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前紫薇初作花,容華婉婉明朝霞
紫薇自夏吐豔持續到秋
花期極長
時至仲夏
全城紫薇陸續傲然綻放
都江堰這超8處超出片的紫薇打卡地
不允許你還不知道
//
01.
紫 薇 林
進入都江堰景區大門
左手邊的古椿園内
有數株百年紫薇靜美伫立其間
大家習慣地将其稱為“紫薇林”
它們或爛漫盛開
或含羞待放
......
時常搖曳飄展
似在迎來送往每一位遊人
紫薇樹又名“癢癢樹”
樹幹根部與頂部粗細差不多
有點“頭重腳輕”所以容易搖晃
用手撓樹幹
上端的枝條就會抖動起來
像是怕癢一樣
很是有趣
02.
清 溪 園
一池之隔的寶藏園林
——清溪園
長年以來
都是觀賞紫薇的絕佳打卡地
這裡有曆經百年乃至千年
仍舊驚豔綻放的
紫薇花瓶、紫薇屏風、紫薇佛掌
有關它們的傳說與故事
時常都在園子内外流傳
▲紫薇花瓶
紫薇花瓶由紫薇制成
樹齡已有1300年
樹幹通過密植和盤紮
形如镂空花瓶
夏秋之季
綠葉扶疏、紫薇盛開
遠望就像一個古色古香的镂雕花瓶置于幾案
▲紫薇屏風
紫薇屏風更是與衆不同
它由數棵不同品種的紫薇編織而成的
分别是紫薇、銀薇、翠薇
中留門洞
經二三百年培育而成
獨具匠心
甚是好看
▲紫薇佛掌
青石镂空照壁一側的紫薇佛掌
傳說諸葛亮擒孟獲時得當地方士相助
後方士随孔明到灌縣治堰
方士去世後
孔明親自主持後事葬于趙公山下
以“佛手印”封其棺上植紫薇
後來人們發現該樹倒伏形如佛手
後移至古園栽植
03.
堰 功 道
與此同時
堰功道上的紫薇
也已帶着獨有的溫柔和靜美悄然綻放
映襯着園中
亭台樓閣、小橋流水、鳥語花香
别具詩情與畫意
如明·薛惠有詩雲:
“紫薇花最久,爛漫十旬期。
夏日逾秋序,新花續放枝。”
又如宋·李流謙詩雲:
“庭前紫薇初作花,容華婉婉明朝霞。”
04.
伏 龍 觀
在三面臨水
且結構精巧的伏龍觀裡
前殿到中殿間的天井
藏有兩棵枝幹虬勁、長勢繁茂的紫薇樹
它們總是随風徜徉
又似蝶瓣輕輕飄落
伴着四周悅耳的鳥鳴聲
不禁讓人心醉
大抵是因為生長在此處
更顯靜美
行至此處的遊人
無不駐足觀賞
05.
二 王 廟
不知為何
二王廟那幾株本該全力綻放的紫薇花
此時隻是微微探出小腦袋
一感夏日氣息
最美的風景是值得等待的
過不了多久
一樹樹繁花終将綴滿枝頭
悄悄驚豔整個盛夏
到那時最惬意的莫過于
靜坐于大殿前的一方長桌
享受難得的慢時光
伴着悠揚鐘聲
頃刻間
時間仿佛停留在了此處
身臨其境更是有一種難以言喻的體會
06.
南 橋
有着“水上畫樓”美譽的南橋
兩側紫薇花一朵朵、一簇簇
獨占芳菲
肆意綻放着自己的豔麗
遠遠望去賞心悅目
走近細瞧
竟還有辛勤的蜜蜂
飛舞期間
不時驚動着一朵朵靜開的粉嫩
07.
文 廟
靜靜伫立于老街一側的文廟
真的太驚豔了
紅牆黛瓦、亭台樓閣、綠樹繁蔭
僅是一想象就覺得很美
步入其中
濃厚的曆史餘韻撲面而來
陣陣蟬鳴鳥叫
平添了幾分幽靜
不禁讓人沉醉
循着層層石階
步入太成殿
每一步都如在畫中遊
古韻滿滿
讓人迫不及待想與紫薇共影一張
08.
蓮 花 南 路
此外
都江堰蓮花南路
也種滿了紫薇
每一棵都自成一景
綿延數百米
耀眼而熱烈
行走在大道上的人們
也不覺得放慢腳步
隻為多看幾眼這限定的絕美景色
所謂的
“盛夏綠遮眼,此花紅滿堂”
便是此景吧
好景常在
等你來賞
小夥伴們外出時
也記得做好個人防護
遵守相關疫情防控規定
注:2022年7月19日至25日景區宗教場所暫停開放
圖文均為原創
未經授權,禁止二改
- END -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