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繁體與中文簡體切換?——陳寅恪著作“繁簡之争”的文化思考,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中文繁體與中文簡體切換?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陳寅恪著作“繁簡之争”的文化思考
最近,圍繞《陳寅恪合集》該用繁體還是簡體,引起了不少争議。作為20世紀最著名的中國學者之一,陳寅恪先生這些年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焦點。從他的家世到“恪”字的讀音,以及以他為主角的學林轶事,經常成為人們談論乃至争論的話題,有人稱之為“陳寅恪熱”。确實, “陳寅恪”三字已成為文化現象,此次繁簡之争,也可歸入其中。
筆者以為,陳先生著作應用繁體還是簡體,并無“标準答案”,而是取決于論者評判其著作價值的标準和角度。和任何文化名家的著作一樣,陳先生的著作既是其人格和學問的集中體現,又是全社會的寶貴文化财富。就前者而言,出版時理應遵照陳先生本人的看法,從内容到形式,完整地展現陳先生的文化态度和審美偏好,那麼,“繁體版”自然更合乎人情事理。但從後者來看,“簡體版”又有其合理性。文字是文明的表征,也是文明的載體。就像文明在演變中赓續一樣,文字也是流動的風景,并非凝固不變。“簡體字”是曆史的産物。今天,習慣閱讀簡體字的人較多,也是客觀的“既成事實”。而在現行基礎教育體制下,這一群體人數預計還将越來越多。因此,同樣的内容,“簡體版”的受衆就會更多,傳播也更廣。如果再考慮到正在蓬勃發展的電子閱讀新趨勢,“簡體版”的傳播優勢愈發明顯。從這個意義上說,應支持繼續出版陳先生著作“繁體版”,同時也應樂見“簡體版”的問世。
需要強調的是,“簡體版”不是“簡化版”,更不是“簡單化”。陳寅恪先生學問淵博高深,遣詞造句十分考究,形成了隽永的語言風格,認真讀過他的書的人,想必對此都深有體會。在他的著作中,不但提出了許多具有學術範式意義的“陳氏問題”,還形成了别具一格的“陳氏文體”。因此,把陳先生的繁體著述轉換為“簡體版”并非易事。特别是書中的人名、地名、古籍名中的繁體字、異體字,以及無對應簡體字或者轉換後意義發生改變的繁體字,包括标點符号的使用等,都需要一一核對、反複斟酌,有必要的時候還應加上注音和注釋。
因此,繁簡之争的背後,真正考量的是如何保證陳先生著作的出版質量、學術品質和傳播效果,從而全面反映他的學問和治學精神。衆所周知,學術是民族的靈光,也是天下之公器。陳先生治學立足本土,又富有世界眼光,他的著作是中華民族的寶貝,也是全人類的共同财富。在他的書中,我們讀到的是精湛的學識見解、博大的文化胸懷,以及對中華文化的真摯的熱愛。當下,研究陳寅恪已成為專門之學,汪榮祖的《史學家陳寅恪傳》、王永興的《陳寅恪先生史學述略稿》、蔣天樞的《陳寅恪先生編年事輯》、陸鍵東的《陳寅恪的最後二十年》、胡文輝的《陳寅恪詩箋釋》、劉夢溪的《陳寅恪的學說》,以及新近出版的張求會的《陳寅恪家史》等著作,都為我們走進并理解陳先生的世界提供了幫助。但是,也有的人或媒體對陳先生的學問和治學精神,缺乏認真嚴謹的研讀,撰文寫書津津樂道于陳先生的學界轶事,或把這些小故事編為标題黨微信文章以博人眼球,打着學術大師的幌子制造文化奇觀,其實是把陳先生庸俗化了。
陳先生素有“教授中的教授”之稱,精通多種語言,著作旁征博引,但他絕非“掉書袋”的學者。他曆來主張“士之讀書治學,蓋将以脫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固得以發揚”,在他那些看似不起眼的考證中,其實寄托着精深的學術追求和高遠的文化情懷。比如,他考證楊貴妃進宮時是不是處女,被人批評為無聊之舉,實為借此考證唐代文化胡漢交融的特征,進而說明中國文化在曆史上的交融發展。他還就“狐臭”專門寫過文章,目的也在考察民族和文化的融合。再如,他曾提出“預流”的思想,主張治學應主動投入時代潮流特别是學術潮流,而不是跟在别人後面跑,這對于今天我們建設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依然具有指導意義。
“陳寅恪”三個字,在很多人心中是真學者之代名詞。而我們對一位真正的學者最大的尊敬,不是把他的著作當古物陳列收藏,也不是把他的學問變成書齋裡的文人雅玩,更不是以添油加醋的逸聞趣事把他打扮成“網紅”,而是沿着他所指出的方向,結合時代要求,研究他提出的問題,辨析他創立的範式,對他的學問作出補正或駁正,讓他倡導的治學精神曆久彌新、發揚光大。
說到底,不管“繁體版”“簡體版”,傳播真學問的就是“好版”。因此,我們不妨撥開“繁簡之争”的面紗,以适合自己的閱讀習慣,走入陳寅恪的學問世界,領略其思想魅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