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母嬰

 > 兩個小孩演的音樂節目

兩個小孩演的音樂節目

母嬰 更新时间:2025-04-25 13:09:40

  根據80後華人藝術家郭婧榮獲2015年《紐約時報》“年度十佳兒童繪本”的《獨生小孩》改編的多媒體創意舞台劇《那個小孩》,近日在中間劇場上演。觀衆席裡,比孩子們還有共鳴之感的,是他們身邊那些會心發笑的大人。“這講的不就是我的故事嘛!”不少70後、80後觀衆都有這樣的感受。确實,《那個小孩》不僅僅是獻給“小孩”的禮物,更是獻給所有經曆過成長孤獨,同時也用想象戰勝無聊的“那個小孩”。

   兩個小孩演的音樂節目(中間劇場上演那個小孩)(1)

  

攝影:塔蘇 資料圖
“想象一下,想象一下,想象一下!”演出一開場,空曠的舞台上,幾個黑衣演員就用一連串充滿魔力和詩意的“想象”,将所有觀衆深深吸引。雖然舞台上幾乎空空如也,但人們眼前卻似乎出現了無數的故事、傳說、城市、人物……而最終,所有傳奇都被裝進了小小的“雪花球”裡,一個“珍寶般的獨生孩子”随之出現。

  在演員們娴熟的操縱下,在精心制作的多媒體舞台上,一個可愛動人的“偶小孩”栩栩如生。他無法挽留下雪天還要去工作的媽媽,隻能獨自在家消磨時光。而且由于想念姥姥,他留下了歪歪扭扭字迹的紙條,獨自走進了風雪之中。麋鹿雪人、大海藍天、漫天雪花、滿天星辰……在充滿童趣和冒險的旅程中,那個小孩在孤獨時光中發現了隐秘的力量,而這也是無數小孩在物質匮乏、無人陪伴的年代度過童年的共同記憶。時代賦予這一代獨生子女一種天生的能力,對抗孤獨,消解寂寞,面對成長,那就是想象的力量;而這,也正是《那個小孩》想傳遞給所有觀衆的能量。

  人們往往認為,動漫和偶戲是給小孩看的,但誰說深刻的道理不能蘊藏在簡單的動畫裡,複雜的人物不能附着在生動的木偶上?當成年人也和孩子一樣,懷着童心去感受、融入、連接、沉思、回味……現實的問題,人性的複雜,生活的真相,借助孩童的視角和藝術家的濾鏡,呈現出的世界更溫柔,更純粹,更美好,也更慈悲。正如最神奇的傳說和最驚人的傳奇都能被裝進最小的地方,最可愛的動畫和最純真的木偶,也能走進成年人疲憊、滄桑,更需要撫慰治愈的心靈。

  《那個小孩》出品人、中間劇場經理楊雲對這部作品傾注了無數心血,她說:“中間劇場做親子劇面向的不僅是孩子,每次演親子劇,也總能看到很多不帶孩子的成年人。這是最好的鼓勵!好的劇,就應該老少皆宜!”所以,不管你是不是個小孩,或者有沒有小孩,隻要曾是“那個小孩”,就值得放下手中的電子産品,走出家門,走進自然,走入劇場,重新面對熟悉又陌生的一切,認真感受自己的内心,相信你也會找到那神奇的力量。

  (原标題:你是否也是“那個小孩”)

  來源:北京日報 記者:王潤

  流程編輯:u030

  版權聲明:文本版權歸京報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改編。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母嬰资讯推荐

热门母嬰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