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職場

 > 海底撈的開店激勵模式

海底撈的開店激勵模式

職場 更新时间:2024-06-27 22:38:37

  海底撈的開店激勵模式(海底撈為什麼貴)(1)

  漲價的不止有海底撈,但海底撈卻成了第一個道歉的,但從業績層面來看,海底撈屬于寶寶心裡苦,寶寶卻不敢說的樣子。

  文/華商韬略 宇剛

  【1】

  “人均220 ,血旺半份從16漲到23元,八小片;半份土豆片13元,合一片土豆1.5元,自助調料10塊錢一位;米飯7塊錢一碗;小酥肉50塊錢一盤。”至此,海底撈人均消費從130元漲到了220元。

  一切在上周五成為過去時,面對滔天的輿論,海底撈選擇将價格恢複到2020年1月26号之前水平。

  但道歉背後,也是打掉牙往肚子裡咽的成本之困。作為大衆連鎖品牌的海底撈,人力成本實際上比很多米其林餐廳還要高。

  海底撈的開店激勵模式(海底撈為什麼貴)(2)

  海底撈的平均薪資高于全國人均水平。以2018年的數據為例,海底撈員工平均月薪是6053元,而同期全國在崗職工的平均工資為5750元。

  财報數據顯示,2016-2019年,海底撈給員工發的工資已從20億,增加到去年的80億。其工資占收入比例也從26%上升至30%,這個比例甚至超過了被評為米其林一星的唐宮、老字号廣州酒家等老牌餐廳。

  海底撈的開店激勵模式(海底撈為什麼貴)(3)

  都是幹餐飲,為啥海底撈的人力成本那麼高。

  一方面,是海底撈确實對員工确實太好,另一方面也和海底撈像賣保險一樣開分店方式有關。

  海底撈充分借鑒了保險直銷行業的優點,創建了獨居特色的師徒制度。每一位新員工,都會分配到一名老師傅帶,而未來如果這位徒弟自立開了新店,那麼老師傅也能從中獲得不菲的收益。

  這樣的利益鍊條甚至可以傳遞到第3代,也就是賺到徒孫開店利潤的錢。

  【2】

  像火鍋這類無廚師(或者廚師作用微弱)的标品餐廳,單店利潤的天花闆很容易見頂,主要靠規模産生更大的盈利。

  所以,極速狂飙的開店才是連鎖發展的正途。

  不過從1到100哪裡是容易的事情。

  剛開始,海底撈開店是家族式的做法,張勇親自上陣,結果累的夠嗆,10年也沒開出超過10家店。

  如果這麼個開店辦法,四川人張勇是這輩都沒機會當新加坡首富了。

  海底撈的開店激勵模式(海底撈為什麼貴)(4)

  圖注:今年,張勇讓出新加坡首富,被憑呼吸機大熱邁瑞醫療創始人李西廷取代

  此後,海底撈像很多快消品一樣,采取大區制開店法,通過一層層組織把開店指标鋪到地方。不過,這種從中央到地方的層級制,與時刻擁抱變的化餐飲業并不匹配。

  決策鍊條太長,往往會耽誤黃金鋪面占領速度。對于線下門店而言,位置可是最寶貴且不可再生的資源。

  于是後來,海底撈将自己組織結構調整為類似現在互聯網中台的角色,總公司到店面,公司為店面服務支撐,前端的戰鬥小隊充分自主決策,資深店長負責指導。

  經過這一番操作,海底撈的開店量才開始呈現爆發式增長。

  數量與品質平衡,是困擾每一個連鎖餐飲店的難題。正是得益于中台靈活度與師徒制度綁定的利益關系約束性,海底撈在發展的同時,品控上确實沒出現大面積口碑崩塌。

  即便是上了市财大氣粗,但在疫情這樣黑天鵝面前,海底撈這類需要持續現金流的餐飲巨頭依然是吃不消的。

  如果海底撈關店15天,預計營收損失約50.4億元,淨利潤減少5.8億元;關店30天,預計營收損失約61.02億元,淨利潤減少7.96億元。由此,一二季度的營收狀況可想而知,提高客單價大概就是當前海底撈應對資本市場的方法之一。

  此外,即便沒有疫情,海底撈也早已顯現了增長的隐憂。

  2019年海底撈的銷售額增長率呈負值。比對前後兩年數據,在一線城市的同店銷售額增長率為-0.2%,相比與去年同期的11.7%大幅降低。二線城市的同店銷售額增長率為-1.9%,去年同期為4.3%。

  但好在,海底撈還沒有喪失群衆基礎。

  疫情導緻的短期社會停擺是一個連鎖反應,并不是某個特定行業遇到的冷冬。上市公司如此,非上市公司亦如此。

  一一END一一

  圖片均來自網絡

  歡迎關注【華商韬略】,識風雲人物,讀韬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職場资讯推荐

热门職場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