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前的這個暑假,同樣是從一片水泥地開始築起足球夢,不同的是他轉換了身份去站在訓練場上。
他愛所愛,傾所能,努力成為堅實的鋪路石,為同樣心懷足球夢的人鋪路,培養更多的足球好苗子。
笑容是世界上最美的語言
這是一張極具感染力的照片,黝黑的臉龐,燦爛的笑容,幾個孩子滿頭大汗地依偎在一個大哥哥的身邊,在陽光之下露出調皮的神态,十分的治愈人心。
這是長大後小鎮男孩與成長中的小鎮男孩們的相遇,大男孩名叫陳峰,來自華南師範大學,大一剛結束的那個暑假他來到茂名下鄉支教,當時他帶着孩子們訓練足球後一起玩耍。咔嚓,溫馨便定格在了這一刻,彌足珍貴。
陳峰用這一張照片作微信頭像,一用就是好幾年。
時光匆匆,如今的陳峰已經畢業了,他閑來無事會去翻一翻這些舊照,舊照雖舊,但印刻在腦海中的記憶卻是鮮活的,帶來的感動是熾熱的。
他說:“乾坤未定,你我皆黑馬。誰能想到十幾年前的小男孩能夠走出小鎮,長大後再次與小鎮男孩相遇并去傳遞自己的光和熱呢?”
陳峰畢業啦
01|泥巴地裡踢出來的足球
1999年一個春風和煦的日子裡,陳峰在梅州的一個依山伴水的客家小鎮呱呱落地,他在這裡度過了擁有藍天白雲田間原野的純粹童年。
梅州興甯,寓意着興旺安甯
回憶兒時,陳峰滿腦子浮現出在田地裡抓青蛙搞得滿身泥土,去姑姑家玩,用報紙做風筝,和在村裡放羊的場景。
他笑着說:“這就是梅州小鎮的慢生活。”
年味兒(陳峰回家鄉和小朋友們玩鞭炮)
悠悠的時光小船慢慢的劃,他也慢慢的長大,與好夥伴們的玩耍讓足球不經意間跳入了他的心窩。
民間流傳一句話:“北有大連足球城,南有梅州足球鄉。”梅州是足球之鄉,足球在這片土地如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勢,踢足球已成為梅州人一種熱愛生活的方式。無論是清晨的第一縷陽光,還是夜晚的清風,都能夠見證揮灑在這一片土地上每一滴恣意的汗水。
“陳峰、陳峰、陳峰!”,天剛蒙蒙亮,樓下就傳來一陣陣呼喊聲,“人工定時鬧鐘”5點45分準時提醒陳峰該起床踢球啦。直到陳峰打開窗戶和抱着足球的小夥伴們對接暗号,“人工鬧鐘”才罷休。踢完球後暢快淋漓地和小夥伴們走在上學的路上,是陳峰掀開足球面紗的“早古記憶”。
小學生足球比賽(前排右三)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梅州足球是泥巴地裡踢出來的足球,因此它的根深深紮在這片土地,逐漸形成了重視腳下技術、靈巧、速度快的特點。陳峰生長于此,南派典型小快靈的踢球風格開始在他腳下萌芽生根。
“世界球王”李惠堂雕像
陳峰真正認識足球,接受訓練,是在2007年的暑假,讀完二年級的他成為了小學足球校隊的一員,在這裡,有幸遇到了他的足球啟蒙老師——李宇青老師,李老師非常注重協調性、傳停運射的基本功,為孩子們打下了基礎。
當時訓練的球場還是泥土地,小夥伴們都不知道有繩梯這種訓練器材,為了訓練協調性,李老師就用掉落的樹枝給孩子們畫出方型格子來代替繩梯;下雨了,老師就帶着孩子們在教學樓地下室練習傳接球和運球的技術動作;為了加強提升,還有每周末去市區和市隊的隊友合訓的機會。無論夏蟬冬雪,刮風下雨,他們都在訓練場上不見不散。
陳峰小快靈的踢球風格也愈加成熟,當時他哪裡會預想到未來會因此被恒大足校西班牙外教最終選中并免費就讀呢?人生所謂的幸運,都來源于厚積薄發。
梅州興甯市99、00市隊(前排右二)
02|從小鎮到都市,青春因足球閃耀
因為足球,陳峰成為了更好的自己,擁有了走出小鎮的機會,去感受更廣闊的世界。
由于擁有足球特長,在六年級下半學期陳峰獲得了從小鎮裡到市裡的讀書機會,陳峰十分珍惜這個來之不易的讀書機會。
結束了小學時代後,同樣的原因,他小升初去到了市裡的實驗學校,讀完了初一。
3年級第一次參加市裡的比賽(紅色球衣)
2013年5月,恒大足校來到梅州興甯市進行選拔(也叫初試),14歲的陳峰順利地通過了初試。
2013年7月他去了恒大足校進行複試,“小快靈”南派風格的足球小将留住了那個夏天,他也是唯一一個在梅州獲得免費就讀于恒大足校機會的小球員。
2013年9月6号陳峰正式就讀恒大足校,在足校精英班(全免的球員在精英班)訓練了三年後,2016年10月17歲的陳峰簽約了俱樂部梯隊(當時叫廣州恒大淘寶),成為了梯隊的一員。
關于恒大,陳峰将回憶珍藏在了心底,他心懷感激地說:“真的就是恒大提供平台,才讓我這種‘小鎮男孩’有機會從小鎮一步步走出去。”
2014年在恒大(右二,略顯青澀)
2016年在雲南紅河哈尼族彜族自治州參加全國u17系列比賽(前中)
2018年4月份陳峰參加了單招考試,5月底就确定已經被華南師範大學錄取,7月份他就決定離隊去上大學,在那個鳥語蟬鳴的夏天,陳峰成為華師學子,開啟了人生新篇章。
恒大三兄弟在“省長杯”預賽的合照(從左到右依次為:陳峰,汪柳璇,張正)
一路過來,那個田野裡滿身泥濘的小男孩已走出了小鎮,長大成為風華正茂的大學生,他的确很幸運,而幸運何來?來源于他心中的信念;“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馬。”
對于陳峰來說,足球的意義絕不是單純的一項運動,更多的是他的摯友,他的恩師。他由衷地說:“因為足球,讓我這個小鎮男孩看到了人生出路,因此能去到更好的學校接受教育。非常感恩足球,它改變了我整個成長軌迹。”
03|青春之花,五彩斑斓
青春是每個人最美的年華,在我們身上流露着自由自在的氣息。我們沒有太多的煩惱,也不需要有太多的顧忌,隻要在無所顧忌的年華裡,做着一個真實和無畏的自己,年輕快樂且滿懷激情。
在恒大足校玩樂隊(中間吉他手)
靓影與夕陽
在大學裡陳峰對韓語很感興趣,學習并去考取了韓語TOPIK證書,他會為韓語證書升級繼續努力,并希望能有機會和韓國青訓直接交流。
04|綠茵場上逞英姿,為華師熱血奮戰
風吹來了華南師大的陣陣花香,也吹來了大學生們的蓬勃之氣。哨聲不響,奔跑不止,華師足球,一路向前。
陳峰身穿7号球服,腳下運轉着小快靈的南派風格叱咤球場,在左、右前衛位置控制比賽節奏,銜接後防組織進攻,在一場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把足球團結拼搏的奮勇精神展現得淋漓盡緻。
在競賽方面,陳峰曾代表華師男足乙b高水平組參加過7次比賽,均取得了優異成績,對于他個人而言,也榮獲了“雙冠王”的稱号。
說起令陳峰印象深刻和熱血沸騰的比賽,不得不提到2021年省賽。
此前,華師在小組賽中0比2輸給嘉應學院,半決賽再遇小組頭名對手。
這場半決賽來到下半場第23分鐘,華師任意球開出後被嘉應門将撲出,陳峰及時跟進補射,這顆關鍵進球讓華師最終以1比0戰勝了嘉應學院,華師時隔三年再次進入乙B組(高水平組)決賽!
以下為陳峰代表華師參賽過的曆屆獲獎比賽,按時間先後排序:
陳峰為華師“賣命”的第一個比賽,“2018年省長杯”亞軍
“2019年大運會”季軍
“2019年大學生七人制足球聯賽”冠軍
“2021年廣東省第十一屆大學生運動會足球預賽”亞軍
“2022年廣東省第十一屆大學生運動會”足球男子乙b組冠軍,必定載入華師足球隊史
對于陳峰來說,“廣東省第十一屆大學生運動會”是他的第二屆“大運會,他表示:“要不是4年一屆改為3年一屆,四年本科還趕不上兩屆呢,真的超級幸運,這也是最後一次為華師出征,太圓滿啦!”
屬于陳峰的兩屆“大運會”
05|不忘初心,傾我所能
在一支足球隊伍中不同的角色各司其職,相互配合。而你隻有勇敢去嘗試不同的位置,才能找到更能發揮自己潛力的位置去效力球隊。人生亦如此。
剛從恒大俱樂部梯隊退隊來上大學的陳峰内心其實有很多的不甘,因為這意味着他離職業球員這條道路将會越來越遠。對于未來何去何從,他十分迷茫,直到大一下半學期去了一個小學兼職足球教學,他才找到了新的方向。孩子們在陽光下奔跑、自由自在地在綠茵場上撒歡的模樣讓他看到了未來的路。
兼職足球教學的陳峰與小學生合影
正如一批批的華師學子所唱的校歌:“澆灌紅花數十年,培育英才萬萬千,建設祖國錦繡河山,華師兒女奮勇當先……”他想既然不能以球員的角色繼續陪伴足球,那就以教練員、老師的角色去陪伴足球。陳峰深知會踢不等于會教,于是他專心摸索如何去教學,在大學四年間,他積累了不同年齡段的教學經驗,包括幼兒園小朋友、小學生、中學生、還有大學生。
“不同年齡段的學生有不同特征,那麼就要用對應适合的方式去引領他們發揮潛力。”他認真地說。
與青訓俱樂部幼兒園小朋友的緣分
2019年的暑假,陳峰來到廣東茂名信宜市合水鎮下鄉支教,這段回憶讓他終生難忘,在教學之路畫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夢之隊”合影
他所支教的夏令營有遊泳、足球、籃球、田徑和乒乓球5個項目,其中遊泳項目是香港遊泳教師總會的譚sir擔任主教,華師的學生是助教,其他項目的主教都是華師本科生加研究生。而陳峰擔任足球主教,借鑒巴薩夢之隊名稱給“足球一隊”起了一個響亮的名字:夢之隊。
訓練中
“剛踏進合水鎮,眼前看到的景物沒有一點的陌生感,下車後再聽到當地人之間交流的語言,歸屬感便迎面而來。當地人稱為的‘艾話’,自己居然能聽懂80%,帶着這個疑問我急切的拿起手機問了度娘才解開了心中這個疑惑。‘艾話’是粵西當地的人對“客家話”的一個稱呼(但他們很多人不知道那其實就是客家話),粵西地區講艾話/涯話的人,都是在幾百年前或者更久之前搬到粵西的客家人。”
給學員“施魔法”
在這片讓他倍感親切的土地上,陳峰也更加珍惜這次義教中的點點滴滴,他說他總能被咱優秀的教師團隊和學生不經意之間的一句話感動、逗樂。
學生1:我不是李現的偶像(本想表達李現不是他偶像但…hhhhh)
學生2:陳老師,這球踢不進跟你回梅州
嘉文姐(大學生教師的帶領人 遊泳助教):方法總比困難多
學生3:四川話→姐姐,我想你了(這是弟弟與姐姐之間接通電話後,弟弟對姐姐說的第一句話。這是夢之隊隊員裡唯一一位外地人,卻居住在這個鎮上的重慶男孩。剛來第二天,深夜哭鬧着要回家,他說:“姐姐在外面讀書,一年就回來一次,等18号夏令營結束再回去,姐姐就不在家裡了。”)
還有令陳峰最敬佩的是70歲仍在堅持支教的譚sir,他總是用粵語說:“隻要讓我教,我就好開心噶。”
“深受他這句話的影響,我也一心想做好教學,培養一批又一批的苗子,這也是為什麼我去年10月份開始跑招聘到今年5月底,一直堅定報小學體育(足球)崗位,因為我最想去的就是小學,一張白紙,我能做的更多。願自己70歲也能像譚sir那樣,不忘初心。”
陳峰背着的孩子,就是深夜哭鬧着要回家的重慶小男孩
2019年12月,大二的陳峰接手帶領廣州美術學院附中的球隊,這裡聚集着一群同樣熱愛足球的小夥伴。
廣美附中隊員賽後激動地給陳峰猝不及防的擁抱,給他整破防了
這是一場與廣美教師的比賽,在陳峰接手帶這個隊之前,這群學生和教師比賽從未赢過,雖然這是一場友誼賽,但他們卻十分重視這場比賽,會為了這場比賽做海報宣傳,甚至在每次訓練結束後用吃晚飯的時間進行加練,以至于每次加練完,隻能飛奔跑着去打包回教室偷偷吃。
他感歎道:“對于作為教練的我來說是很平常的比賽,但對于他們來說,這就是屬于他們的‘世界杯’。他們對足球的熱愛和對比賽的态度,配得上那場勝利!赢下比賽後的激動興奮的勁兒太難忘了,真替他們高興!”
廣美附中球隊大合照
陳峰仍在教學道路上不斷探索,比如他還研究了半年中考足球領域,與一個體育機構裡面即将要上暑假中考班的老師們分享了自己的教學經驗。
分享經驗中
除此之外,陳峰傾他所能地去參加志願者活動,看到了沿路不同的人和風景。
2020年廣州馬拉松
看到跑道上不管領先還是落後的人們都在全力奔跑,陳峰有他的小感悟:“凡事都有它自己的節奏,再耐心點,一切都會如約而至。”
2022年的夏天陳峰已畢業,站在人生路口的抉擇處,他不忘初心,早已堅定了自己的人生價值與理想,那就是“培養更多的好苗子”
今年他已如願成為了廣州市番禺區下屬學校的小學體育老師,他會傾他所能,将一張張白紙,鮮活靈動起來,除了教他們如何踢好球之外,還要學會擁有一顆感恩的心。
小門将
也許,未來70歲的陳峰會出現在某個支教裡任職足球教學,仍然精神抖擻地用客家話講:“隻要讓涯教,涯就十分開心介遼。”影響着下一批年輕人。
06|身後還有一個家
陳峰身後有一個愛他和支持他的家庭,“我父母的出發點非常的純粹,那就是希望我能夠健康、快樂。”
由于在外訓練的原因,陳峰在家的時間比同齡人少,他也更加牽挂着家人。“從最初的每天訓練完都能回家,到市區裡讀書的時候,一周回一次,再到恒大讀的時候就隻能半年回一次,到了大學回家次數就更少了。”離家的時候,他真真切切地體會到李白“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思鄉之情,思念多一分,努力就多一分。每次遇到困難和挫折他也咬牙堅持下去,因為,“我身後還有一個家!”
“希望之星”榮譽證書
畢了業和父母一次聊天中,才知道一些父母從未提過的事情。“最近我才知道,2013年暑假去恒大試訓時候的費用,由于家庭經濟條件有限,是我爸找朋友借的三千塊,然後陪我去的。隻是初中畢業的我爸媽,完全都是不懂這項運動卻借錢也要支持我去試訓。現在想想真佩服當時我爸媽那麼果斷。真的很感恩我的父母,沒有他們的支持,就沒有現在的我。”
陳峰從2016年和恒大簽約有收入以後就經濟獨立了,大學四年積累教學經驗的同時也賺取了自己的生活費。他自豪地說:“到現在的生活費都沒找家裡人要過呢!”
“身後還有一個家”意味着:“我要更加努力”和“别怕,要勇敢追夢,家會一直支持着你。”
“先進個人”榮譽證書
07|獨白
“足球讓我明白如何正确面對成長中的‘順境’與‘逆境’,身處逆境要擡頭,身處順境要低頭。折射到比賽中也是,在逆境中隊友之間不能埋怨,更加需相互鼓勵;在順境時不能松懈,因為比分随時可能會被改寫,所以需要更加集中注意力。成長過程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節奏,不能因為别人而自亂陣腳。”
“我想對足球道路上的孩子們說:熱愛它,就耐心地花時間用工匠精神去認真鑽研它,其他就順其自然,這裡的順其自然的前提是要盡人事,而非兩手一攤的不作為,你要知道,最可怕的事情不是失敗,而是我本可以。”
“對于未知的事情,要保持足夠的專注,不是看到希望才去堅持,而是專注當下以後逐漸才有希望。這就是如何成為那一匹黑馬!最後分享一句我堅信的話與大家共勉:越努力,越幸運!”
加油!
車開啦!
往前吧,帶着你的夢。
文字:陳瑜
圖片:陳峰
責編:胡卉忻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