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蒹葭中的伊人形象你怎麼理解

蒹葭中的伊人形象你怎麼理解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1 13:16:22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每一個熟悉《詩經》的人對這一段都是耳熟能詳的。這一句出自《國風·秦風·蒹葭 》,是《詩經》中的名篇。

  因為是名篇,所以後世傳承甚廣。

  也正因為後世傳承甚廣,對于這首詩的理解也就有了多元化。

  尤其是詩中的“伊人”,指的是什麼?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關于這個問題,古代先賢已經有了很多種解釋:

  朱熹《詩經集傳》講 ,“言秋水方盛之時 ,所謂彼人者 ,乃在水之一方 ,上下求之而皆不可得 ,然不知其何所指也”。

  朱熹說的很簡單,基本上就是翻譯了一下,但是沒有說出伊人指的是什麼。

  而後,又有别的學者進行研究。比如

  高享先生注約:“指意中所指的人。”

  這個所說的意中人是誰呢?指代的是誰?主要有三種說法:

  1,所謂“伊人”指的是周禮 《詩經》作為古代用來教化世人的經典作品,自然是有着規範性說教意義在其中的。再考慮到其所編纂的時代背景,理解為“周禮”是很有可能的。實際上,這一點在古文典籍當中也能收到印證:

  比如在《毛詩序》當中就有這樣的記載:蒹葭 ,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禮 ,将無以固其國焉。

  如果再結合這首詩的内容,就更容易理解了。如果遵從周禮,那麼就會是“宛在水中央”,一切都很順利,如果違背周禮,則“道阻且長”。

  由此來看,這種教化思想在後世當中影響非常深遠。

  2、所謂“伊人”指的是有才德之人 古代但凡有成就的君王,對于人才都是充滿渴慕之心的。考慮到《詩經》所産生的時代,再結合“秦風”這一曆史典型國家,若把這首詩理解為君王的求賢之歌也是可以說得過去的。

  赳赳老秦,多少代都期望“大出天下”,各代君王都是勵精圖治,最終實現統一,可以說,這種争強好勝求賢之心是蘊含在老秦人的血液之中的,所以,在老秦人的目光當中,“伊人”是自己國家所需求的賢才,是完全可能的。

  3、所謂“伊人”指的是情人 這一點是目前最為人所接受的觀點。

  餘冠英《詩經選》認 為,這篇似是情詩 ,男或女詞。

  考慮到《詩經》第一時間中的《關雎》所表達的是一首求偶愛情詩,這首詩同樣理解為一首愛情詩,也屬于情理之中了。

  不過,在諸多論者的研究中,大多都認為“伊人”是個男子,而不是我們所普遍認為的一個女子。

  有詩為證:

  皎皎白駒, 食我場苗。

  蟄之維之, 以永今朝。

  所謂伊人,于焉逍遙。

  ⋯⋯所謂伊人, 于焉嘉客。

  ⋯⋯皎皎白駒, 在彼空谷。

  生自一束, 其人如玉。

  毋金玉爾音, 而有遐心。”

  這首詩同在《詩經》當中,篇名為《小雅·白駒》,裡面所描述的“伊人”顯然是一個品德高尚的男子,也就是當時的貴族,不可能是一位女子。

  而我們今日認為“伊人”是一個女子,乃是從瓊瑤的《在水一方》開始。在她的筆下,“伊人”其實就是“佳人”了。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作者删除。

  擴展閱讀:

  重讀《詩經》:“關關雎鸠,在河之洲”中的雎鸠是什麼動物?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