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為什麼平安夜是一個節日

為什麼平安夜是一個節日

民俗 更新时间:2024-06-30 15:40:24

為什麼平安夜是一個節日(你知道平安夜的來曆是什麼)1

平安夜就是聖誕節的前一天,也就是年的12月24日夜晚。我國的年輕人越來越熱衷過平安夜,這個節日已經成為中國傳統節日之外的又一個重要節日。但是有很多的朋友并不了解平安夜的來曆和平安夜的習俗,接下來就由小編詳細來說說平安夜的來曆及習俗吧。

平安夜的來曆第一種說法

為什麼平安夜是一個節日(你知道平安夜的來曆是什麼)2

一八一八年十二月二十三日晚上,在奧地利薩爾劄赫河畔的奧本村裡 ,有一隻老鼠大膽地溜進村裡古老的聖尼哥拉斯教堂風琴樓廂裡。這隻饑寒交迫的小東西東跑西竄,到處咬噬,終于幹下了一件“影響深遠的大事”,導緻了一曲脍炙人口的聖誕贊美詩的誕生。翌日清晨,一位身穿黑色禮服大衣的中年人走進教堂,徑直來到風琴旁邊坐下。此人名叫弗蘭茲-格魯伯,正當三十一歲,有着一頭黑發,高高的鼻梁和一雙富有感情的眼睛。他雖然默默無聞,但在這偏僻地區很受村民尊敬。因為他是本村的小學教師,又是聖尼哥拉斯教堂的風琴演奏家。他坐下來,踩着踏闆,按下了琴鍵。可是風琴隻發出幾聲嗚咽似的微弱氣息。

這歌曲作為民間音樂,從奧地利傳到了德國。它越過國界,随着德國移民遠涉重洋,傳播各地。但直到不久前,莫爾和格魯伯才被公認為這首歌曲的創作者。他們當時什麼都沒有得到,他們死時仍和生時一樣貧窮。但是,格魯伯的那具古老的吉他琴至今仍在為他歌唱,它已成為傳家寶,被格魯伯家代代相傳。現在,每逢聖誕夜,人們便要把這吉他琴帶到奧本村去。而世界各地的教徒們,則再次齊唱這首為人喜愛的聖誕贊美詩。

平安夜的來曆第二種說法

為什麼平安夜是一個節日(你知道平安夜的來曆是什麼)3

奧地利靠阿爾卑斯山的地區,出了不少的鄉村詩人,加上奧地利人,本是愛好音樂的民族。他們大部分的人民,信仰耶稣基督。所以每到聖誕節,在這崇山峻嶺的一些小鎮和鄉村裡,許多歌唱世家的男女,像中古世紀的吟遊詩人,不斷的把聖誕歌的詞句和樂曲,加以改進或創新。他們很多人,長于彈奏樂器,而且幾個人聚在火爐邊,就能當場作出新的聖誕歌,成了後來聖誕歌的寶藏。有一些歌曲,也許當時唱唱,或唱過一兩年,就被新的聖誕歌所取代了。但是其中的一首,不但流傳下來,而且是世界最出名的聖誕歌,它就是大家熟悉的“平安夜”。

據說這首聖誕歌,是阿爾卑斯山下沙司堡的牧若瑟神父,在一八一八年撰寫的歌詞,曲子則是樂師方濟葛魯伯所作的。不幸它在那鄉村聖堂歌詠團的抄寫本中,埋沒了十多年。後來,被一位喜愛音樂的人發現,就把這首聖誕歌,帶到城裡的音樂會上演唱,非常受人歡迎。于是,漸漸的流傳到奧地利各地,再傳到了德國。一八三九年,這首聖誕歌傳進了美國,不到幾年功夫,就普遍得到人民的喜愛。再經過著名歌唱家的演唱,電台的播放,這首聖誕歌-平安夜,普遍的流傳世界,而且各國都有翻譯的歌詞。不管是不是基督徒,幾乎都熟悉這首“平安夜”,聆聽的時候,而且會哼唱起來。

平安夜的習俗

跟我們的春節一樣,放假、回家、走親訪友、互贈禮物

為什麼平安夜是一個節日(你知道平安夜的來曆是什麼)4

不同的是,每家要布置一棵聖誕樹,用五顔六色的東東裝飾,給小孩子的禮物在聖誕夜(12月24日)裝到一隻大襪子裡,等孩子睡了挂在他床頭,讓他們第二天醒來時知道是聖誕老人“親自”駕着雪爬犁(馴鹿拉的哦)送來的。教徒要去教堂禮拜,慶祝耶稣誕生(“聖誕節”名字由來)。全家人聚在一起吃聖誕大餐。這是家庭慶祝。  

公司裡開慶祝會,吃自助餐、開香槟酒,感謝員工和同事努力工作一年,表彰先進、議論東家長西家短(這點跟咱們沒啥區别)。

為什麼平安夜是一個節日(你知道平安夜的來曆是什麼)5

聖誕大餐吃火雞的習俗始于1620年。這種風俗盛于美國。英國人的聖誕大餐是烤鵝,而非火雞。澳大利亞人愛在平安夜裡,全家老小約上親友成群結隊地到餐館去吃一頓聖誕大餐,其中,火雞、臘雞、燒牛仔肉和豬腿必不可少,同時伴以名酒,吃得大家歡天喜地。  

美國:聖誕節是美國人快樂狂歡的日子。美國有很多民族,所以其慶祝方式也有很大差異。不過大部分室内都有别緻的布置,門外懸挂着美麗的花環和其他飾物。  

英國:他們認為聖誕節必須吃得痛快。所以聖誕大餐極為豐富,包括豬肉、烤火雞、聖誕布丁、聖誕碎肉餅等等。家裡每一個人都有一份禮物,連仆人也有,禮物都在聖誕節的早晨分贈。  

法國:在聖誕節前夕都要到教堂參加午夜彌撒。彌撒後家人同往年長兄姐家中團聚共享聖誕餐,并共同回味一年來家中重大事件。如果一年中家人有不和,也要在聖誕節言歸于好。  

意大利:人們喜歡在家中安置一些關于耶稣誕生故事的模型。聖誕前夕,家人團聚吃大餐,到午夜參加聖誕彌撒,然後訪問親戚朋友,但隻有小孩和老人得到禮物。孩子們為感謝父母一年來的教養,會在未吃聖誕大餐前将他們的作文或詩歌暗藏在餐巾、桌布或碟子裡。吃完大餐後便将它取出朗讀。  

西班牙:該國的孩童常将鞋子放在窗口或門外,以接受聖誕禮物。牛在聖誕節也受到最好的待遇,因為當地傳說中:“耶稣降生時,曾有一隻牛向他吐氣,使他得到溫暖”。  

挪威:在聖誕節前夕,家中每一份子就寝前需将鞋子由大到小排成一列。挪威人認為家人這樣做可以在未來的一年裡得到和睦與安甯。  

梵蒂岡:你可以在世界最大的聖彼得教堂參加由教皇親自主持的聖誕彌撒,那裡可容納三萬五千人。聖誕彌撒大多在十二月二十五日零時舉行,教皇着白袍外罩金黃色祭服,登上聖彼得大教堂的祭壇,以拉丁語念出禱告詞。零時整,号角手吹響的喇叭,這時,聖嬰耶稣身上的白布被徐徐除下。教堂内的各國信徒以各自的語言合唱“平安夜”。  

日本:雖然不是基督教國家,但戰後日本過聖誕節的風氣十分興盛。在聖誕裝飾中紙鶴是極具日本民族特色的。日本孩子更以與世界各國的孩子交換紙鶴來表達拒絕戰争、渴望和平的心願。聖誕節在日本雖然少了一些宗教色彩,卻被當地人賦予了另一種意義,那就是愛與和平。  

哥倫比亞:他們以化裝舞會來慶祝聖誕。各人戴着假面具盡量不被人認出,凡能認出最多的人就可得到獎品。  

澳大利亞:澳大利亞是南半球的國家,聖誕節到來的時候正是熱不可耐的仲夏時節。因此到處可以看見光着上身的小夥子和穿超短群的姑娘,與商店櫥窗裡精心布置的冬日雪景和穿紅棉襖的聖誕老人,構成澳大利亞特有的節日圖景。節日晚上,人們帶着飲料到森林裡舉行“巴别居”野餐。然後跳起舞,直至深夜。

各位看官有何想法可以點贊、留言、評論 關注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