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民族團結的故事

民族團結的故事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6-17 02:29:15

  1、昭君出塞。

  公元前54年,匈奴呼韓邪單于被他哥哥郅支單于打敗,向漢朝稱臣歸附,曾三次進長安朝觐,并向漢元帝自請為婿。王昭君聽說後請求出塞。她到匈奴後,被封為“甯胡阏氏”象征她将給匈奴帶來和平、安甯和興旺。

  後來呼韓邪單于在西漢的支持下控制了匈奴全境。昭君也慢慢地習慣了匈奴的生活,和匈奴人相處得很好,并把中原的文化傳給匈奴。昭君死後葬在大青山,匈奴人民為她修了墳墓,并奉為神仙。

  2、細君公主入烏孫。

  劉細君,西漢宗室,漢武帝劉徹侄子罪臣江都王劉建之女。元封六年(前105年),漢武帝為抗擊匈奴,派使者出使烏孫國,烏孫王獵驕靡願與大漢通婚。漢武帝欽命劉細君為公主,和親烏孫,為獵驕靡的右夫人。

  劉細君知識淵博,多才多藝,其不卑不亢的性格赢得烏孫國上下的敬重。劉細君作為和親公主嫁到烏孫國,她的付出換來漢朝邊疆數十年的穩定和安甯,同時也給當地的遊牧民族帶來先進的中原文化。

  3、瓦氏夫人抗倭。

  瓦氏夫人,本姓岑,1496年生,歸順直隸州人,土官岑璋之女,明代抗倭巾帼英雄。

  她在倭寇入侵我國東南沿海的危急關頭,不顧58歲的高齡,親率廣西6000俍兵馳騁千裡奔赴抗倭第一線,以“誓不與賊俱生”的氣概縱馬沖鋒陷陣,連殲敵兵,打破了倭寇不可戰勝的神話,為保國安民立下了赫赫戰功,被明嘉靖皇帝封為二品夫人。

  在中華民族抗擊外敵入侵的曆史中,壯族人瓦氏夫人堪稱“巾帼英雄第一人”。她的抗倭愛國精神,永遠值得中國人民緬懷和紀念。

  4、土爾扈特部東歸。

  土爾扈特是中國蒙古族中一個古老的部落(四衛拉特之一)。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土爾扈特部首領渥巴錫(阿玉奇汗之曾孫)為擺脫沙俄壓迫,率領部衆沖破沙俄重重截擊,曆經千辛萬苦,勝利返回祖國。土爾扈特部的回歸為鞏固中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寫下了可歌可泣的光輝篇章。

  5、劉永福台灣抗日。

  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四月十七日,清政府與日本政府簽訂《馬關條約》,将台灣及澎湖列島割讓日本。消息傳出,舉國激憤,台灣人民更是義憤填膺,堅決表示“願人人戰死而失台,決不願拱手而讓台”。

  五月二十九日,日陸軍中将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率日軍近衛師團在台灣北部三貂角附近登陸,基隆、台北、淡水先後被日軍侵占。台灣北部淪陷後,台灣人民在徐骧領導下,組成義軍,并公推幫辦台灣軍務劉永福領導抗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