究竟是什麼人有這麼大的魅力?人們議論紛紛,幾天後,一個叫司馬相如的人浮出水面。
司馬相如是四川成都人,原名司馬犬子。因為這個名字再加上他有些口吃,小的時候,經常被小朋友嘲笑,大家都喊他:“狗子”。長大後,司馬犬子因為崇拜戰國時期的名将蔺相如,所以改名為“司馬相如”。
據《史記》記載,司馬相如“以赀為朗,事孝景帝,為武騎常侍。”就是說,花錢買了個小官,在漢景帝身邊做武騎常侍。他工作主要負責漢景帝的保安。這樣的工作有什麼意思呢?可惜了他的一身才華。于是,他就請了長期病假,偷偷跑到梁孝王那裡去求職。
梁孝王是個文藝青年,對有才華的人十分器重。司馬相如到了之後,自然要在梁孝王面前露一手。于是就拿出他寫下了那篇著名的《子虛賦》。
梁孝王對《子虛賦》贊許有加,逢人便誇。待司馬相如如賓上客。在這裡司馬相如終于找到自己的人生價值。但好景不長,梁孝王不幸病故。司馬相如失去了工作,生活陷入困境。在走投無路的近況下,他決定去臨邛縣投奔他的好友王吉。
王吉乃何許人也?司馬相如的好朋友,小有名氣,在臨邛縣任縣長。
司馬相如到了臨邛,和好友相聚,百感交集,一時不知從何說起,滿臉的悲傷痛苦。王吉拉着相如的手,噓寒問暖片刻,讓手下安排好相如住處,忙着處理政務。對相如說:“狗子,晚上為你接風。”
到了晚上,盛宴款待,相如感動萬分,向王吉述說了他的起起落落……王吉這才知道司馬相如面臨困境:失業,貧窮,剩男。他當即表示:“狗子,你放心。你的事情就是我的事情,格局大一點,升官,發财,娶妻一次搞定。”
當天夜裡,王吉和司馬相如徹夜長談,研究了一套非常完善的行動計劃:
行動代号:“空手套白狼”行動目标:才女卓文君卓文君是全國首富卓王孫的掌上明珠。16歲那年,父親把她許配給了一個皇室後裔。不曾想,沒有過門,男人便去世。卓文君就成了當時社會大佬們的追求目标。以現在司馬相如的條件來看,想娶到卓文君幾乎是天方夜譚。一個白富美憑啥要喜歡一個窮困潦倒的窮書生?
所以,行動的第一步就是:炒作司馬相如,為其樹立文壇名家的人設。
為此,王吉帶着他的手下随從,買了厚禮,高調地前往司馬相如的下榻的客棧拜訪。一口一個老師,對司馬相如極為恭敬。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有時候,司馬相如還擺譜,閉門不見……
老百姓一看,議論紛紛,這人是誰呀?這麼大的派頭?縣老爺來了都不見?
這個時候,王吉讓随從放出話:這個人,名叫司馬相如是縣太爺的老師。才高八鬥,學富五車,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懂八卦,曉陰陽,德高望重,是享譽文壇的一代詞宗。曾在皇帝身邊工作,英俊潇灑,玉樹臨風,人見人愛,花見花開,至今未婚的司馬相如先生莅臨本縣啦。
一時間,司馬相如這個名字傳遍了整個臨邛縣。
一般來說,有錢人特喜歡附屬風雅。卓王孫也不例外,聽說了這件事後,決定在家裡擺下盛宴邀請司馬相如和王吉縣長出席。
司馬相如接到請柬,抑制不住内心的狂喜,便去沐浴更衣,準備前去赴宴。這一舉動被王吉攔了下來,讓司馬相如裝病在家。晚上,宴會即将開始,王吉興沖沖地趕來赴宴。這時,全“司馬相如不來,這頓飯我不敢吃。”
于是,王縣長親自備車,上門去請司馬相如。上百位的客人,在飯桌前眼巴巴地等待。過了一會,司馬相如走進了宴會大廳,這時掌聲四起。宴會上,人們相互敬酒,熱鬧非凡。這時,王吉對司馬相如說:“聽說老師才華出衆,還擅長音律,可不可以給大家助興一首啊?”衆人聽了也一起鼓掌起哄。
司馬相如推脫不過,便自彈自唱了一首早已準備好的歌曲叫《鳳求凰》:
有
一美人兮,見之不忘。
一日不見兮,思之如狂。
鳳飛翔兮,四海求凰。
無奈佳人兮,不在東牆。
……
被琴聲吸引來的卓文君,從外面的門縫裡,看得一清二楚,聽得明明白白。
正是這首《鳳求凰》讓卓文君對司馬相如一見傾心。她根本就不在乎一個男人有沒有錢,因為再有錢也不及她的父親有錢。她真正在乎的是這個人的品質和才華。
可是,司馬相如的心裡也很清楚,卓文君喜歡自己的才華。但是她的父親不可能讓自己的寶貝女兒嫁給一個窮書生。那唯一的辦法就是與卓文君“生米煮成熟飯”,讓卓家不得不接受自己。這也是“空手套白狼”的關鍵一招。
是夜,月華如水,司馬相如約卓文君相會在樹蔭下,相如含情脈脈地望着文君的眼睛。四目相對,一切盡在不言中。倆人纏纏綿綿過後,作出了一個重大的決定:私奔。
17歲的卓文君跟着司馬相如跑到成都老家。文君到了一看懵了:破舊的房子,簡陋的家具,簡直目不忍睹。心想:知道你窮,不知道你這麼窮?可以說“家徒四壁”。
卓王孫更是懵了,沒想到自己的女兒竟然跟人私奔啊?這個事情瞬間傳遍了整個臨邛縣,鬧得滿城風雨。卓王孫惱羞成怒,讓人傳話給司馬相如:女子不才,我不忍殺,不一錢也。卓文君聽後,心想:自己選的路,哭着也要走完。
沒過多久,兩人的生活彈盡糧絕,卓文君和司馬相如商量一下:決定重返臨邛縣,向同族兄弟們借錢,開一家小酒館維持生存。
二人回到了臨邛,文君站在櫃台買酒,相如跑堂刷碗。史稱“文君當垆,相如滌器”。
卓王孫知道後,羞憤難當,氣得連飯都吃不下,親戚朋友過來輪番開導:咱們家又不缺錢,讓孩子在外邊開小酒館,這不是留人笑柄嗎?司馬窮不假,可好歹也是讀書人,又是王縣長的好友。要不然,咱們就認了這門親。
卓王孫思前想後,禁不住長歎一聲:玩了一輩子的鷹,今天就讓鷹啄了眼睛。于是,就派人送去家仆百人,銅錢百萬,加上卓文君的嫁妝,拉了滿滿的幾大車,送去了司馬相如的小酒館。
司馬相如喜不自禁,立刻将小酒館低價轉讓。帶着文君衣錦還鄉。在成都置地買房,從此過上了富足的生活。
在财色雙收後,相如開啟了計劃的最後一步——入仕。
此時,漢景帝已經駕崩,漢武帝執政。相如利用卓家的财力和人際關系,将自己最得意的作品《子虛賦》遞到漢武帝手中。漢武帝看罷,大加贊賞。感慨萬分,說道:朕獨不得與此人同時哉!可惜啊,沒能和這位聖賢生活在同一個時代。
旁邊的大臣趕緊說:陛下,此文不是古人所寫,乃是當今富商卓王孫的女婿司馬相如寫的。漢武帝一聽,馬上宣旨召見司馬相如。相如拿出了自己寫好的另一篇文章《上林賦》遞了上去。
《上林賦》和《子虛賦》在内容上,相互協接,都是以“子虛”和“烏有”兩個虛拟的人物的對話為切入點。勸谏帝王少私寡欲,恪守老子的清靜無為的治國理念。那成語的“子虛烏有”就是出自這裡。
漢武帝讀罷,深以為然,立即封了司馬相如為中郎将。相如從此步入了仕途。
所蹤上述,在一系列的操作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赢得卓文君的青睐,是其中最關鍵的一環。如果這一環失敗,滿盤皆輸。
這就是我所知道的,曆史上Z著名的“空手套白狼”的成功案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