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庚日出現的早晚将影響中伏的長短,中伏的天數是不固定的,有些年份是10天,有些年份是20天,所以三伏可能是30天,也可能是40天。我國古代用天幹、地支合并記載時間,由于天幹是10個,所以每隔10天就出現一個庚日,如庚子日、庚寅日、庚辰日等。
三伏包括初伏、中伏、末伏,時間一般在陽曆7月中旬到8月中旬。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開始到第四個庚日的前一天是初伏,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開始是末伏。初伏和末伏的天數都是10天,隻有中伏是不固定的。中伏是在初伏和末伏之間,也就是從夏至後第四個庚日到立秋前第一個庚日的前一天。當夏至與立秋之間出現4個庚日時,中伏為10天,出現5個庚日則為20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