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深秋憶母親

深秋憶母親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30 18:07:18

文/萬洪梅

深秋憶母親(青未了憶母親)1

著名作家肖複興先生說:世上有一部永遠寫不完的書,便是母親。

臨近年關,我又想起母親,她的音容笑貌總是萦繞心頭。我想寫一篇關于母親的文字,可是卻提筆忘字,不知從何說起。

四歲那年,不出滿月的妹妹得重病住院,無奈之下,我隻能被送到外婆家。一個月多的時間,我沒有見到母親,那時不會表達,隻是和外婆鬧着情緒。外婆對門的小夥伴和我吵架,夥伴的母親和我的母親是好朋友,便拿個蘋果去哄我。我連看也不看,直接把蘋果撥拉到很遠。外婆看我可憐巴巴的樣子,就讓人叫來二姨送我回家。二十多裡地,二姨騎着外公的小輪自行車,一路颠簸送我到家。

當時母親的樣子,我沒有印象,隻是記得第一眼看見母親,我就放聲大哭起來,仿佛受了多大的委屈。

上小學的時候,母親給我縫制了漂亮的花布書包,叮囑我要好好念書,長大後出門才不是個瞎子。冬天的夜晚,我在煤油燈下寫作業,母親便坐在炕沿上紡線。她左手捏着事先搓好的棉條,右手搖着紡車,轉轉停停,停停轉轉,那棉條像吐絲的春蠶一樣,一根悠長的線随着紡車的嗡嗡聲源源不斷地繞成一個線穗。那線穗随着母親右手的起起落落,很快胖起來,像個大白陀螺。等那線穗胖得不行了,母親就卸下來,輕輕放到簸籮裡,那雙手的輕盈,那眼神的慈愛,好像是在抱一個剛出生的嬰兒。寫完作業,我總是在母親的紡車聲裡入睡。

深秋憶母親(青未了憶母親)2

小學五年級畢業升初中的時候,我順利通過了預選考試,當時的王漢山老師決定給我們幾個人上夜課,母親每天晚上到學校門口接我。那年,我是村裡唯一考上賈莊中學的,也是多年來村小學考出去的第一人。我們村比較偏僻,距離中學大約十裡地,我還不會騎自行車。母親不動聲色地每天晚上帶我到村子南邊的場院裡學騎自行車。摔壞車子是常有的事,父親的脾氣有些暴躁,總是吼母親。可母親還是一如既往,帶着我學車子。她的堅持下,我終于學會了。

中學入學那天,母親送我到巷子口,把用紡織的粗布做的書包,系在車把上,囑咐我慢點兒騎,注意看路看人。我第一次上路,才感覺到路太窄了,一不留神就掉進路邊的水溝裡。放學後,母親看看我腿上的傷,總是說:不要緊,小孩子摔摔結實。每天早晨,母親早早起來做好飯,叫我起床,唯恐耽誤我上學。 有幾次,母親叫我起來吃完飯,自言自語天咋還那麼黑。父親起來一看表,才半夜多點兒。母親便搬了紡車,慢慢演奏她那美妙動聽的曲子,讓我繼續進入夢鄉。

在縣城讀高中的時候,我每月回來一次。每次離開,母親總是默默送到村頭。為了不讓母親走那條長長的巷子,我一出門就騎上車子猛蹬。當走出很遠,快看不到村子的時候,我習慣性回頭看看,母親單薄的身影還在村頭,還在孤獨遠望。我不敢再看,轉過頭,眼睛一陣濕。母親念念不忘的心,時刻裝滿了我。

深秋憶母親(青未了憶母親)3

求學路上,無論有多大困難,每當想起母親,我的心中又湧起了無數的力量。母親不識字,她的話卻真理一樣刻進我心裡。“人過留名,雁過留聲”這哲理性的俗語,母親總是信手拈來。她還常講述《鐵杵成針》的故事。我謹記母親的教誨,努力學習。

母親一生無子,這也是她最大的遺憾和内心的悲涼。那時的農村,沒有兒子就是絕戶。母親有時候會黯然神傷,我發誓做母親的兒子,并暗自立誓要孝敬母親,可是我還沒有來得及盡孝,母親便因病與世長辭。

母親病重的兩年裡,我每天早晨四點起床做飯,送到母親家,返回來叫醒孩子吃飯上學。中午放學後,在街上順便買點兒送給母親。晚上放學後,做熟飯給母親送去。急急火火的兩年裡,我總以為母親會和曾經一樣,在病重的時候突然好起來。可是,她卻走了。母親雖然沒有兒子,但是所有的禮節一樣也不少。當年,我為母親撰寫了碑文,镌刻于碑身,簡要記述了母親的生平。

一生操勞,一生辛苦,一生受窮,一生受罪,沒來得及享福,母親走了,也給我留下了此生的遺憾。每每想起,心如刀絞,淚流不止。

(圖片來自網絡)

壹點号當代散文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肋組詞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