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擾素是人體感染病毒時,身體通過抗病毒應答産生的一組糖蛋白,是抗病毒感染最重要的一種免疫因子,具有抗病毒、抗腫瘤、調節免疫和抗纖維化的作用。
目前,無論是中國或歐美國家乙肝診療指南中均推薦初治患者應用幹擾素,特别是長效幹擾素抗病毒治療,最新的研究發現,經治患者在達到HBsAg低水平時,使用長效幹擾素聯合核苷類藥物抗病毒治療有可能實現乙肝表面抗原(HBsAg)陰轉。
幹擾素治療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一些不良反應,醫生在患者接受幹擾素治療前會做一些相關檢查,排除幹擾素治療的禁忌。另外,會向患者解釋幹擾素治療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及應對措施。
幹擾素不良反應
常見不良反應
注射部位炎症、疲乏、頭痛、寒戰、發熱、體重減輕、頭暈、肌痛、惡心、腹瀉、中性粒細胞減少、貧血等。其中,流感樣症狀一般出現在治療開始的前幾周,上述症狀停藥後基本都會緩解。
治療之初常見的不良反應
流感樣症狀、中性粒細胞減少和貧血,流感樣症狀通常在治療1周後會逐漸減輕。在治療過程中,約有11.5%有甲狀腺功能異常,但大部分為亞臨床表現,大部分在停藥後會緩解,僅極少數需要接受持續性藥物治療。
極少見和嚴重不良反應
自殺企圖、嚴重抑郁、精神病、心肌梗死、心絞痛、心包積液和視網膜缺血等,需立即停藥治療。
罕見副作用
發生結節病,在大多數患者中停藥或減量後可随之出現臨床緩解。
眼部不良反應
停藥後症狀逐漸緩解。
幹擾素不良反應應對措施
經治療後無論出現貧血、症狀性甲狀腺功能減退、抑郁或者其他不适,都應該及時就醫,及時告知醫生不适症狀以便醫生做出正确的判斷,并根據病史完善相關檢查,調整治療方案。
總之,幹擾素是一種治療慢性乙型肝炎非常有效的藥物,雖然它存在一些不良反應,但絕大部分不良反應是暫時的,經過對症處理或停藥後均會減輕并逐漸緩解。幹擾素治療需在專科醫生的監督指導下進行,以獲得滿意的抗病毒療效,及時發現和控制、減輕不良反應。
本文轉載自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市八醫院
文 | 肝病科 朱 瑩
審核 | 肝病科 肖光明
(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