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天齊锂業對射洪影響

天齊锂業對射洪影響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1-20 19:30:50

  封面新聞記者 熊英英

  個人簡介

  徐川,天齊锂業(射洪)有限公司研發實驗室負責人,先後榮獲四川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四川省五一勞動獎章以及全國勞動模範等榮譽。

  五年感受

  通過不斷地學習成長,使自己在磨砺中蛻變。隻有專注一件事并且堅持下來,才有可能收獲更多。

  未來期許

  繼續深耕锂電新能源行業,埋頭苦幹,和團隊一起在新能源材料研發領域作出更大貢獻。

  天齊锂業對射洪影響(天齊锂業射洪研發實驗室負責人徐川)(1)

  圖由受訪者提供

  5月10日下午2點,記者走進天齊锂業(射洪)有限公司“徐川勞模創新工作室”,辦公室空蕩蕩的,牆上一張張專利證書和榮譽證書記錄了研發人員奮鬥的足迹。

  “大家都在實驗室裡做實驗,今年我們整個射洪研發實驗室一共申請了四個公司級項目,每個研發項目難度都不小。”徐川告訴記者。

  這個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工作室,現有成員15名,聚焦锂資源開發及綜合利用、先進提锂技術、锂材料智能制造技術等方向,近年來已累計完成研發項目10餘項。

  今年34歲的徐川身上有很多光環,除了上市公司研發實驗室負責人,還是四川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全國勞動模範,但他更願意被看作一名普通的科研工作者。

  今年,徐川又多了一個新身份:四川省第十二次黨代會代表。于他而言,這不僅是榮譽,更是一種責任。“希望能夠代表整個科研團隊、代表公司提出對新能源行業發展有益的意見和建議。”徐川說。

  入職第三年

  找到了想做一輩子的事

  2012年徐川進入天齊锂業,剛開始是在焙浸車間晶轉崗位,這是生産一線溫度最高、條件最艱苦的崗位,锂輝石在溫度高達上千攝氏度的回轉窯内進行高溫煅燒,而徐川的主要任務就是“看火”。

  當時,車間每月舉辦一次“回轉窯技能比武”,用肉眼識别窯内熟料煅燒的晶轉率,“就好比煮了一鍋飯,讓你用肉眼判斷裡面有沒有夾生飯,夾生飯有多少。”徐川做了一個形象的比喻。

  一開始什麼都不懂,他就每天跟着廠裡老師傅學,慢慢地便摸索出一套竅門,之後更是連續三次獲得“回轉窯技能比武”第一名。

  老師傅們笑着讓他請吃飯,但當時的徐川,内心的迷茫卻多過于成就感。“那個時候比較心浮氣躁,每天想得最多的是‘這個選擇到底對不對’。”彼時,20歲出頭的他還并不清楚,自己的目标到底是什麼,之所以能夠堅持下來,單純地就想學好一門技術。

  2013年,徐川被調到了研發崗位,擔任助理研發工程師。這一年,新能源汽車被列入《“十二五”國家重大創新基地建設規劃》;11月,國内28個城市或區域被确認為首批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城市。新能源産業利好政策不斷,徐川越發看到行業發展潛力,心中目标也漸漸明晰起來。

  2014年,天齊锂業完成對澳大利亞泰利森锂業51%股權的收購,從一家地方性民營企業一躍為全球锂資源巨頭,身為其中一員的徐川倍感振奮,更堅定了繼續深耕锂電新能源行業的想法。“當時就樹立起了信心,現在我所從事的,就是要做一輩子的事。”

  曆時三年潛心研發

  攻克新材料關鍵技術難題

  此後,徐川一心撲在研發一線,先後組織或參與完成了“動力電池锂材料制備關鍵技術及産業化”“锂電池回收小試和擴試”等一系列重要研發項目。

  2019年,他帶領團隊開始攻克固态電池關鍵原材料——硫基锂材料産品開發。相比于現有锂離子電池,固體電池能量密度更高、安全性更好、循環壽命更長。硫系固态電池關鍵材料—硫基锂材料的研究制備是項目組所要突破的困難。

  作為一項全新的産品,沒有可供參考的案例,隻能大量查閱文獻,研究反應機理,不斷地進行實驗探索。“毫不誇張地講,吃飯睡覺都在想解決問題的辦法。”徐川說。

  功夫不負有心人。最終大家從反應動力學和熱力學機理進行研究後,通過首創的“穩态前驅體過渡技術”和“真空消泡技術”,打破了反應瓶頸。

  但新的問題接踵而至。不同于一般的材料,在進行合成與制備時可以采用通用實驗裝置,硫基锂材料的制備,對于溫度、設備材質、加熱方式等都有特殊要求,市面上的實驗設備又難以符合條件,于是項目組成員又化身設備工程師,自己動手研發設計搭建非标實驗裝置。

  耗時近三年,項目組終于成功開發出可供制造固态電池電解質的硫基锂材料産品,并申請獲得了三件專利,發表了一篇學術論文,目前正在進行該産品的放大試驗。

  “類似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每一個研發項目難度都不小,都要經曆‘從無到有,從有再到優化應用’的過程。”徐川說,這些過程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也沒有靈光乍現,有的隻是潛心的鑽研和一遍一遍地實驗探索。

  直面機遇和挑戰

  未來持續深耕锂電新能源行業

  在國家“雙碳”戰略背景下,新能源行業發展大潮奔湧而來,其中蘊藏着巨大機遇和挑戰,身處于“風口”産業中,徐川也有着諸多思考。

  一方面,行業的發展有賴于資源的綠色開發和綜合利用。徐川提到,目前國内70%以上的锂資源依靠進口,雖然川西地區锂礦資源豐富,但多處于高原及山地區域,生态環境複雜脆弱,加之氣候、海拔、交通等因素影響,開采難度較高。

  另一方面,資源都是有限的,為了實現锂電行業、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可持續發展,要加快對锂離子電池的回收利用,從“锂礦-锂電材料-電池-新能源汽車-回收”形成産業鍊閉環,這中間也有不少的挑戰。

  作為一名锂電行業科研人員,面對的最大機遇和挑戰莫過于下一代锂離子電池關鍵材料的開發。“動力電池是新能源汽車的‘心髒’,也是行業未來發展的核心關鍵所在。目前商用化的锂離子電池,在能量密度、安全性能等方面已經難以突破材料本身固有的‘天花闆’。”徐川認為,未來要更好地滿足新能源汽車高質量發展的需求,關鍵材料的研發将發揮着至關重要的作用,而這也是他願意為之努力的方向。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ihxdsb,3386405712】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