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數字金融管理總監

數字金融管理總監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6 23:21:30

數字金融管理總監?中新網1月21日電 近日,天星數科(原小米數科)副總裁趙衛星在北京小米總部接受了媒體采訪,詳解了天星數科的産業金融新打法,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數字金融管理總監?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數字金融管理總監(天星數科副總裁趙衛星)1

數字金融管理總監

中新網1月21日電 近日,天星數科(原小米數科)副總裁趙衛星在北京小米總部接受了媒體采訪,詳解了天星數科的産業金融新打法。

趙衛星是少有兼備極為深厚的傳統銀行業和互聯網金融經驗的金融界老将。他在傳統銀行業深耕逾10年,又在螞蟻金服、網商銀行等擁有8年的豐富履曆,2020年4月,趙衛星從新網銀行行長任上轉會至小米數科擔任副總裁。

目前天星數科主要有數字産業金融 金融科技輸出 數字零售金融這三大塊業務,雖然主要盈利來源還是零售金融闆塊的小貸、保險和财富代銷業務,但趙衛星90%的精力都花在産業數字化上。

趙衛星認為,過去十年,“4G 移動互聯”帶來社會生活的數字化,由此帶來個人金融的繁榮。未來十年,則是“5G 萬物互聯”帶來生産經營的數字化,由此推動的是數字産業金融興起。

但個人金融和産業金融背後的邏輯其實都是一樣的:個人行為數據或企業生産數據變成信息,衍生出信用。這正是天星數科産業金融正在全力做的事情:從企業生産數據到經營信息,并推算出企業信用。

金融機構自行掌握風控是未來趨勢

早在臨近歲末監管重拳出擊,讓金融科技行業“金融的歸金融”,“科技的歸科技”之前,趙衛星就敏感的預測到了這個趨勢——金融也好,科技也好,都必須以支持實體經濟為方向。

媒體:你對未來行業發展趨勢如何看?

趙衛星:早在今年9月下旬,央行、銀保監會等8部委聯合發布國内首個供應鍊金融的指導性文件——《關于規範發展供應鍊金融 支持供應鍊産業鍊穩定循環和優化升級的意見》,意見指出,“金融機構、核心企業、倉儲及物流企業、科技平台應聚焦主業,立足于各自專業優勢和市場定位,加強共享與合作,深化信息協同效應和科技賦能,推動供應鍊金融場景化和生态化,提高線上化和數字化水平。”

文件裡定義了幾個主體和各自的作用,我覺得很重要。比如說科技平台聚焦的是信息環節,你不能去聚焦金融。文件裡甚至都沒說是金融科技平台,就是科技平台。

過去很多金融機構淪為資金提供方,未來互聯網企業提供場景,金融機構自己掌握風控,将是一個極大的趨勢,這也是我們設立數字産業大闆塊的原因。大量資本已經開始布局企業數字化,也就是産業數字化,比如說騰訊和深圳市聯合做了一個企業集體采購平台。

媒體:你們和其它金融科技頭部企業有什麼獨特的競争優勢?

趙衛星:阿裡巴巴和京東的電商都集中在銷售領域,小米集團處于電子制造業供應鍊最上遊,不僅有銷售,還有制造,有上下遊産業鍊,在小米的“手機×AIoT”戰略裡,小米擁有100餘家智能設備制造生态鍊公司,1000餘家上遊工廠集群,3000餘種全品類覆蓋的智能産品。這讓天星數科有了洞悉産業全鍊條的能力。

我到小米之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拆手機,一個手機拆下來有1000多個元器件,你可以想象到生活中接觸到的所有電子元器件産品基本都在這裡面,小米覆蓋了1000家上遊工廠,它們還有上下遊,總體就達到了幾十萬家的規模。

媒體:你們的客戶都是來自于小米電子制造産業鍊?

趙衛星:起步于小米,但是天星數科沒有局限于小米生态,而是通過電子元器件這個産業打穿了很多行業。我們經過大量調研發現,現在很多産業連信息化都沒做到。傳統制造業比如紡織業,你問企業的老闆,今天的成品率是多少,哪個機床下了多少,他根本就不知道,其實很多行業都還處于這個階段。這其中蘊涵着巨大的市場空間。

中小企業融資難的本質原因:從拆解一家工廠的全鍊條說起

媒體:根據你的調研,一個工廠的訂單到底是怎麼制造出來的,這其中什麼時候最缺錢?

趙衛星:這個全鍊條是設計、産品封樣、PO訂單、原料采購、加工生産、倉儲管理、銷售、末端物流、産品交付。

拿到訂單的時候,幾乎是道“死亡之門”。我講個真實的案例,一個小企業自主研發了最高125000轉/分鐘的高速無刷馬達,這個電動馬達拿了很多專利。但企業收到首個大訂單——200萬台之後卻發現根本經營不下去。

因為它的銷售收入隻有200萬,缺少運營資金,創業公司的财務數據在哪裡都貸不到款,上下遊中也是弱勢環節,賬期極度不匹配,它要向上遊全額預付,下遊則給他90天的賬期。沒有資源,缺乏供應鍊管理經驗和能力,采購也很艱難。原來的慣常處理方式是稀釋股權,但這個企業創始人不想稀釋股權。

但就在這個企業最需要錢的時期,又是銀行最不敢進去的時候。因為不熟,不懂,不能控制。怕錢被挪用,怕貨生産不出來,怕生産出來了也賣不出去,或者賣出去了也不還錢,歸根到底還是看不懂小微企業。貨源是什麼,它成品率是多少,物流怎麼控? 銀行會有一堆的解決不了的問題。背後的原因還是産業沒有數字化。

媒體:所以,你認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根本問題是什麼?

趙衛星:中小企業表面上面臨的是融資難和融資貴的問題,但本質其實是另外兩個問題,一是資信能力差拿不到貸款,二是談判地位差,拿不到物美價廉的原材料,别人也不會采購他的産品。所以這才是中小企業走不下去的核心問題。

由于怕影響自己的财務報表,核心企業也通常不願意給供應鍊上的中小企業擔保。那麼,為什麼中小企業自己不去做數字化轉型?我們經過大量調研後總結為,因為數字化成本太高,中小企業缺資金投入,缺技術能力,缺數字化運用生态。

穿透式服務制造業中小企業

媒體:天星數科準備怎麼做?

趙衛星:理工男思維就把所有步驟都拆解開來,然後形成完整的數字化系統,我們從PO訂單開始,他上遊是向誰采購,采購哪些原材料,采購價格是多少,因為小米在電子元器件制造的最上端,非常清楚他的采購是可行還是不可行的,這些數據要把企業的财務系統對接進來,或者我們向上遊企業直接抓取。

系統就可計算出它的産量,從原材料采購開始,幫他虛拟生産計算出成品是多少,壞品率是多少等。然後系統就可以給它推現金流預測表,這是銀行最喜歡看的數據,什麼時候還款,銷售期多長,什麼時候資金回籠,根據它的生産計劃主動發起還款。

通過從PO訂單、Bom成本、排産、進料、生産監測一直到發貨的整個生産産業鍊全程數字化,最後一步就是給企業做信用評分,不僅讓上下遊看得懂敢給賬期,也讓銀行看得懂,敢給貸款。

媒體:這套系統目前落地了嗎,進展如何?

趙衛星:天星數科的客戶已經為産業中的實體企業連接12家銀行,包括工行、農行、招商、民生、光大以及一些城商行。這些銀行之外,還包括一批擔保公司、信托公司等。

在産業數字化過程中,也形成了一種金融産品組合。比如,在PO訂單環節的訂單融資,原料采購環節的定向采購,加工生産環節的定向加工,倉儲管理環節的存貨質押,銷售環節的委托收款等。

媒體:銀行也在做供應鍊金融,天星數科的優勢在哪裡?

趙衛星:和銀行做的供應鍊金融相比,天星數科的優勢在于小米自身就在産業裡面,我們真正穿透式服務了制造業中小企業,一個企業采購原材料的真與假,價格高與低,上遊到底有多大的供貨量,天星數科可以摸的門清,但銀行相對而言是外行。銀行的供應鍊金融很多還是依賴抵押、擔保和核心企業的增信。

媒體:目前已經服務了多少制造業中小企業?

趙衛星:目前直接服務的企業客戶已經有三千多家,輻射了一萬七千多家企業,三年累計放款900億元,融資額在500萬以下的業務占比80%。現在阿裡巴巴、京東、騰訊等互聯網巨頭都希望跟我們合作,想從C2M,即從消費者端直接鋪到制造端,因為制造端他們進不去,但如果隻在銷售端做各種文章,實際上解決不了産業實體的問題。

未來天星數科還希望給中小企業做的更多,現在給中小企業免費使用的是一個數據管理平台,能看出企業的砍單率、退貨率、質押率,然後有資金收購的兩條線,什麼時候會出現資金缺口,他該融資的範圍是多少,全部一目了然。進入還款期後也不需要企業操作,系統就主動發起。

比如一家企業的倉庫在天星數科幫他們做完數據鍊以後,赫然發現某地的倉庫周轉期超過兩年,而正常的都在二十天左右。江蘇的一家私營紡織廠也是如此,加載了遙感器以後,每一台機器開的轉速是多少,當前生産狀态是什麼,良品率是多少老闆都能一清二楚。

媒體:智能化改造其實老闆們都想做,為什麼你們在今年疫情影響之下還能推動他們做起來?

趙衛星:以前做智能化改造的成本相對較高,比如遙感器幾百塊錢一支,企業主沒有太大的動力去做。但是在今天量上去之後就可以把成本降下來很多,因為産量上去以後,原材料價格就下來了,迅速把整個成本壓低了,而這恰恰是小米最擅長做的事情。

而且我們是免費把系統送給中小企業使用,然後找銀行收取服務費。我們隻是把企業的數字化情況呈現給金融機構做決策參考。企業可以直接把我們的系統變成他ERP現金管理系統和财務系統,甚至是企業采購系統。

比如光大銀行就采購了小米的物聯設備,在天津的冷鍊倉庫裡面開始布溫度計,1個冷藏車大概要布13個,原來溫度計法國進口,700塊錢一支,但是小米的才幾塊錢一隻,溫度計能保持24小時無間斷實時傳輸。這一系列改造完了以後,銀行就敢發放貸款了。

最初我們隻做小米自身産業鍊的企業,後來開始往外輻射,制造業中的富士康代工廠、海爾、聯想等等,今天開始向能源、紡織、化工、日用品等行業擴張,背後都依托于元器件。

媒體:他們都沒有受到疫情的影響?

趙衛星:不僅沒有負面影響,還有正面刺激作用。今年疫情下,電子元器件市場異常繁榮。各個大廠下的單是去年的2到3倍,一方面是海外受疫情影響,所以中國制造變成了全球制造。第二個方面是,所有大廠都要囤貨,而一旦被某一大廠囤貨以後,它不是10倍20倍的增長,而是是100倍200倍的增長。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