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網訊(記者 李茜 蘇琪)她從11歲參加文藝工作至今,歌唱67載。不忘初心,堅持為人民歌唱。
她走基層、下礦井,連續17年沒在家中過年。
她不計酬勞演出五千餘場次,皆因心和群衆在一起。
周總理與她的一番話,讓她堅定了為人民歌唱的信念。
她用清脆優美、結實飽滿又質樸動人的歌聲,唱出了人民藝術家的精氣神。
她被譽為“黃土高原上的銀鈴”,她就是時代楷模,人民歌唱家贠恩鳳。
一首歌,就是一個年代的記憶,它不會随時間的流逝而失色。相反,會日久彌新,時時蕩起你情感的漣漪。說到人民歌唱家,贠恩鳳老師她的歌聲,早在六十多年前,就飛遍了礦山田野、部隊學校……她那銀鈴般清新悅耳的民歌,早已傳遍神州大地。
1951年6月,年僅11歲的贠恩鳳在全西安市的中小學歌詠比賽中,憑借在一首《團結起來把帳算》中的四段領唱,赢得觀衆和專家評委的好評。被陝西廣播文工團團長的餘景儒選中,當場拍闆“真不錯,這個女娃娃我們要了”于是,贠恩鳳進入了文工團,成為一位戴着紅領巾就參加工作的專業演員。
當時參加完比賽,老師就通知贠恩鳳去參加工作。那時候年齡也小,沒多想,回家告訴父母,父母也很開心。那年8月的一天,贠恩鳳去了西北人民廣播電台廣播文工團。到了文工團駐地,她放下行李說‘我回啊。’那兩個同志說‘不能回,你參加革命了。’她問‘啥叫參加革命?’他們說‘參加革命,就是為人民服務。’從那天起,她成為了一名文藝工作者,‘為人民服務’這五個字,她受用了一輩子。”
1965年冬天,在駐京某部隊演出現場,結束了一整天辛苦工作的周恩來總理一邊聽着演唱一遍随着音樂的節奏輕敲桌面打着拍子。25歲的陝西女歌手贠恩鳳,在那一天見到了她一生最敬愛的周總理。
回憶起這段曆史, 贠恩鳳說:“那天我唱完以後,大家都邀請總理跳舞,我當時非常緊張,總理是那麼大的領導,萬一和我跳舞把他腳踩了咋辦?就在我猶豫不決時,總政歌舞團幾個同志突然把我推到了總理面前,我趕緊說‘總理,我請您跳舞。’沒想到他老人家欣然接受了。” 後來,周總理對贠恩鳳說:“你叫贠恩鳳是吧?我叫周恩來,我們都有一個恩,我應該為人民服務,你應該為人民歌唱。你剛才唱的民歌很好,以後你要多唱民歌,人民是喜歡民歌的。”
孫 維:心系人民,不改初衷,贠老師的歌聲,穿過時空歲月,至今仍讓我們感動。琴瑟合鳴,歌聲不老。為什麼她被大家譽為黃土高原上的銀鈴?因為她對這塊黃土地,有着太深的感情。
在絲路朗讀的現場,贠恩鳳為大家薦讀的作品是史鐵生《黃土地情歌》,她動情地說:“我覺得文字的力量和歌聲的力量是一樣的,同樣能夠鼓舞人心。用最真的文字,表達對家鄉、對人民、對祖國最真摯的情感。這篇作品正是如此。”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