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過後,天氣越來越熱,學生上課打瞌睡的現象也多起來,這種現象是大多數老師上課中都會遇到的問題,如何處理,需要首先搞清楚學生打瞌睡的原因。我認為原因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第一是生理上的疲勞造成的;第二是心理、情緒方面的原因,如厭學、對老師有意見;第三是認知基礎及能力差造成的,如聽不懂老師講的内容自然就容易打瞌睡;第四是老師的教學水平、教學内容導緻的。
如果打瞌睡是個别的、偶然的、不固定的,我認為純屬正常現象,老師可以善意的提醒。如果遇到某個學生經常出現瞌睡現象,可以課下談心,了解情況,找出解決的辦法。 如果打瞌睡是普遍的,即上課打瞌睡的人不止兩三個,那麼老師就需要好好反省一下,來改變自己的教學方法。
教學過程中盡量做到以下幾點:
(1)學科知識生活化,善于激發學生的好奇心;
(2)知識内容問題化,有效激發學生求知欲;
(3)教學形式多樣化,增強學生學習知識的新鮮感。同時,多留給學生些思考、合作、提問、練習、展示的機會,避免學生因一味聽課而帶來的倦意。
如果是基礎相對差的學生,治理上課打瞌睡的根本之法在于改革課堂,讓這些長期在學習上吃敗仗的學生要能獲得學習上的成就感,這才是真正的治本之法。治本需要教師投入大量的愛及教育智慧。一個班學生的情況分好多類型,隻有采取既治标又治本的辦法,才能在學生上課打瞌睡的問題上取得突破性進展。
總之,教學有法而無定法,隻要老師願意做個有心人,心中真正有學生,眼中有教育,勤于學習,樂于請教,善于反思,敢于嘗試,多點柔性引導,少些硬性強制,就一定會找到一套屬于自己的且行之有效的教學技能和育人方法,課堂教學也就會煥發生機與活力,學生的打瞌睡現象也就迎刃而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