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華文明史的最早發端,三皇五帝的名稱來源和故事傳說是和中國最早的神話傳說同為一體、難以分割的。因曆史久遠,傳承紛繁複雜,國人對三皇五帝無不耳熟能詳,但要落實到具體的人物事迹,觀點又各有不同。
先說三皇。《史記 -始皇本紀》中說,三皇為天皇、地皇、泰皇,由以泰皇最為尊貴。《春秋》中說,三皇為天皇、地皇、人皇。兩者都認定三皇之中有天皇和地皇,唯一的差别在于泰皇和人皇。到後來有人考證指出,泰皇即使人皇,試圖消除這一分歧。但就算如此,三皇的名分被确定,事迹卻寥寥,人們更喜歡把三皇當作是标志性的象征。
由于曆史的發展以及服務于政治現實的需要,三皇逐漸與具體的人物故事聯系在一起,但這之間仍有極大的分歧。
有人認為,三皇分别為伏羲、神農氏、女娲;
有人認為,三皇為伏羲、神農氏、燧人氏;
有人認為,三皇為伏羲、神農氏、祝融;
還有人認為,三皇為伏羲、神農氏、共工氏;
四種不同的觀點都把伏羲、神農氏作為三皇的當然人選,對另一人選卻分歧頗大。此四人又各位何許人呢?
傳說中的女娲是在中國長期無甚地位的女性一員,但她不僅有“補蒼天、立四級”之功,還有“抟土為人”的壯舉,把她列為三皇之人,是明顯地受到了母系氏族社會的影響。
女娲
燧人氏鑽木取火,在人類文明發展進程中功不可沒。有火之後,人類才告别茹毛飲血的野蠻生活狀态。能食用鮮美可口的食物倒在其次,因為有了火,人類在抗擊大自然的寒冷和猛獸攻擊方面,增添了一件威力無比的武器。吧燧人氏列為三皇之一,自然也說得過去。
燧人氏
祝融即重黎,曾經絕地通天,分出人神之界。被列為三皇之一也不為過。
共工氏和颛顼搏鬥,一怒而觸不周山,使“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地不滿東南”,水潦塵埃各有所歸,也就直接形成了華夏子孫的後世生态環境,被列為三皇之一也是說得過去的。
從宗教學的意義上看,世人皆以把人類的出現歸于上帝天神的締造,因此在觀念意識上自覺地服從于上帝或天神的統屬和領導,也就很自然了。中國遠古的三皇以天皇、地皇、人皇為标準,明顯帶有天神的印迹,發展到後來又與具體的人物故事相聯系,可視為實用政治的結果。
也許是受此影響,對三皇之後五帝的界定,國人的分歧更加大,比較有代表性的意見為兩種:一說五帝為太皞、炎帝、黃帝、少皞和颛顼;一說五帝為黃帝、颛顼、帝喾、唐堯、虞舜。
兩種觀點中都有皇帝。據典籍記載,黃帝為少典之子,姓姬,号軒轅氏,不僅在天下形勢混沌之際,興兵打敗蚩尤,于統一黃河流域有莫大之功,而且在他統治時期,和中華文明關系密切的醫學、文字、養蠶等都創始于黃帝時期,所以把黃帝視為五帝之一實在無可争議,故為後世所普遍接受。
黃帝
炎帝雖不是五帝的當然人選,但中國人對外多自稱“炎黃子孫”,可見其地位影響并不低。相傳,炎帝和黃帝同為少典之子,是同胞兄弟,隻是處地不同。黃帝得以一統天下,就是以打敗炎帝部落為代價。炎帝最後向黃帝稱臣,有人未将其納入五帝之列,原因也許就在于此。
炎帝
颛顼号高陽氏,據司馬遷《史記》所載,颛顼是皇帝次子昌意的兒子,統治天下時,“靜淵以有謀,疏通而知事;養材以任地,載時以象天”,同時,所屬版圖較過去則又擴張不少,東至蟠木,西至流少,南至交趾,北至幽陵。可見颛顼是當之無愧的五帝之一。
颛顼
帝喾是黃帝長子玄嚣的孫子,颛顼統治時被立為族子,之後繼位,也頗有功績。但其位列五帝之一,也許還是因為他有一個更著名的兒子-堯。
帝喾
帝堯名放勳,号陶唐氏,繼帝喾之後統治天下,功莫大焉。相傳,在帝堯時,制定曆法,授民以時,對中國古代經濟發展極為重要。而他最後将天下禅讓給賢德的舜,尤其為世人所稱道。
帝堯
帝舜出身微賤,以笃守孝道而聞名天下,帝堯把他選定為繼任者。舜也不負所托,最後以身殉職,崩于蒼梧之野。舜還傳承了禅讓天下之美德,讓治水有功的大禹繼位,為後世景仰。
在五帝之中,對太皞和少皞的争議頗大。有說太皞為太皓,也有人說太皞為伏羲氏,還有人說太皞即帝喾,并在不同的身份之下,附會有不同通的故事。至于少皞,有說為少昊,名摯,号金天氏,乃太皞之後,為東夷族首領;還有說少皞即殷之祖先契,為黃帝之子。
五帝具體對象的不同,實際代表了中國古代不同帝王的審美取向。對廣大普通民衆而言,天子統馭萬民,地位固然是高高在上,但更重要的還是為民衆謀福利。唯其如此,方能受世人所景仰。對後世統治者來說,貴為天子者,有好的門檻出身和身份來曆似乎成為第一要務。明白此節,對理解三皇五帝之雲遮霧繞的身世不無裨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