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大樸
幾天前,在知乎上看到這樣一個話題。
“孕期被丈夫打了4個巴掌,該原諒嗎?”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
女主在和丈夫相親到結婚短短4個月裡,就遭受了兩次家暴。
第一次,是在結婚10天,女主認為是自己無理取鬧所造成。
第二次,是在孕期,因為女主不給丈夫錢。
丈夫是個無業遊民,每天隻知道打遊戲,無所事事。
明知妻子懷孕,卻肆無忌憚的在房間裡吸煙,全然不顧妻子和腹中胎兒的安危。
可盡管這樣,妻子還是在猶豫。
因為,每次丈夫在家暴後都會給自己道歉。
下跪,寫保證書,扇自己巴掌……
這姑娘的遭遇,不禁讓我想起了,幾年前看過的一部電影《天水圍的夜與霧》。
片中的女主一次次的忍受着丈夫的家暴。
每一次的忍受,背後都有着對丈夫的期待。
然而,現實卻與妻子的期待截然相反。
一次次的退讓,不僅沒有讓丈夫體會到妻子的苦心,反而更加變本加厲。
仿佛一件很小的事,也足以讓丈夫大打出手。
最後,家暴的理由變得越來越簡單。
曾經在微博上看到過這樣一段話。
也就是說,他道歉的那一瞬間,也許真的知道自己錯了。
可與此同時,他也知道了,打你不用付出任何代價。
“女人不狠,地位不保”,這句話雖然有些極端,但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對的。
你的寬容,你的容忍,
你的一次次原諒,一次次心軟。
實際上也是在給施暴者機會。
一段婚姻,終究不是靠“忍”來維持的。
一個女人在婚姻中,始終都要記得,學會保護好自己。
隻有保護好了自己,才能守護好家庭。
有人說,在家暴這件事情上,壓死女人最後一根救命稻草的往往不是丈夫,而是周圍人的冷漠。
父母的傳統思想,周遭人的勸解和不善的目光。
他們不停的勸受害人忍耐。
拿出各種迂腐的大道理,就好像家暴是一件不值得一提的“小事”。
他們喜歡站在道德的至高點,随意評論女人的婚姻,宣揚着“隻有女人的忍受才能換來婚姻的和平”。
他們對離過婚的女人表示鄙視,認為是一件極不光彩的事情。
到頭來,你一句我一句,這樣的聲音變得越來越多。
直到受害人迫于壓力,不得不選擇忍氣吞聲,默默忍受。
記得在《愛上你治愈我》裡,遭受家暴的妻子,萬般無助下給母親打了電話。
沒想到母親沒有安慰,沒有心疼,有的隻是數落和批評。
在母親眼裡一個巴掌拍不響,一定是女兒做錯了什麼事。
在她心裡的女兒不懂事、不成熟、不體貼。
本就身心俱疲,而母親的冷漠,無疑是在給她的傷口上撒鹽。
在這裡,真心希望大家可以對受害者多一些關愛。
如果她們能夠勇敢的走出來,這是再好不過的事情。
歸根究底,家暴并不是她們的錯。
受害者們已然承受了一次巨大傷痛,别再給她們第二次了。
如不是逼到無路可退,誰不想要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呢?
若無法感同身受,起碼不要助纣為虐。
很多妻子雖然對丈夫已經不抱有希望,可卻舍不得讓孩子沒有父親。
總覺得自己的婚姻已經一團糟糕,總不能讓孩子也沒有一個健全的家庭吧。
愛孩子就給他一個有愛的環境——這句話在她們心裡根深蒂固。
可是,你想過沒,在家暴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真的會身心健康嗎?
要知道,孩子的學習能力很強,在家暴中長大的孩子通過耳濡目染,長大後會大大增加他們使用暴力的可能性。
更何況在這樣一個環境,沒有心理陰影已經是不幸中的萬幸了,怎麼還能指望孩子幸福呢?
孩子到底是否身心健康,能否幸福快樂,不是完全取決于父母是否都在身邊。
更重要的,是ta接受的教育,和ta所處的環境。
有人也許會說,“丈夫雖然打我,但對孩子很好。”
可是,每天承受着爸爸媽媽這樣的關系,孩子難道不會産生恐懼感嗎?
誰能保證家暴就永遠不會發生在孩子的身上?
要知道家暴的人,他們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而且根本不去控制。
而情緒,往往就是一瞬間的事情。
仔細想想,
難道婚前你的丈夫對你不好嗎?
你當時想到了他會家暴嗎?
所以,要明白。無論對于你或是孩子,不受傷害才是活着最重要的事情。
家暴雖然不是你的錯,但要學會及時止損。
很多人以為隻有身上有傷口了,才能算是家暴。
可是,據《反家暴法》規定:謾罵、毆打、恐吓對方,均屬于家暴行為。
不是隻有被打了才算家暴,謾罵與恐吓也會給受害者帶來不同程度的創傷。
在韓綜《全民脫口秀》中,看到過這樣一個例子。
某位丈夫經常無視妻子,并對其使用語言暴力。
被問到,聽到這些話後的感受時。
她回答:由于長時間的積累,會讓自己的自信心下降,不自覺的相信了丈夫的話。
在長時間下,語言暴力會讓人産生嚴重的自我懷疑,會越來越不自信,越來越相信施暴者的話,從而不自覺的開始否定自己。
所以我們在面對語言暴力或者其他家暴行為時,要盡快察覺,避免發生不幸。
當然,在這裡不是勸大家無理取鬧,疑神疑鬼,而是在原則性的問題面前,堅決不能讓步。
千萬不要給對方挑戰你底線的機會。
我們縱然很難改變家暴成性的人,但卻可以遠離他們。
男人的拳頭永遠不應該面向自己的家庭。
無論發生什麼事,都不是你家暴的理由。
婚姻是一種責任感,要兩個人共同努力。
兩個人既選擇相愛,便彼此珍惜。
若不愛了,大家好聚好散。
作為一個成年人,希望大家可以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要成為情緒的奴隸。
既然相愛就選擇信任對方,不然就灑脫分手。
别到最後兩人遍體鱗傷,感情也支離破碎。
不要去傷害一個深愛你的女人。
這是一位丈夫應盡的責任,也是一位男士應有的風度,更是一位父親要做的榜樣。
所以,有關家暴要不要原諒的問題。
我隻想說:被狗咬了,不要先想着原不原諒狗,而是先考慮如何不得狂犬病。
記得塗磊曾經對長期忍受家暴的女人說過這一句話: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她們想要改變,卻無法下定決心。
但是,希望大家可以記住:
婚姻不是兒戲,須謹慎。
如果不幸福,甚至淚水多餘笑容,那麼不要猶豫,盡快離開。
隻有高質量的婚姻才是最美好的陪伴,才是維持家庭幸福的渠道。
真心希望每一個女人都可以找到疼愛自己,善待自己的良人。
一輩子很長,你還有很多時間,幸不幸福終究是自己的。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