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鄭闆橋的著名的詩作

鄭闆橋的著名的詩作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5 20:39:09

鄭闆橋的著名的詩作(據說鄭闆橋曾來濟南)1

據說鄭闆橋曾來濟南“公幹”,後又做《糟魚詩》一首

原創:月上西樓

清代乾隆年間,畫壇八位畫家橫空出世,一掃畫苑中陳腐氣息,個性張揚,令世人驚駭,被稱為“揚州八怪”。而“八怪之首”,就是鄭闆橋(原名鄭燮,字克柔,号闆橋,江蘇興化人)。此人不僅以特立獨行的字畫、詩詞名重當時,即便在今天,也因“難得糊塗”四個大字而家喻戶曉。

《喝茶,拉呱,吃嘛?》聽壹點号月上西樓的老濟南往事新說,給老幾位說說曾經“難得糊塗”的鄭闆橋為何與山東結緣,曾來濟南公幹後,去濰縣上任,途中幸得“糟魚”并體詩一首的故事。一壺泉水大碗茶沏上,立馬開拉。

鄭闆橋的著名的詩作(據說鄭闆橋曾來濟南)2

話說很多人也許不知道,鄭闆橋雖是江蘇人,但他一輩子當過的12年縣令,卻是在山東境内,他先在山東範縣當了5年縣令,後又調到濰縣,當了7年濰縣令。從濰縣令上棄官而去之後,鄭闆橋才回揚州賣畫為生。在即将棄官而去之前,鄭闆橋回首7年濰縣的時光,感慨萬千,揮毫畫出八尺巨幅墨竹,并在畫上即興吟詠題跋“七載春風在濰縣”,可見其對濰縣感情之深。

鄭闆橋的著名的詩作(據說鄭闆橋曾來濟南)3

鄭闆橋“難得糊塗”與“吃虧是福”的故事。

從書法的角度看,“難得糊塗”四個字最能體現闆橋六分半書的風格,仿佛有四個人站在那裡,看上去有點站立不穩,喝多了的樣子,确實有點糊塗。但仔細端詳,仿佛聰明藏在裡面。這四個大字下面還有數行小字,很有意思,也可以看作鄭闆橋對“難得糊塗”的理解:“聰明難,糊塗難,由聰明而轉入糊塗更難;放一着,退一步,當下心安,非圖後來福報也。”

鄭闆橋“難得糊塗”的故事很多,其中一則發生在他到濟南公幹期間。據清代曾衍東的《小豆棚》一書記載,鄭闆橋有一次到濟南公幹,出了巡撫衙門(今在珍珠泉大院)相關的大小官員在趵突泉宴請他。文人相聚,少不了作詩以助雅興。趵突泉又是名勝,作詩當然會以泉水為題。别人寫的什麼,沒有記載,大約總是一些官樣文章,陳詞濫調而已;闆橋偏偏吟了幾句大實話,他的詩是這樣寫的:”原原有本豈徒然,靜裡觀瀾感逝川。流到海邊混世鹵,更有誰人識清泉。”意思是,河裡的潺潺流水都是有源頭的,看到這源頭我就有了感慨:趵突泉如此清澈見底,淙淙流去,但是流到海邊與混濁的鹵水混在一起,那時候誰還分得清哪是鹵水,哪是清泉。闆橋這樣說,當然是以物喻人,很好理解,我鄭闆橋本來一身正氣,現在混到官場裡面,在外人看來與庸官俗吏也沒有什麼區别了。但是,如果用官場的潛規則來看,闆橋就不聰明了。為什麼?你想想,在場的都是官員,大部分還是比闆橋級别更高的官員,他們甚至掌握着闆橋的前途和命運,在這樣的一群人面前,你說“流到海邊混是鹵”是什麼意思?衆人都濁你獨清嗎?“更有誰人識清泉”——你怎麼那麼清高,沒有人了解你鄭闆橋的才能嗎?這不是得罪人,甚至是得罪自己的頂頭上司嗎?

《小豆棚》這本書中也是這麼認為的,說闆橋因為作了這樣一首詩,讓上司不高興,在場的官員也都對闆橋頗有腹诽,甚至後來闆橋從濰縣辭官歸裡,也和這件事有關。如此看來,闆橋不僅是不聰明,還真是有點糊塗透頂了。

鄭闆橋的著名的詩作(據說鄭闆橋曾來濟南)4

站在個人利益、前途上來看,闆橋一點兒也不聰明,賠了夫人又折兵。但要是從百姓的角度,或者從良心的角度,闆橋作為一縣父母,救民于水火,解民于倒懸,不正是闆橋這樣的官應當做的嗎?所以,在闆橋看來,小算盤聰明,大事就要糊塗;大算盤聰明,小事也必然糊塗。這也是鄭闆橋寫的另一幅著名的字——“吃虧是福”的意思,在這四個大字下面,鄭闆橋同樣寫了幾行小字:“滿者損之機,虧者盈之漸。損于己則利于彼,外得人情之平,内得我心之安;既平且安,福即是矣。”

闆橋在濰縣做知縣時,他的頂頭上司,也就是山東巡撫,姓包名括,鄭闆橋的這幅墨竹就是畫給他的。這一年,濰縣連續遭災,老百姓吃不上飯,闆橋多次請求開倉放糧,救濟百姓,都沒有結果,不得已在最後一次寫完請求開倉的報告之後,畫了這幅畫,并題了一首詩在上面:“衙齋卧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闆橋喜歡畫竹子,也喜歡種竹子,所以在他做濰縣知縣的時候,在衙門裡種了不少竹子。因為濰縣遭災,他晚上躺在床上,輾轉反側,難以入睡。聽見窗外的竹子蕭蕭作響,仿佛聽見了濰縣的百姓在苦難中掙紮呻吟。聯想到自己這樣一個小小的七品芝麻官,為民父母卻不能為百姓解除痛苦,竹子的一枝一葉都仿佛打在自己的心上。

鄭闆橋的著名的詩作(據說鄭闆橋曾來濟南)5

鄭闆橋不僅關心百姓疾苦,而且常常接濟寒門學子。有一天晚上,鄭闆橋走到濰縣韓家崖,已經很晚了,但有一家人家還點着燈,屋裡傳來讀書的聲音,他于是停下腳步,站在窗外,不想越聽越入神,不由得推門進去。一看,正在燈下讀書的是一個小夥子,衣衫褴褛,一看就是個貧寒子弟。一問才知道年輕人姓韓,叫韓夢周。韓夢周幼年喪父,家裡很窮,沒有錢買燈油,晚上沒法讀書,隻有借給别人看房子的機會在這裡挑燈夜讀。闆橋聽了很受感動,從此經常接濟韓夢周。韓夢周學業大進,終于在乾隆十七年考中舉人,5年以後又考中進士,後來還當了安徽來安縣知縣。他對闆橋的知遇之恩始終念念不忘。聽到闆橋逝世的消息後,他想起闆橋這位父母官是自己在最苦難的時候遇到的貴人,于是感慨萬千,寫下詩句:“白發書生感舊事,楚江浪泣龍吟笛。”

相傳40歲是鄭闆橋一生的轉折點,這一年,他中了舉人,正準備考進士。在給堂弟的一封家書中,他寫出了自己背水一戰的悲涼。本文即由此封家書入手,以40歲為節點,帶出鄭闆橋一生的沉浮。

雍正十年(1732),鄭闆橋40歲,好不容易中了個舉人。中舉之前,他這半輩子隻能用兩個字概括:慘烈——比《儒林外史》中的範進好不到哪兒去。10年前,其父鄭立庵謝世,30歲的鄭闆橋悲苦萬端,寫下一首組詩《七歌》,詳細曬出自己的不幸:4歲喪母,14歲時,“十載持家足辛苦”的繼母又身故,而立之年的自己,卻“謀事十事九事殆”,此刻家中“空床破帳寒秋水”,門外還有一大群讨債的人,隻得賤賣父親遺留的幾本書,換錢度日。

屋漏又逢連陰雨!

誰能料想?父親去世兩年後,鄭闆橋的獨子夭折;中舉的前一年,發妻徐氏又于老家興化縣病故。興化縣與揚州城,隔着兩百裡地,鄭闆橋必須像今天的打工仔一樣,逃離家鄉,遠赴當時購買力最強的大清第一繁華之地揚州,做“揚漂”,将自己的“字畫天賦”變現為銀子——當然,他那個時候隻算“街頭藝人”,沒多大的名氣,天賦再高,也仍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字畫很難标出一個“合理”的價格,很多時候,能賣出去就算賺了。

鄭闆橋的著名的詩作(據說鄭闆橋曾來濟南)6

按當年人們的平均壽命,年過40歲的鄭闆橋,乃一介典型的“文藝中年”,甚至“文藝老年”。照說,中舉後境況會好一些,可實際上,鄭闆橋還是窮。不久,他幸獲友人大力資助,得以從揚州南下,渡長江,跑到鎮江府的“旅遊勝地”焦山,躲在聞名天下的定慧寺附近,頭懸梁,錐刺股,繼續讀書,以備人生最後的大考——會試。

給大家說點小故事。

清朝揚州“八怪”之一鄭闆橋自幼酷愛書法,古代著名書法家各種書體他都臨摹,經過一番苦練,終于和前人寫得幾乎一模一樣,能夠亂真了。但是大家對他的字并不怎麼欣賞,他自己也很着急,比以前學得更加勤奮,練得更加刻苦了。

一個夏天的晚上,他和妻子坐在外面乘涼,他用手指在自己的大腿上寫起字來,寫着寫着,就寫到他妻子身上去了。他妻子生氣地把他的手打了一下說:“你有你的體(身體),我有我的體,為什麼不寫自己的體,寫别人的體?”晚上睡覺時,鄭闆橋想到,各人有各人的身體,寫字也各有各的字體,本來就不一樣嘛!我為什麼老是學着别人的字體,而不走自己的路,寫自己的體呢?即使學得和别人一樣,也不過是别人的字體,沒有創新,沒有自己的風格,又有什麼意思?從此,他取各家之長,融會貫通,以隸書與篆、草、行、楷相雜,用作畫的方法寫字,終于形成了雅俗共賞、受人喜愛的“六分半書”,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亂石鋪街體”,成了清代享有盛譽的著名書畫家。

鄭闆橋的著名的詩作(據說鄭闆橋曾來濟南)7

在濰縣為官時。有一天,某鹽商将一個私自販鹽的小販扭送到縣衙門,要縣令鄭闆橋處以重罰。鄭闆橋一見那個小販,衣衫褴褛,骨瘦如柴,知他為生活所逼,不得不如此。于是,頓生憐憫之心,他想戲弄一下這個鹽商。就對鹽商說:“這個小販應當加重處罰,我準備給他戴上枷鎖,立街示衆,好不好?”鹽商笑眯眯地說:“好!好!”

鄭闆橋當即命衙役抱來一些蘆席,用細木片做托,認真紮好,中間挖一個大圓孔。他又畫了許多竹子和蘭花,題了字,貼在蘆枷上。然後讓小販套在脖子上,站在鹽商的門口示衆。因鄭闆橋向以詩、書、畫号稱“三絕”,畫的竹子和蘭花,尤其名播四海。許多人都想目睹為快,更渴望能得到他的墨寶。所以當小販戴着蘆枷往鹽商門前一站,立即招引很多人圍觀,整個縣城都為之哄動了,鹽商的門被堵得水洩不通,生意一點也做不成。鹽商隻好到縣衙内哀求鄭闆橋放了那個小販。

鄭闆橋的著名的詩作(據說鄭闆橋曾來濟南)8

鄭闆橋與竹蘭為伴,清廉一生,以詩避賊。

鄭闆橋辭官回家,“一肩明月,兩袖清風”,唯攜黃狗一條,蘭花一盆。一夜,天冷,月黑,風大,雨密,鄭闆橋輾轉不眠,适有小偷光顧。他想:如高聲呼喊,萬一小偷動手,自己無力對付,佯裝熟睡,任他拿取,又不甘心。略一思考,翻身朝裡,低聲吟道:“細雨蒙蒙夜沉沉,梁上君子進我門。” 此時,小偷已近床邊,聞聲暗驚。繼又聞:“腹内詩書存千卷,床頭金銀無半文。”小偷心想:不偷也罷。轉身出門,又聽裡面說:“出門休驚黃尾犬。”小偷想,既有惡犬,何不逾牆而出。正欲上牆,又聞:“越牆莫損蘭花盆。”小偷一看,牆頭果有蘭花一盆,乃細心避開,足方着地,屋裡又傳出:“天寒不及披衣送,趁着月黑趕豪門。”

在外為官的鄭闆橋如何教子。

鄭闆橋的著名的詩作(據說鄭闆橋曾來濟南)9

鄭闆橋在山東濰縣當縣令時,兒子留在興化鄉下的鄭墨弟弟家。

為了教育兒子,鄭闆橋專門給他的弟弟鄭墨寫了一封信,信中寫道:“餘五十二歲始得一子,豈有不愛之理!然愛之必以其道,以其道是真愛,不以其道是溺愛。”他的“道”是什麼呢?他說:“讀書中舉,中進士做官,此是小事,第一要明理做個好人。”

鄭闆橋自己最重視的還是兒子的品德。他對弟弟說:“我不在家,兒便是由你管束,要須長其忠厚之情,驅其殘忍之性,不得以為猶子而姑縱惜也。”

《喝茶,拉呱,吃嘛?》最後給您拉拉,鄭闆橋曾經任梁上知縣時,幸得一魚,“糟魚”也!食之興起,賦詩一首點贊。

糟魚是梁山一帶餐桌上的特色菜,在外地是吃不到的,就連糟魚這個詞在一般詞典上也很難查到——從内容到形式,糟魚都是梁山一帶的“土特産”。

鄭闆橋的著名的詩作(據說鄭闆橋曾來濟南)10

梁山一帶曆來是黃河和汶河下遊的自然蓄滞洪區,水來,一片汪洋,水去,“水窪”成千上萬。隻要積水的地方,便留存下不少魚,為居民“竭澤而漁”創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說起糟魚的做法,梁山、棗莊、東平湖一帶的老百姓幾乎家家都會,筆者小時侯常見大街上有拉着地排(er)車的外鄉小販吆喝着:“哎,賣糟魚來,鹹糟魚吆。”

再瞧車上面整齊排放蓋着木闆的一個個木箱子,裡面裝着滿滿的鹹糟魚,遠遠的可以聞到散發着清香佐料味的糟魚香味。後來聽大人們講:做糟魚一一将收拾幹淨的鲫魚(但不用去鱗)洗淨備好,然後在院子裡支起一口大鐵鍋。支鍋的架很簡單,用三摞青磚,鼎立放開,坐上鍋就可以了。然後将蒜編(幹的大蒜莖葉)用水洗淨,鋪在鍋底,然後将魚頭尾相靠,逐一碼放,每放一層,即撒上一層鹽和花椒。魚全部碼完後,加清水漫過魚即可,蓋上鍋蓋,就可以在鍋底下燒了。

鄭闆橋的著名的詩作(據說鄭闆橋曾來濟南)11

做糟魚要用慢火(文火),時間要長,有時要燒一夜呢。所以,做糟魚一般用木柴燒火,三兩個時辰過後,香味撲鼻,此時熄掉明火,用暗火(木炭火)“溫”,人則睡覺去了。待到第二天早晨,打開鍋蓋,滿鍋糟魚才真正作成了。

這隻是農家自家做糟魚的過程,做一次一家人可好幾天。

梁山糟魚出名久了。據說,清朝康熙年間秀才、雍正年間舉人、乾隆年間進士鄭闆橋(公元1693-1765年)做知縣(今梁山縣趙堌堆鄉範城村附近)時,曾以糟魚佐酒,并留下贊美詩一首:

做宦山東十一年,

不知湖上鲫魚鮮。

今朝嘗得君家味,

一包糟魚勝萬錢。

詩中得知,當年鄭闆橋吃到的糟魚是用鲫魚做的,目前看,盡管各種野生魚類都可以作成糟魚,還是以鲫魚為好。

梁山糟魚有兩大特色:一是“糟而不糟”。所謂“糟”,是說魚的鱗、骨、刺爛熟酥面,所謂“不糟”,指魚體完整,魚肉爛而筋硬、耐嚼。二是糟魚原料用的是包括鱗在内的“全魚”。

梁山糟魚這兩大特色,決定了其營養和味道都很好,怪不得令“難得糊塗”鄭闆橋也為之倍受青睐!

《喝茶,拉呱,吃嘛?》聽老濟南故事多,精彩繼續……

鄭闆橋的著名的詩作(據說鄭闆橋曾來濟南)12

(本篇圖文有關資料,來源網絡。)

本文内容由壹點号作者發布,不代表齊魯壹點立場。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