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而生的小米,自身産品在初始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自己獨特的設計元素,最開始的幾代手機之間基本沒有太大的聯系。而随着本身規模和産品線的成熟之後,小米的手機上終于也是出現了不少消費者在第一時間看到就會有印象的設計傳承,這一情況在MIX系列上就最為明顯。
本次的MIX 2S,雖然在外觀上的變動不大,如大家之前猜測的前置攝像頭位置變更等情況并沒有出現,但首先是一貫的短闆拍照方面有了巨大的進步,再配合上骁龍845這一利器,實際功能方面的提升卻不可謂不大。那這些進步對手機本身内部結構有沒有造成各種影響,咱們還是拆開來看。
同時,重要的信息說一說,拆機欄目是和愛玩客進行合作,如果想要觀看視頻拆解全程的,也歡迎在之後去老司機考拉那裡逛逛。
白色尊享版新機,未經使用,直接開拆,連小編自己都有點心疼了啊,咱們還是先看一下這個外觀設計吧。
前置攝像頭依舊保持在右下角,也許隻有等待MIX 3上面才會有一些不同了。
白色陶瓷版本質感十足,這是普通白色玻璃在本質上無法比拟的,可惜這次沒有Unibody的全陶瓷版本,即使尊享版中框也是金屬材質的。屏幕和中框之間有一層緩沖材質,這是比較常規的一個設計,隻是小米用的PA高纖會比一般手機的聚碳酸酯材料性能更好一些。
額頭部分的導管式微型聽筒保證了觀感整潔,當然,如果預算有限想要體驗到類似設計的,現在老羅的堅果3也是一個選擇。
下面正式開始拆機,第一步抽出卡托。
周身沒有螺絲,内部使用了卡扣加膠粘的方式固定,拆除的時候需要注意指紋識别排線走線比較靠近手機邊緣,在分離背膠的時候不要傷到排線,并且不要生拉硬拽。
拆開之後能看到之前所說的排線,除此之外,在主體部分能直接看到電池背部的無線充電接收端線圈,上部則是NFC功能線圈和雙攝模組。
無線充電線圈和主闆部分遮罩可以在擰除螺絲之後整體取下,從背部看到,天線溢出和NFC線圈等主要通過觸點與主闆連接。
在拆下遮罩之後,指紋識别排線的BTB連接才能夠斷開,然後背蓋就完全自由了,可以看到,光澤度和質感确實很舒服。
因為螺絲基本是貫通的,主闆已經直接取下了,表面有大面積的散熱石墨貼覆蓋。話說小米的手機在散熱方面下的料都很足,紅米Note 5也是如此,比起老冤家魅藍E3,雖然溫度會高上一些,但在骁龍636潛力的挖掘上卻做得更好。
然後我們一塊看一下主闆上面的元件。雙攝模組的體積不小,主攝帶有光學防抖,可以在小範圍内移動以反向補償拍攝時的輕微震動。
刮開表面的矽脂和散熱貼查看内部的結構,集成度較高,内部的散熱同樣也做得很不錯,同屬罩的開孔比較精準,對散熱也比較有利。
接下來轉向副闆部分。音腔的拆除比較簡單,但是需要注意上面還有一根射頻線走位比較風騷,基本跨越了音腔的整個上半部分。
移除音腔之後能看到前置攝像頭和小闆,不得不說,這個前置攝像頭模組的體積真的非常小。小闆背後背膠固定比較牢靠,分離的時候小心不要傷到闆材。
拆下小闆之後,整個拆解就完成了,我們可以看到電池的主要信息和整個金屬防滾架的的材質。
那麼本期拆解就到這裡結束,如果你喜歡自己拆點東西或者看别人拆解來了解機器内部結構的話,歡迎關注我們iMobile手機之家,我們會持續給大家帶來更多更好的數碼相關信息。至于下期拆點啥,咱們還是老規矩靠有意思的産品決定。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