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八卦的特殊符号合集?【作者:趙緻生(1943-2021),發表于2009-08-13】,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太極八卦的特殊符号合集?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作者:趙緻生(1943-2021),發表于2009-08-13】
《莊子 天下篇》之暢想曲
莊子在天下篇提出的〖一尺之捶,日取其半,萬世不竭〗。思想,簡單明了,通過一尺之捶,今天取其一半,明天取其一半的一半,後天再取其一半的一半的一半,如是日取其半,總有一半留下,這樣的萬世不竭究竟是展示了天下的什麼普遍問題呢。曆史以來解釋的人很多,看問題的角度也不相同,得到的内容也不相同。
一尺之捶是一有限的物體,但它卻可以無限地分割下去。這個辯論講的是有限和無限的統一,有限之中有無限。這是辯證的思想。可是,無限分割下去之後,質與量的關系還是捶的質嗎?還是捶的量嗎?
捶的定義是短木棍或用木棍敲打。
那麼,“捶”被日取其半後,什麼時候失去了捶的屬性特征,而進入了非捶變化了呢?
這是一個典型的<量值變化>與(屬性變化)的關系問題。關于這個尺錘日取其半,萬世不竭的問題。在量值讨論過程中,是一種無限的變化過程。在屬性範疇内的變化,是循環的過程。而且這個問題的延伸讨論會使我們進入一個嶄新的新認識境界。
盡管這個問題,本人在(屬性數學)中已經專題講過了。但是,在量值範圍的理解,我們還無法擺脫無限線性的困惑與束縛。今天,我們還是利用這個題目,在數學範圍内進行一下讨論,并且在(屬性數學)範圍内通過讨論,使大家走進(屬性數學)的态勢觀念,開拓些新的認知。使大家能夠認識到太極與八卦、五行,不僅是哲學思想,而且是一種(屬性數學)的數理,它在數學的具體問題上是确确實實的(客觀存在)。本文通過〖一尺之捶,日取其半,萬世不竭〗問題,用(屬性數學)的體概念作出新的表達形式,并從中找到了太極、八卦、五行的數學存在形式。
知易行難,如何從傳統文化的數理根基上來看待這一思想,則是(屬性數學)的一個重要課題。
一)尺虧寸生;寸盈分生
〖一尺之捶,日取其半,萬世不竭〗的不竭,我們可以通過算術的計算技術表達成以下過程:
1、
0.5、
0.25、
0.125、
0.0625、
0.0,3125、
0.01,5625、
0.007,8125、
0.0039,0625、
0.0,0195,3125、
0.00,0976,5625、
0.000,4882,8125、
0.0002,4414,0625、
0.0,0012,2070,3125、
0.00,0061,0351,5625、
0.000,0305,1757,8125、
0.0000,1525,8789,0625、
0.0,0000,7629,3945,3125、
0.00,0003,8146,9726,5625、
0.000,0019,0734,8632,8125、
0.0000,0095,3674,3164,0625、
0.00000,0479,8371,5820,3125、
0.000000,2399,1857,9101,5625、
0.0000001,1995,9289,5507,8125、
……
我們從以上的日取其半的過程來看,
半,是一個越來越複雜的數字。而且這個複雜數字串的産生,主要是來自取半所産生的盈虧過程。
一尺之捶,取半,尺虧而盡,則“寸”生,出5寸。
5寸再半,2寸盈5;3寸虧5,出5分。
2寸5分再半,1寸2分盈5;一寸3分虧5,出5厘
再半,則“毫”出而寸虧而盡。
……
〖一尺之捶,日取其半,萬世不竭〗在量值範疇的變化過程中,萬世不竭是一個量值系統不斷新陳代謝的問題。新的量值不斷産生,舊的量值不斷消失。
在舊的量值被新的量值更新代替的過程中,我們會發現一些規律。
①尾數的第一個數5,是一成不變的。
尾數的第二個數字2,自第二次取其半産生後,也是不變的。
尾數的第三個數是在1與6兩個數字之間翻轉。
尾數的第四個數是在:5、8、0、3四個數字之間循環輪回。
尾數的第五個數字是在:1、7、9、5、6、2、4、0八個數字之間循環輪回。
尾數的第六個數在:3、9、7、8、1、7、5、5、8、4、2、3、1、2、0、0十六個數字之間循環輪回。……到了第八個數字的時候,就變成了六十四個數字之間的循環輪回了。
②零之後的首數的第一個數是依據:5、2、1,6、3、1,7、3、1,8、4、2、1,9、4、2、1次序循環輪回。也就是說,
隻要是出現了5、6、7、8、9,
緊跟在他們後面的,肯定是:5、2、1,6、3、1,7、3、1,8、4、2、1,9、4、2、1順序排列的形式。稱這五個次序輪回為五行。
③五行的輪回周期是六十甲子。分别由十二個“十”的循環周期構成的。共有一百二十個。每十個周期為一組稱為一幹,十二幹稱為一屬或者一支,故十二幹支為一百二十幹支。其中陰幹配陰支,陽幹配陽支共有六十個,陰幹配陽支或陽幹配陰支也有六十個,通常以幹支屬性相同的匹配為正甲子順序。而不同幹支的匹配形式為反甲子順序,二者是并行的結構關系。但是,在〖一尺之捶,日取其半,萬世不竭〗問題中,首數的循環是108,因為出現了一個兩并行串行的太極環接點,把正反兩個并行域變成了一個串行環。
④我們從〖一尺之捶,日取其半,萬世不竭〗問題中,可以看到,在日取其半産生的數據串中,
首部是五行循環産生的六十幹支循環結構;
尾部是陰陽起始的八卦循環産生的複合循環結構。
兩種不同的循環結構形式,在每個數據串的中間部位所形成的循環規律,既要符合(陰陽八卦)的結構形式,也要符合五行産生的幹支循環形式。這樣,在數據的中間部位就形成了一個特殊的結構區域,稱為太極區域。
太極結構區域的數字循環規則,既要符合八卦循環的後繼變化,也要适宜五行循環産生的幹支後繼變化。
⑤依此數學模型,我們可以看出,太極是什麼?太極就是既有八卦循環屬性又有(五行幹支循環)屬性的一個特定屬性域。
⑥我們把〖一尺之捶,日取其半,萬世不竭〗所得到的所有數據看作一個永恒運動與變化的整體。那麼,在這個整體中,首部與尾部的數字結構屬性特征就是(五行幹支循環)與(陰陽八卦循環)。
⑦研究太極的數理結構形式,這就是最好的全息數學模型。
八卦是并行的發散,五行是串行的收斂,兩者之間如何産生的并行進入串行,如何從發散進入收斂。這個屬性轉換過程的數理研究,就應該從這裡開始了。
二)從有到無
〖一尺之捶,日取其半,萬世不竭〗的數學問題,從另外一個側面,說明了有無的結構辯證關系是連續的。
日取其半是一個連續的算術問題,而且是一個沒有終極結果的算術問題。最後得到的結果,就是數字表達的量值越來越小,數字串越來越長,當數字表達的數值無限無限小的時候,數字串則無限無限地長。
它反映了數字量值結構與數字串行結構之間的收斂與發散關系。
數值在連續收斂,
體結構串在連續發散。
從(屬性數學)來講,數字是一種态勢的體結構。那麼,無限長的體串行結構體,怎麼樣可以認為是無呢?
所以,我們還要從數字的量值究竟表達了什麼屬性内容來具體分析一下它的(屬性變化)。
量值,是一種物質屬性表現出來的同類關聯性。如重量,長度、面積、體積……等。如一尺之捶問題,捶的量值關聯性,就是一尺。随着日取其半的連續進行,尺退寸進的現象,它的主要屬性特征是關聯性的變革。從常态關聯進入了微量狀态。
關聯度由原來的尺寸、分、厘、毫……變成了沒有尺關聯、沒有寸關聯、沒有分關聯、甚至沒有了厘、毫……等關聯。捶,的本意是用捶敲打。而這些關聯的不存在,實質上,捶已經不複存在。從使用角度來說,它已經變成沒有使用價值的東西了。
所以,我們有理由認為,捶得消失,沒有了捶,并不意味着捶之外的關聯也消失。
所以,泛意上的“無”,是對捶而特定的,而不是指其它關聯的存在與不存在。
從屬性結構來看,外部關聯的解構,促進内部關聯的結構。
〖一尺之捶,日取其半,萬世不竭〗的連續變化過程,對外部來說,關聯的依次解構促進了内部關聯的結構。
所以,它的數字串越來越長。萬世不竭的結構,是越來越内部結構化,越來越外部解構化。*内部結構絕對達不到完全與外部隔絕關聯的程度,*外部關聯也絕對不會消失得一幹二淨。從這個理論延伸開來,我們可以設想宇宙中的基本粒子結構,它一定是與外部關聯屬性極小,隻有唯一的二維可構性。而内部結構極完善的粒子。這樣的粒子,很難進行内部解構,外部的關聯性,很難顯示出來。
所以,利用大功率的粒子加速器對其沖擊,可以産生内部解構的預期效果,但是,因為其外部的關聯性很弱,很快就又會恢複其内結構的高度組織形式。
所以,宇宙基本粒子的研究,在沒有更好的了解結構與解構數理關系的前提下,一味追求高能加速器的沖擊,隻能得到短暫的偶然的結果,不可能獲得關于基本粒子的全面系統的認知。
所以,(屬性數學)對“有無”而言,是一個相對的連通過程。
“有”隻是相對的有,
“無”也是相對的無。
無中生有,有中也可以生無,隻是一個相對的辯證關系。
這種辯證關系的認知,單純的通過〖一尺之捶,日取其半,萬世不竭〗問題來解說,可能比較困難。大家不容易理解,因為前人除了老子在《道德經》中,提到過“無生有”的論點之外,國外的科學還沒有人提出過。
但是,對于動靜問題的辯證,外國人還是有人率先進入了這個領域。如馬赫把遙遠的星系看到了靜止,把近星系看作運動的辯證觀,就是可以通過〖一尺之捶,日取其半,萬世不竭〗的數學問題作出解釋的。
我們在下面文章中會講到這方面的内容,用彈簧的(動靜辯證觀)來理解解構與結構的辯證統一問題。這個觀點,已經不再是(屬性數學)的獨特發明了,而是宇宙學中已經在相對論中被認定的馬赫定理了。隻是中國人讀了兩千年的易經與儒學,都把精力用在“治大國如烹小鮮”以及“上醫可醫國”上了,沒有人去研究數學,沒有人去研究數理罷了。其實,易經也來源于數理,儒學照搬易經中的象理而回避數理。像莊子這樣的文章,真的太少了,而莊子的天下篇,本意也是在研究天下,醉翁之意不在酒,并不是為了研究數理與數學,隻是借用了(屬性數學)中的一種思想來認識天下罷了。
三)從實到虛,由表及裡
〖一尺之捶,日取其半,萬世不竭〗問題,用一個連續連通的數學問題,說明了虛實、表裡與有無之間的辯證關系。
如果不采用一個數學的連通模式,直接說明有無的連通關系,還是一個比較困難的事,但是,我們直接來說明(虛實、表裡)的連通關系,大家就容易理解的多了。而再通過(虛實與表裡的連通關系)來說明有無的連通關系,就可以舉一反三的進行理解了。
前面我們已經講了關于〖一尺之捶,日取其半,萬世不竭〗問題的收斂與發展的辯證關系。就一尺之捶問題而言,所有的日取其半的數字集合,我們視之為一個集體或者稱為整體。這個整體中的所有數字,都是不相同的。而且每個具體的數字,都有自己的承上啟下因果關系關聯連接。他們的連接關系可以用上為下的2倍,下為上的1/2。現在我們來總結一下這個體結構的其它屬性特點:
①在這個集體中的每個數字中,首數與尾數存在連續的變化關系。以日取其半為序,一取之後,尾數後移一位,增加一取,後移一位。首數存在兩種情況,
當首數為5、6、7時,每三取之後,首數後移一位,
當首數為8、9時,首數每四取後移一位。
這樣,
一幹輪回後,尾數後移10位。首數後移三位,
一幹變化之後,首尾數字之間,增加7位數字。
9支變化之後,增加63位,
12支變化之後,增加84位,……
②虛實與表裡的辯證關系,在(屬性數學)中應該是一個總體問題。在數理分析的内容中,考察對象的全體是由我們研究的目的與要求來确定的。
所以,研究“虛實”的辯證關系,不可能脫離“表裡”的位概念;
研究“表裡”的辯證關系,不可能脫離“虛實”的态勢概念。
所以,研究“虛實”時,不能依(少為虛,多為實);(小為虛、大為實);而應該同時兼顧(密為實,稀為虛)。
所以,從〖一尺之捶,日取其半,萬世不竭〗問題中可以看出,它的數字結構體是一個(數值由大變小)的過程,(數字構成由少變多)的過程。那麼,“虛實”的結構,是變密了還是變稀了呢?
所以,需要通過另外一個參考對象的輔助進行辯證分析。這就引進了表裡的結構關系問題。
③首先,我們把〖一尺之捶,日取其半,萬世不竭〗問題轉化為數字結構變化關系。并通過數位的有無變化關系得到具體分析:我們可以把位的量值大小,類比為表裡、内外,建立(大為外,小為内)的屬性判斷觀念,得到一個體概念變化模式,量值變小,是趨向内部而減弱外部。但是,又與數字的結構串長短得到的推理相反,因為數字串增長,是多,多則大,少則小。使我們的判斷出現了混沌狀态。用最簡單的語言來說,也就是我們應該以首數方向為外?還是以尾數方向為内?還是應該以數字串長短為多?或是依量值的數位變小而為少?這個問題應該如何解決?我們隻能通過體的數學概念來對它作出概念上的認識。
④(屬性數學)對體的内外定義,是屬性數字構成的結構與解構之間的關系。結構為内,解構為外。這樣,我們就可以得到一個判斷結果,*首數的不斷消失,是一個解構現象,*尾數的不斷延伸增長,是一個結構現象。#結構的增長是一取一增,#解構的消失是十取三減。故有“一幹七增”的數字串增長變化。
⑤從數體來研究〖一尺之捶,日取其半,萬世不竭〗問題,可以得到一個體增長的變化态勢。它有兩個(屬性變化)特征,一是體位移,二是體增長。體位移是因為首數消失産生的,體增長是由尾數遞增産生的。
⑥這樣,我們可以通過(盈虧變化)來确定一個新的關聯關系,盈增虧移。從量值角度,我們可以建立一個與(體位移與體增長)的概念關聯關系。這個關聯關系是(屬性數學)與量值數學溝通的唯一橋梁。
⑦〖一尺之捶,日取其半,萬世不竭〗問題通過以上屬性分析,已經變成了一個(體運動與體變化)的(屬性數學)問題了。
所以,我們可以運用前面講到的(屬性運動)、(屬性變化)理論來更深入的來研究它,分析它。從而擺脫量值的困惑與線性數學理念的束縛。創新一個認識問題的新方法。把靜止狀态下的物質分割法,引進到運動狀态的研究,變化狀态的研究領域中來。
我們以前對物質質的無限一分為二,是一個對物質靜态屬性的認識過程。所以,它不會得到最終的極限結果。我們用運動與變化觀念重新來認識物質的一分為二分割邏輯,則進入了一個永恒運動,永恒變化的數理研究境界。更貼近大自然的本質,更貼近物質結構的本質。
⑧(屬性數學)把〖一尺之捶,日取其半,萬世不竭〗問題,作為數字結構體與數字解構體來研究它的體運動與體變化。形成了(五行收斂,八卦發散)的兩極一體化變化的态勢。構成了一個太極運動數學的一個标本數學模型。
⑨什麼是太極?至此,我們可以給出具體的數學定義。太極就是數值盈虧關系構成的屬性收斂與發散兩極一體化運動變化的态勢。(太極生陰陽)是屬性發展的基本态勢,(太極生五行)是屬性運動位移變化的基本态勢。發展永恒,運動永恒。一尺之捶問題,就可以從數理上得到全新的完整認識。
四)結構與解構
〖一尺之捶,日取其半,萬世不竭〗問題表達出來的(屬性數學)内容,除了可以表達成運動與變化的屬性态勢之外,還可以概括為(結構與解構的相對變化過程)。其屬性特征表現在首數與尾數的數位與數字的結構形式與解構形式變化上。首數不斷的在與所在數位解構,尾數不斷的與下一個數位結構。解構與結構的數字形式是唯一的,結構數值為5;解構數值為0。
物質的無限可分性,(屬性數學)所表達的内容是一個無限的結構與解構變化過程。
任何物質的存在都是一種結構的存在形式。分割這種物質存在的結構形式就是一個緩性的解構過程。被分解出來的解構形式,不可能孤立的存在,必然被另外一種新的結構形式所替代。這就是解構的同時,必然産生新的結構更替的(屬性數學)内涵。解構不是一種分解,而是一種結構形式的轉移。
所以,我們可以這樣來理解解構:一種結構形式下的(運動态勢)或者變化态勢,脫離原來的組織結構形式,而進入另外一個結構形式下的(運動态勢)或者變化态勢的過程。
結構态勢決定于構成這個整體的組織形式,一切運動與變化都需要依據整體組織形式确定态勢來運動與變化。當脫離原來整體的運動與變化規律與原則的時候,則标志着他已經進入了另外的一個整體确定的組織形式。
它的繼續運動與變化,已經與原來的整體态勢無關。所以稱其為解構。
嚴格來說,解構的本身,隻是一種結構之間的串行方式。從一種結構的變化主題中進入另外一個變化主題的轉移與變更。
在〖一尺之捶,日取其半,萬世不竭〗問題中,解構的串行方式,隻有五種,即
5、2、1,
6、3、1,
7、3、1,
8、4、2、1,
9、4、2、1
五個種類。首數的變化,在這個五個種類的有序變化中進行解構的改變。
我們從一的取半數學表達過程中,會發現數字一的解構屬性與結構屬性之間的辯證關系。
顯而易見,解構過程是在數位上三取或者四取之後出現的。我們把首取的四次取半過程,稱為原始解構的起始。之後的内容則是規律化的有序進行。
結構與解構的體變化出現了前五行,後八卦的數字組合有序輪回。這種數學現象在(屬性數學)的應用問題中,是一種多見的形式。但是,在經典西方數學中,卻是一種奇觀。因為西方數學的經典性,隻注重數字的量值屬性,而從來不關注具有因果關系的相對關聯數字之間(序位數字之間)存在的特殊因果關系。隻有(屬性數學)在數字的量值研究之外,對數字的體态結構性研究,才能揭示數字變化領域中還存在更深刻的規律性,而這種規律性的出現,使數字的屬性(結構研究與解構研究),走進了中國古老形意數學文化的鼎盛時代。(陰陽五行)、(陰陽八卦)的數學邏輯關系,數學内在規律,也被一個古老的〖一尺之捶,日取其半,萬世不竭〗問題的研究,重新引發。
(陰陽八卦)以符号邏輯科學的面貌,在中國的曆史上盛行了幾千年,是中國現在最古老的哲學著作《易經》的脊梁。
(陰陽五行)理論,是以文字符号邏輯學的面貌,在中國的曆史上流傳了幾千年,是中國黃道曆法、中醫學理論的核心支柱。
但是,(陰陽八卦)、(陰陽五行)的(客觀存在)哪裡?
數學原理,數學應用是一個什麼樣的形式,還一直是一個鮮為人知的内容。
所以,(陰陽五行)、(陰陽八卦),在中國的曆史上幾度被推進封建迷信的範疇,幾度被稱為封建思想意識的巫術。如中國的中醫學,建國後幾次改版,把陰陽與五行,八卦與陰陽的辯證關系,都删除了,而用古代的樸素唯物主義一詞來替代。
中醫不能走向世界,中國的哲學不能走向世界,其根本問題,就是(陰陽八卦)與(陰陽五行)學說是否是科學的問題。(陰陽八卦)與(陰陽五行)是否是數理科學的問題。
如何用數學來揭示八卦的奧秘,如何用數學來揭示五行的奧秘,首要的問題是如何用(屬性數學)來表達陰陽。如何認識陰陽的運動規律與變化規律,認識陰陽到底是什麼?
最後如何來科學的定義陰陽。使用陰陽,應用陰陽來解決具體的屬性問題。為中醫科學的發展,建模(屬性數學)。
五)屬性關聯與自然方程
屬性關聯的不斷結構過程與屬性關聯的不斷解構過程,是自然方程理論的核心内容。
為了對這些内容的屬性辯證關系進行關聯性說明,還要講兩個類型的問題,
一是〖一尺之苗,年長其半,為何不能百年不枯〗,
二是〖一尺之簧,縮為伸半,伸為縮半,何為動止〗。
這兩個問題,涉及到(生死的辯證觀),(動靜的辯證觀),如何用(屬性數學)的研究方式,建立兩個對立屬性之間的貫通關聯連接形式,如何用屬性分析法、算術計算法來對其中的陰陽、八卦、五行數學規律演義,也請廣大網友思索,共同研究。
本人身體近日雖然比前些日子有所恢複,但是,尚不能如以前進入連續寫作狀态。時常還需要休息後再寫。不能如以前一氣呵成的狀态。兩日發一文的水平,可能近日還無法達到,希望網友諒解,随時注意新文的見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