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說到了,我們很容易不自覺地逃避自己的責任。覺得不是我們自己,而是别人在主導關系的結果,所以會試圖通過改變别人來解決關系中的問題。
從個體角度看,導緻了因果思維,而因果思維導緻了對錯思維,沖突從這裡開始。而從關系的角度看,是互相影響産生的作用。
破解的方法就是,需要掙脫互相指責、互相推诿的死循環。做自己能做的事情,承擔在關系中的責任,不管别人結果最終如何。
上文說了人際關系中常見的責任混淆,叫“都是你的錯”,這部分來講它的姐妹篇另一種責任混淆,叫“都是我的錯”。
如果說“都是你的錯”,是要求别人為我們的感受負責,逃避我們在人際關系中的責任。
那“都是我的錯”,說的是,我們想要為别人的感受負責,承擔我們不該承擔的責任,生活在不必要的内疚中。
你可能會懷疑,真的有這麼傻的人嗎?用别人的問題增加自己的負擔。其實這很常見,隻是你沒有感覺到而已。
我為你負責,你為我負責陳海賢老師曾遇到有人問他問題,以下是對話内容:
“我有個朋友,最近一直不開心,我懷疑他得了抑郁症,勸了他很久,他都不肯看心理咨詢。遇到這樣的情況,我該怎麼勸他呢?”
“你已經做了你能做的事情,你勸他去做咨詢,他覺得不需要,這是他的選擇和決定,你隻能尊重他的選擇。”
“可是作為朋友,我看着他一天天消沉下去,我很内疚,如果你有這樣的朋友,你自己又做不了什麼,你不會内疚嗎?”
“會啊,可是我知道,内疚是我自己的情緒,我需要自己處理好它。”
他在為朋友的抑郁感覺到内疚,如果朋友真出了一些狀況,也許内疚就會轉化成自責。
這裡面有一種同情,也有一個隐含假設:覺得我很重要,甚至能夠影響朋友的決定,能夠為他的人生負起某種責任。
這讓陳海賢老師想起了心理學裡有一個流浪貓效應。
從前有位善良的女士,散步時,看到一隻流浪貓,覺得野貓很可憐,就把它帶回家好好喂養。
過了幾天,她去散步,又遇到一隻野貓,覺得那隻貓也可憐,隻好也帶回了家。
第3隻、第4隻……附近的野貓好像都被她遇到了,很快她家變成了貓窩,她所有的生活都被貓占據了。
她一邊在養貓,一邊怨氣沖天,覺得自己的生活被這些貓給毀了。可要扔下這些野貓,又于心不忍,于是她就這樣變成了貓奴。
這個故事提醒我們:無論出于什麼樣的善心,助人者和求助者之間,都應該有邊界,在幫助别人時,要警惕我們的好心,突破了邊界,最終破壞了彼此的關系。
邊界是一個很重要的詞,意思是我們需要承認和尊重彼此的獨立性。
我為我的生命負責,你為你的生命負責,絕不輕易越界。
就像兩個雞蛋,都帶着自己的殼。你再想跟别的雞蛋親近,也隻能期望成為“一個籃子裡的雞蛋”,而不能期望成為“同一枚雞蛋”。如果挨得太近,容易雞飛蛋打。
人總是有親近的渴望,因為這種親近的渴望,我們總是希望能夠承擔别人的痛苦。
可有時,也需要承認自己的限度,不是我們愛心不夠,而是我們能力不夠。邊界就在那裡,很客觀,我們隻能遵守。
在這個世界上,我們需要接受不能控制的,這就是其中必須接受的一項,不能控制的。
家人的邊界更難遵守其實朋友間的邊界,還容易遵守,更難遵守的,是家人之間的邊界。
陳海賢老師舉了一個例子,就是一個常見的家庭,夫妻吵架都抱着“都是你的錯”的思維,膠着了很久。
妻子在抱怨,丈夫在解釋。旁邊的女兒說:“我記得不是這樣的,我那段時間考試沒考好,心情不好,所以每次都往床上一躺,爸爸看到我這樣,也學我就往床上躺。”
這時父母還在劍拔弩張,甚至沒人仔細聽女兒說了什麼。而咨詢師停下來問媽媽說:“媽媽你知道女兒在說什麼嗎? ”
媽媽覺得,也許女兒是在替爸爸解釋之類的,她其實并不在意女兒說了什麼。
這是咨詢師停下來問媽媽:“媽媽,如果這樣,你對女兒的話太不敏感了,她其實在說不要怪爸爸了,要怪就怪我,都是我的錯!”
一下子所有人都安靜,氣氛凝重,媽媽哭了說:“老公,我們不要這樣了,我們要改。”
爸爸媽媽不能解決自己的矛盾,子女就會把他們的矛盾當做自己的問題。
會覺得是不是自己不夠乖巧?父母才吵架,所以拼命表現乖巧來讨好父母。是不是自己成績不好,所以拼命努力學習。
等到他們長大,也許就能分清是父母的問題,可依然會有幻想:如果我再多做些什麼,也許爸媽之間的矛盾就能解決了。
而這種内疚,有時會成為一種思維習慣。在其他的人際關系中,每當别人生氣時,他們也會覺得是自己做錯了什麼,才會這樣。
“都是我的錯”的根源有個女孩,父母離婚了。但她始終有一種内疚,萦繞在心底,就是會不會因為她表現不好,所以父母才離婚。下面是她和咨詢師的一段對話。
“那時候你多大?”
“13歲。”
“與其說是,你父母聽了你的話,不如說是你幫父母說出了他想說的話。你知道,一個和諧的家庭裡,父母間重大決策是不會讓一個10歲的孩子來決定的。你隻是對父母的想法比較敏感而已。”
“也許是吧,可我仍然覺得,是我做的不夠好,是我的錯,要不是我,他們的關系不會那麼差。”
“那我不是很理解,你和我爸爸的關系好一些,你和媽媽的關系好一些,可是你能改變他們對彼此的觀感覺嗎?夫妻關系不就是他倆之間的關系嗎?”
“你是說,我改變不了他們的關系嗎?”
“你覺得能嗎?”
“也許真的不能,可你這麼說,我特别難過。原來我還可以想,是我做的不好,他們的關系才會不好。可是我很不想承認,這麼重要的事,我居然什麼都做不了。相比之下,我倒甯願覺得,他們的關系不好,隻是因為我沒有做好。”
這就是根源,為什麼我們要把明明不是我們自己的責任扛到自己的肩上呢?
原因就在于,我們甯可忍受這樣的内疚和自責,也不想承認,在一段這麼重要的關系中,我們居然是無能為力的。
相比内疚和自責,這種無力感更讓人難以忍受。他們沒辦法解決别人的矛盾,就把别人的矛盾變成自己的問題,來告訴自己:我是有辦法的,隻是我沒做好而已。
兩種思維的比較“都是你的錯”攻擊是向外的,指向别人,所産生的情緒是憤怒。而“都是我的錯”攻擊是向内的,指向自己,所産生的情緒是内疚、自責與抑郁。
這兩種情緒,有時是組合出現的。
比如父母會跟孩子說:“要不是你,我早就離婚。”“等你考上大學,我就離婚。”
這句話是“都是你的錯”的形式,而孩子會認同媽媽的話,會想都是因為我,媽媽才過得這麼不好,這是一種“都是我的錯”的形式。
當“都是你的錯”和“都是我的錯”,形成了一種互補的關系,關系的一方常常會變得越來越憤怒,另一方變得越來越抑郁。
兩個人都不舒服,卻常常都無法改變。這樣的關系遲早會崩潰。
重新思考一下邊界的含義:即便是最親的人,我們也需要承認我們跟他們是不同的人,有些困難隻能他們自己去面對和解決,有些決定隻能他自己來做,無論他的決定在我們看來有多糟糕。——陳海賢。
說到底,每個人隻能為自己的生活負責,為自己的情緒負責。
如果你經常感覺到内疚和自責,哪怕明明受了委屈,陳海賢老師提醒你:這不是你的錯。
蘋果公司有個極簡的責任範疇模型,Apple認為所有的角色責任隻有三類:我的、交叉的和他的,沒有“你的”,因為關系的本質,沒有對立,隻有協作。
中間會有模糊的交叉地帶,主動做了的人,就是在發揮領導力。而家庭是以夫妻為核心單位,而不是以母子為核心單位。
夫妻關系必須自我管理,父母絕對不可以進入,互補可以。比如父母不在爺爺奶奶教育孩子。但夫妻關系絕不可以讓父母指手畫腳,否則後患無窮。
我可以幫你磨磨,但無人可以代筆。
陳海賢老師的總結
無論出于什麼樣的善心,助人者和求助者之間都應該有邊界。
“都是你的錯”,它的攻擊向外,指向别人,所産生的情緒是憤怒。
“都是我的錯”,它的攻擊向内,指向自己,所産生的情緒是内疚、自責和抑郁。
謝謝你的欣賞,期待在留言區看到你的樣子。關注我,認識自己,理解别人,這個世界很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