鋪墊了兩季,《華燈初上》迎來了第三季,這部以懸疑感著稱的台劇最終以全員和解的方式溫馨落幕。結局并不讓觀衆感到意外,殺害蘇的兇手花子自首。
相比第二季,《華燈初上》第三季在内容層面有所升華。豆瓣評分從第二季的7.2分上升到7.6分。不少觀衆被主角們“為愛癡狂”的精神所觸動。在結尾處,蘇說,人生就是由一連串的錯誤組成的,還有煙和眼淚,妥協和失望,笑和苦笑。劇中,羅雨侬被前夫抵外債坐牢還相信人性,被坑了幾次成嫌犯還要接着幫Aiko和寶寶出頭,被江瀚抛棄之後還相信愛情。
在第三季裡,最有戲劇沖突的無疑是百合這一對,百合在床下聽着愛人跟同性交歡,然後親手把自己的愛人送進監獄,甚至去替愛人看看同樣入獄的同性伴侶在獄裡過的怎麼樣。她炙熱的愛就在于可以同戀人一起環遊世界,但在那之前也可以先陪他下地獄。
羅雨侬和百合給觀衆的形象是炙熱的,但是季媽媽的形象卻相對暗淡無光,她年老色衰,用力過猛,不再年輕貌美,甚至還咄咄逼人。但在第三季,上帝給她關上所有的窗之後又給她丢了一個盲盒,她懷上了中村先生的孩子,人生将會怎樣,留給觀衆無盡的遐想。
《華燈初上》這部劇将性、毒品、貪腐、懸疑、愛情,這些最能刺激大衆感官的話題都囊括在内。然而,最能打動觀衆的還是劇中“為愛癡狂”的女性群像。
被人痛恨,又被人深愛的羅雨侬 劇中,林心如飾演的羅雨侬在人性上是最有争議的。她充滿激情、魅力四射、利他主義,同理心強到将挽救别人的苦難作為己任。
羅雨侬的激情在第一季和第二季就展現得淋漓盡緻,而她的同理心和利他主義也是她備受争議的源頭。年少時她幫助同學蘇出頭;牢裡幫散發出善意的獄友花子打架;幫曾經想要奪權的同事阿季還賭債;幫下三濫的競争對手寶寶解圍;幫助閨蜜蘇養孩子。
羅雨侬曾經和蘇因為花子的事情而争論,蘇說:“為了店好,好好的一盆花,怎麼讓枯枝給毀了呢。”言下之意是花子就是“光”裡的枯枝,因為她遭遇了強暴,會對店裡産生不好的影響。
羅雨侬馬上反對并忿忿道:“我以為在這件事情上面你至少應該有點同理心!店裡的小姐被欺負了,媽媽不是應該保護他們嗎?”蘇不為所動:“我跟你不一樣,我沒有保護别人的欲望。”
在這一點上,蘇像是羅雨侬的反面,她表面溫柔其實内心冷酷。可羅雨侬的愛,對于蘇來說,有可能也是個負擔。羅雨侬會選擇相信某人,甚至會過度參與别人的生活,蘇對花子說羅雨侬有病,那種“自以為可以幫助别人、同情别人的病”。但是實際上,蘇又嫉妒着羅雨侬所擁有的一切。
但不是所有人都會把羅雨侬的愛解讀為“被施舍”。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花子,花子有着悲慘的人生經曆。被男友誘拐、強迫去賣,殺男友未遂入獄、出獄後還被威脅,好不容易擁有正常的生活之後又被仇人報複強暴。羅雨侬的出現,讓花子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溫暖。
花子雖然和蘇一樣,有着不幸的人生經曆,但是她身上帶着善意和純粹。她出生在貧苦的邊遠漁村,父母淳樸、家裡牆上貼滿了獎狀,小時候的心願是當家庭主婦,經曆了許多不好的事之後還能時時表露出一份自然的天真。即使她的遭遇讓她也有一種自毀傾向,最終她也為自己犯過的錯主動選擇自首。
在第三季的最後,潘文成最後對妹妹說,“相信一個人呢是很珍貴的。”羅雨侬無論對待任何一份情感,都有着無所畏懼的愛,并始終堅持着,因此,她也擁有了被人痛恨,且被人深愛的一生。
敢愛敢恨的女性群像 《華燈初上》說到底講的是一個風月場上的故事,背景處于20世紀80年代的台北林森北路“條通”,在那裡羅雨侬和蘇合力經營一間酒店“光”,販賣暧昧,而江瀚是橫亘在她們之間的男子。
江瀚在第一季就展露出他的“渣男”本性,他與羅雨侬和蘇都有染,從來隻有他找你的份,如果你打給他,隻會聽到電話答錄機的聲音——“我是江瀚,你見不到我,因為我正在去見你的路上,有事請留言。”而當時的他其實隻是在寫作,觀衆甚至懷疑他跟這些女性的愛,隻不過是提供給他寫作的素材而已。
放眼望去,《華燈初上》中的男性角色鮮有不渣的。百合男友亨利誘她販毒,甚至還隐瞞性取向;大學生何予恩對蘇慶儀不敢承擔責任卻依舊糾纏不清;中村先生看似最為得體,可惜他也辜負了阿季。
整部劇中,相反隻有警察潘文成和阿達願意為愛赴湯蹈火。但是,潘文成在羅雨侬的心中依然不敵江瀚,他曾試探羅雨侬,但羅雲侬坦言心中還有牽挂,就是江瀚。這也不免讓人唏噓,兩人共同出生入死,潘文成更是可靠有擔當,可是他依舊輸給了江瀚,果然,愛情的迷人之處或許正是這種反理性。
在江瀚離開羅雨侬的時候,羅雨侬在心裡犯嘀咕:“我很努力想要把他從我心裡面趕走,但越用力越痛苦,也許等到哪一天我不趕的時候,他自然就走了。”劇中,渣男江瀚也被羅雨侬炙熱的愛有所感觸,“總覺得人到最後就是會離開,所以在别人離開我之前,我甯願先把别人給推開……我渴望被别人愛,我卻不知道怎麼去愛别人,也許離開你才是我可以一直住在你心裡的方式。”
在這個人人都知曉愛得少則痛得少的年代,這些女性都義無反顧的選擇愛得多也痛得多,百合去見男友的同性戀人,追問到底亨利愛誰;阿季戒煙戒酒,準備生下與中村的孩子;愛子還等着何予恩忘記蘇慶儀,接納自己。
其實,若不局限于這部劇的愛恨情仇,論歡場女子與恩客之間的愛與鬥争,作家白先勇的小說集《台北人》描繪得其實更為深刻,堪稱古今中外歡場女子形象的典範。這類描寫集中于《遊園驚夢》《一把青》《永遠的尹雪豔》《金大班的最後一夜》《孤戀花》幾個篇目中。在《台北人》中,歡場女子的形象不拘一格,雖然同是身處歡場,但是她們各自的生存狀态,社會地位和人生經曆卻大相徑庭。面對命運的折磨,她們有的感時傷懷,有的逆來順受,有的奮力抗争。
如果撇開題材,與近年來的台劇橫相向比較,《華燈初上》除了噱頭以外,還是如同我們之前在《華燈初上2》為何無法讓觀衆上頭了?
(《華燈初上2》為何無法讓觀衆上頭了?)一文所分析的,劇情對于時代的反思,少之又少。
然而,不得不說,《華燈初上》能夠打動觀衆的正是這些敢愛敢恨的女性群像,她們敢于承擔愛的後果,隻要自己無悔,那就是對的。通過對這群歡場女子波折起伏命運的書寫,向觀衆傳遞出不主流但卻讓人敬畏的感情觀。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