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魚吃草用什麼餌料最好呢

魚吃草用什麼餌料最好呢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0 20:47:02

  釣魚人對魚的評價出現兩極分化,說它們狡猾,吞食釣餌之前,先用尾巴擺動一下,等到确認無危險之後,才真正的開口;說它們“笨”,釣魚人費盡心思給它們準備的精美餌料,卻不領情,氣急敗壞随便用個壞了的玉米,它卻個吞下了。問題來了,魚用尾巴擺動餌料就是“狡猾”,不吃美味餌料就是“笨”,真是這樣嗎?本文的就以此展開,探讨一下魚是如何攝食餌料的, 以及魚與餌料之間的那些事兒。

  魚吃草用什麼餌料最好呢(用尾巴擺動餌料就是)(1)

  魚是如何攝食的 想知道魚攝食為何表現出“狡猾”與“笨”,就要先了解魚是如何覓食獲取食物的。其主要分為三個步驟,下文分開介紹

  ■發現食物:與其他大多數動物一樣,魚的覓食主要依靠其視覺、嗅覺、聽覺和觸覺,由于每個功能的能力不一,因此所扮演角色分量差距頗大,像魚的視角與嗅覺相比,尤其是夜間覓食,視角的作用可忽略不計,主要依靠靈敏的嗅覺感知遠處食物散發的氣味。與哺乳動物不同,魚的鼻孔不具備呼吸功能,其實它是魚的嗅覺器官,其内部有鼻囊,水流由前鼻孔進入,經過鼻囊從後鼻孔流出,分布于鼻囊間的神經末梢便感受到水流攜帶到的食物氣味,從而确定食物來源。當然魚的視角、聽覺、觸覺等等,在發現食物中均發揮一定的作用,因不是主要作用,這裡不做介紹。

  魚吃草用什麼餌料最好呢(用尾巴擺動餌料就是)(2)

  ■辨别食物:魚通過嗅覺發現食物的存在,但能否吞食則主要依靠味覺。魚的味覺分布與人主要在舌尖不同,其及其廣泛,比如魚的嘴唇、頭部、口腔等等,甚至包括魚的尾巴與身體兩側部位。雖然魚的味覺分布範圍廣泛,但其主要作用的還是嘴唇,它可以辨别酸甜苦辣鹹等味道,當魚發現食物後,魚便應嘴唇接觸食物,感知其到底是否可以吞食,如果可吞食,便開口,如果不可吞食,随即離開再尋他物。

  ■吞下食物:作為魚攝食的最後一個步驟,其也不難猜出,即需要觸覺器官感知食物是否有危險,比如堅硬如石頭、鋒利如魚鈎這樣的危險物體。魚的觸覺同樣分布廣泛,主要在口腔、嘴唇、觸覺及側線。釣魚人清楚,當魚開口吞食時,總是吞吐幾下,期間密布口腔的神經末梢便感可感知食物的堅硬程度,一旦魚吞餌過程中,感覺疼痛,随即将餌料吞出,這一過程及其迅速。許多釣魚人發現黑漂後,有時提竿卻不上魚,有一部分原因在此。

  魚吃草用什麼餌料最好呢(用尾巴擺動餌料就是)(3)

  餌料與魚攝食特點之間因果關系 上文是關于魚攝食的整個過程,需要嗅覺、味覺、觸覺等多個器官的配合,才能完美完成每個環節,那麼魚與釣餌存在的幾個疑問,又如何解釋呢?

  ■魚用尾巴擺動餌料隻是單純的“狡猾”?如前文所述,魚的味覺器官分布廣泛,甚至存在魚的尾巴,所以魚初步品嘗釣餌,可不用相對敏感的嘴唇,直接擺動尾巴接觸餌料,便可知道餌料的大緻味道,倘若感覺味道尚可,便再用嘴唇接觸,從而進行下一步的動作。

  ■釣魚人配置的精美釣餌,聞起來噴香,但這是以人的嗅覺感知,魚的嗅覺是人的500倍,分辨氣味的能力遠超想象,所以餌料味型再濃厚,再複雜,魚基本也能分辨出到底是否含有感興趣的氣味,再判斷是否值得一試。

  魚吃草用什麼餌料最好呢(用尾巴擺動餌料就是)(4)

  ■釣魚人一直糾結窩料與釣餌的搭配問題,通常來講釣餌的味型、适口性均優于窩料,擔心魚是否在衆多窩料之中是否能發現釣餌。所以通過上文魚攝食特點這不是難題。

  ■初學釣魚者都有過類似的想法,就是制作一個假餌料,浸泡香精液體後當作真釣餌,誘魚上鈎,這種方法對于一部分體型小的淡水魚來說,效果微乎其微,不要小觑魚的味覺與觸覺的靈敏度,稍微發現情況不對,随即吞出餌料。

  魚吃草用什麼餌料最好呢(用尾巴擺動餌料就是)(5)

  ■每個季節魚的攝食偏好不同,随溫度變化而改變,如鲫魚春夏喜香味,秋冬偏愛腥味,除去常時間養成的習性在外,魚的中樞神經,刺激魚的嗅覺味覺,使其不同季節對不同味型更加敏感,這也許才是問題的關鍵所說。

  寫在後面 如上所述,魚攝取食物所動用的器官并不少,甚至可謂相當豐富,不僅需要嘴唇、口腔,還涉及魚尾的擺動,因此作為一個釣魚人,再餌料的味型、适口性上應細細琢磨,畢竟餌料的好壞,魚是一個擺尾便可知的。

  原創:野釣分享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