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的文章裡,咱們分享過很多設計和排版的方法和邏輯,也舉過不少例子
但并不是所有的PPT内容都是這麼整齊
這樣經過梳理的内容,其實不用什麼設計手法,也能做的很好看。
大多數時候,我們遇到的内容都是雜亂的,内容的數量相差比較大
就像這樣的頁面
三段内容,内容的數量相差很多,這時候怎麼辦?
作為一個做過幾百份PPT的入門設計師,我自己總結了一個小方法
那就是,先分欄、再找到每一欄的平衡點
怎麼理解呢
就拿上面這一頁PPT舉例,三段内容,先給頁面分三欄
按照對比原則,把内容梳理清楚
這時候我們發現,最右邊的欄裡下面太空了
這時候我們再針對不平衡的某一欄去優化,找一張圖片放上,空洞的問題自然就解決了
思路就是這樣
用色塊畫出一個平衡的頁面,再找到色塊本身的平衡
再看個案例
三個明确的時間點,用色塊把内容分成三個部分
利用色塊的位置和大小變化來體現時間線這種遞進的關系
把對應的内容放進去
這時候,問題就來了,還是右邊的色塊内容少,太空洞
依然用老辦法,加個圖片,把空洞的地方填滿
絕大多數的PPT設計師,都是在找頁面的平衡點
内容少,除了加圖片,還可以用一個比較深的顔色,增加它的視覺比重
比如這一頁内容
三個二級标題,但标題下面的内容就差很多了
這樣的頁面,如果僅僅按照我們分享過的居中排版法,效果其實并不怎麼好
該空的地方,還是會空
這就說明,沒有任何一種排版技巧是萬能的
所有的PPT都要根據内容的變化來改變設計的思路
那怎麼優化呢
還是利用色塊,讓頁面變得平衡起來
把居中排版變成橫向排版
這時候我們可以明顯看出,在同樣的背景下,頁面右邊還是存在空洞的問題
給内容少的色塊添加一個比較飽和度高的顔色,感覺稍微好了一點
利用顔色變化帶來的視覺差異,我們可以給三個色塊分别添加上顔色有差異的圖片。右邊圖片的顔色要深一些,頁面自然就平衡了
再舉一個特殊的例子
這是一張架構圖,而且是頁面失衡的一張架構圖,這類的頁面就沒有辦法通過填充圖片和不同顔色的形狀來優化了
遇到架構圖類的PPT,首先是要劃分出層級,讓内容清晰起來
把内容填充進去以後,頁面右下角空洞的問題雖然有一點點改善,但問題還是沒有得到解決
這時候,我們可以調整一下各個内容的位置,讓兩邊盡量對稱
是不是感覺頁面平衡了很多
對比着看,其實效果更明顯
這是優化前的效果
這是優化後的效果
今天分享的内容就這麼多
希望對大家做PPT有點幫助
下期再賤~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