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母嬰

 > 寶寶抓頭發抓耳朵怎麼辦

寶寶抓頭發抓耳朵怎麼辦

母嬰 更新时间:2025-09-12 12:25:01

  寶寶抓頭發抓耳朵怎麼辦(抓耳撓腮薅媽媽頭發)(1)

  6歲的娜娜(化名)目前在上幼兒園大班,今年九月即将升入小學。娜娜其他方面都還好,就是一直有個吃手的習慣,這讓父母很傷腦筋。

  看着漂亮的女兒時不時地啃手,口水都流了出來,媽媽感到特别丢人,有時候她會趁着女兒不注意狠狠地打她的手,娜娜先是一愣,随後崩潰大哭。更多的時候父母都是苦口婆心地教育孩子,告訴她這是一種不好的習慣,得趕緊改,可娜娜還是有意無意地啃手。

  朋友建議寶媽帶着孩子去檢查下微量元素,而另一個親戚則委婉地提醒寶媽,“孩子是不是缺愛了?她在用吃手來安慰自己呢!”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總會伴随着那麼幾個不招人待見的行為,比如困擾很多爸媽的吃手問題,或者抓人、亂丢東西等。當孩子出現了這些行為,是否就意味着是壞毛病呢?家長有必要進行矯正嗎?

  寶寶抓頭發抓耳朵怎麼辦(抓耳撓腮薅媽媽頭發)(2)

  NO1.吃手 案例:

  朗朗(化名)才三個月大,卻已經有了自己的愛好,那就是吃手。每天他都會把右手的大拇指塞到嘴裡啯,媽媽給拿出來就發脾氣。

  有一次寶寶自己使勁蹬腿,一下把大拇指給拔出來了,氣得朗朗又哭又鬧,媽媽趕緊又幫他把手指塞回到嘴裡,這才恢複平靜,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解析:

  吃手這個問題幾乎是所有寶寶都會經曆的。對于兩三個月的小寶寶來說,他們的手部力量在加強,又恰逢口欲期,所以就喜歡用小手去摳嘴,這樣會感到很舒服。等到寶寶差不多半歲左右開始萌牙了,也喜歡吃手來緩解牙癢。

  而且此時孩子的探索欲更強了,他們為自己能“獨立行動”而感到欣喜。寶寶精細動作的開端,手眼協調能力的加強,全都在吃手上呢。小寶寶吃手并不是餓了,而是在探索和成長。

  寶寶抓頭發抓耳朵怎麼辦(抓耳撓腮薅媽媽頭發)(3)

  應對:

  a. 小寶寶吃手一方面是因為“行動力”在加強,一方面也符合嬰兒穩定自我情緒的心理需求,家長不必過于擔憂,通常這種行為都會随着長大而自然消失。

  b. 家長要做好寶貝小手的清潔工作,保證寶寶的手、嘴幹淨,常換圍嘴。

  c. 對于萌牙期的寶寶來說,家長要選擇合适的牙膠或磨牙棒來代替啃手,當然如果寶寶還是覺得吃手比較方便那也不必強制改掉,尤其不要大聲呵斥或粗暴打斷孩子。

  d. 孩子吃手分時間,要适度,寶寶最遲也要在3歲左右就改掉吃手的習慣了。如果孩子超過這個年齡還在啃手,家長應考慮和孩子多溝通,降低娃的焦慮感,檢查微量元素等,來盡快矯正孩子的這一習慣。

  

  NO2.抓人 案例:

  有沒有遇到過這種情況,你正在做家務的時候,寶寶冷不防地用他肉乎乎的小手抓你!嘉嘉最近就總被兒子“攻擊”。

  不是無意識地抓她的臉,就是薅着媽媽的頭發不放,任憑嘉嘉怎樣呼喊求饒都無動于衷。是寶寶天生有暴力傾向嗎?

  解析:

  事實上,寶寶抓人這個問題随便扔到寶媽群裡都能炸出一堆“受害者”,寶媽們紛紛訴苦,指控孩子的這項“惡行”。有的媽媽說你去批評孩子,他不但不聽還哈哈大笑,真是一點辦法沒有。

  孩子天生是惡魔嗎?當然不是,其實這是小寶寶生長發育過程中必經的探索行為,0到6歲時孩子的感官敏感期,他們正在通過觸覺、視覺、聽覺來建立自己和這個世界的聯系。

  而抓握這項能力和觸感,此時就是通過抓人這種形式來表現出來的,這也是寶寶精細動作發展的一個裡程碑,不要輕易給孩子貼負面标簽哦。

  寶寶抓頭發抓耳朵怎麼辦(抓耳撓腮薅媽媽頭發)(5)

  應對:

  a. 嬰兒抓别人的臉,拽媽媽的頭發,家長不要反應過激,而是要正确引導。

  b. 雖然這是孩子無意識的行為,但也不應該養成一種習慣。家長在被抓後要做出很誇張、很疼的表情,撫摸自己的“傷處”,告訴寶寶這是不對的,需要改正。

  c. 和孩子多溝通交流,陪着孩子多玩玩遊戲,分散他的注意力。

  

  寶寶抓頭發抓耳朵怎麼辦(抓耳撓腮薅媽媽頭發)(6)

  NO3.打頭 案例:

  18個月的亮亮(化名)最近總是喜歡打自己的頭,有時力度還挺大。媽媽越制止,寶寶越來勁。

  現在也沒有造成多嚴重的後果,但父母也擔心孩子是否有頭疼的症狀,還是身體哪裡不舒服呢?看着孩子天天樂呵呵的,也不像生病的樣子,這到底是咋回事呢?

  分析:

  18個月大的寶寶正處于牙牙學語的階段,他們迫切地想要和人交流,但是因為詞彙量有限,語言表達能力也還根本談不上,所以有時候就會用這種“奇特”的方式去發洩,或者表達感情

  這種現象一般在18個月到2歲間容易出現,與有自虐傾向、身體有疾病的寶寶不同,孩子拍自己的頭其實很有分寸,并不會很重,也不會出現其他例如嘔吐、惡心、自虐等情況。但如果孩子到了3歲還有此行為,需要及時介入治療。

  寶寶抓頭發抓耳朵怎麼辦(抓耳撓腮薅媽媽頭發)(7)

  應對:

  a. 家長此時應對孩子進行語言開發了,可以通過朗讀詩歌、将故事繪本等形式來做語言啟蒙,還要和孩子多聊天。雖然寶寶還不能立刻回應你的話,但是你說的内容他都在盡力理解,并嘗試自己說出來呢。

  b. 要教會孩子如何正确地表達情緒,比如可以教孩子用其他肢體語言來表達需求,而不是拍自己的頭。家長多嘗試,找到适合自家孩子的那套“暗号體系”,溝通起來就更方便了。

  

  寶寶抓頭發抓耳朵怎麼辦(抓耳撓腮薅媽媽頭發)(8)

  NO4.撓耳朵 案例:

  羽西(化名)6個月體檢時,父母和社區醫生反映情況,說寶寶總愛撓耳朵,平時家人很注意保護娃的耳朵,沒進過水,也沒有其他症狀,不知道是怎麼了。

  醫生看過後用雙手輕扣住寶寶的兩隻耳朵,然後在中間部位稍微用力地揉搓,孩子居然就不撓了,還挺舒服的樣子。

  醫生說這是羽西的耳朵裡面有濕疹了,家長可用寶寶的專用棉簽蘸上濕疹膏,輕輕地探入裡面塗抹一點,多揉揉耳朵,幫孩子止癢。

  分析:

  很多家長都反映,自家寶寶總是抓耳撓腮的,好像癢的不行,但是從外面又看不出什麼。其實小寶寶撓耳朵學問多着呢,家長一定要學會如何分辨。

  有的隻是睡覺前的小動作,撓撓耳朵扭扭腿,家長适當安撫就可以了;有的是中耳炎,有的是濕疹,也有因耳屎刺激造成不舒服的,如果孩子特别小需要由醫生進行清理。

  a. 如果寶寶的耳朵流黃水,哭鬧不止,有異味,懷疑是中耳炎,需要及時就醫。寶媽也要反省一下,看是否自己喂奶姿勢不正确,讓奶水溢入耳中造成的,或者是孩子吐奶沒有及時處理,流入了耳中,都要自查一下。

  b. 像羽西這種情況,她身上是沒有濕疹的,但不代表耳朵裡就沒有。耳中濕疹也需求助醫生。

  c. 将孩子的指甲剪短磨平,以免在撓耳朵的時候留下疤痕。

  寶寶抓頭發抓耳朵怎麼辦(抓耳撓腮薅媽媽頭發)(9)

  寫在最後: 其實,以上這四種行為是孩子想告訴家長,本寶寶的自主意識爆棚,并開始有發育特征了。這和父母誤會的“惡習”并不是一回事。

  這些行為是會随着孩子的生長而逐漸改變的,雖然每個孩子都有個體差異,但大體時間相當,家長不必過于煩惱。

  這些行動并不是你們認為的壞毛病,爸媽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分辨情況,并多些耐心來引導孩子走向“正途”。

  3歲是孩子的一個分水嶺,如果過了這個年紀孩子仍然有以上所說的行為,那一定要引起注意了,要麼求助于心理醫生,要麼趕緊去醫院檢查,總之不能掉以輕心。

  寶寶成長的煩惱,你家也遇到過嗎?還有哪些其他的煩惱呢?你又是如何解決的?說來聽聽!

  @曉丹育兒,專注家庭教育,關心寶貝成長,一起加入吧!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母嬰资讯推荐

热门母嬰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