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推崇極簡美學的雜貨大牌“無印良品(MUJI)”,小通作為一個吃貨,最愛的還是它家的零食,幾乎每次去店裡都能在貨架前逛半天。
就在剛剛過去的520,無印又為吃貨粉送上了一份驚喜新品——蟋蟀仙貝。
據官方宣傳稱,這款仙貝的原料主要是在安全衛生的環境下人工飼養的雙斑蟋蟀。研究顯示,這種熱帶蟋蟀是最适合人類食用的昆蟲,而且由于是人工養殖,也不需要擔心細菌等問題。不過,由于蟋蟀屬于蝦、蟹等甲殼類的近親,因此對蝦蟹過敏者不可食用。
外觀為淺褐色,品嘗過的勇士表示味道與蝦餅相似。每袋55g,定價為190日元(約為13rmb)。
做法是将蟋蟀研磨成粉,再将其制成餅狀。宣傳負責人表示,為了讓大家盡情享受到蟋蟀的原汁原味,烘烤過程也未添加多餘的香料。
這款堪稱世界首創的蟋蟀仙貝聽起來噱頭滿滿,但無印也隻敢通過官網預售的方法試試水,不敢大批量上市。
出乎意料的是,蟋蟀仙貝在開售當天下午就賣斷貨了。
雖然許多網友表示“我不行我不行我真的不行”,但迫不及待準備“冒險”的網友也大有人在。
不少人為了嘗鮮,甚至願意為了這包190日元的仙貝花費500日元的運費!
果然還是需要一點勇氣才敢買!
看起來好好吃~
想試吃一點诶。
據說無印的蟋蟀仙貝富含昆蟲的蛋白質,好想試吃一下。
下單了蟋蟀仙貝,預計6月4日送達~一包仙貝才190日元,運費卻要500日元嗚嗚嗚……
如果你把它們當成蝗蟲,也不是不能吃的。我曾經在百貨公司的土特産展銷會上試吃過,味道其實很美味。
除了蟋蟀仙貝,作為拉面大國,日本最近還開始嘗試起了蟋蟀拉面。
“蟋蟀拉面”是一家名為Antcicada的餐廳鎮店之寶,因為疫情,目前隻能點外賣才能吃到。兩人份起售,每份1100日元(約為73rmb)。
這款拉面的面是蟋蟀粉和丸山面混合制成的,湯底是用蟋蟀炖的,最後裝盤時店家還會在湯面蓋上一隻油炸蟋蟀。平均每碗面裡足足有100隻蟋蟀!
越說越有《雪國列車》那啥的味道了……
但據該店的顧客表示,湯底“像蝦湯一樣,是那種很濃稠的味道”。隻要不去想這是裡面有100隻蟋蟀,聽起來還是不錯的?
這家勇于創新的餐廳——Antcicada,店名靈感為“ant(螞蟻) cicada(蟬)”。連店名都是昆蟲的這家餐廳,自開業以來一直緻力于昆蟲食品的普及。
在霓虹金瘋狂迷戀奶茶時,Antcicada曾率先推出了史無前例的“蠶沙珍珠奶茶”,每杯640日元(約為42rmb)。
“蠶沙”是一種中藥名,一般指蠶的幼蟲的幹燥糞便。據說,因為蠶的幼蟲以桑葉為食,所以糞便中會有新鮮的青桑味。
而且蠶沙具有改善血液循環流動的功效,自古以來就廣泛用于中醫藥材。
(糞便,奶茶,這不禁讓小通想起了山羊珍珠……)
今年2月,Anticicada還和日本東野啤酒廠共同研發除了世界首款以蟋蟀為原料的手工啤酒——“蟋蟀黑啤”。
這款黑啤的制作方法是在麥汁中加入精心烘烤的蟋蟀和烤麥芽,使蟋蟀的香氣和香味更加濃郁。
據說其中包含咖啡、可可和洋甘菊的味道,口感苦澀醇厚, 回味無窮。
看到這大家一定滿頭問号:好端端地,日本人為什麼開始吃昆蟲了呢?
其實不僅是日本,為了應對世界糧食危機,“食昆蟲”已逐漸成為全球熱潮。
據聯合國發表的2019年度《世界人口白皮書》,預計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超過100億,但由于蛋白質的增長速度趕不上需求的增長,大約在2030年,人類将陷入蛋白質供不應求的狀态。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把對環境負荷更小的昆蟲作為家畜的替代品,将會是一個絕佳的對策。
此外,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于2013年發布的關于食用昆蟲的報告書也是引起人們關注昆蟲食品的原因之一。
報告顯示,粉蟲、蟋蟀和蚱蜢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與豬和牛的相比簡直微乎其微。
另外,食用昆蟲的保鮮性很強,也不需要占用太多的生長空間。報告還對培育1公斤食用性昆蟲和家禽所需的飼料和水進行了比較,食用性昆蟲對環境産生的負荷明顯少于其他動物。
FAO之所以在成千上萬種的昆蟲中将蟋蟀選為最佳建議食品,是因為每100克蟋蟀的蛋白質含量高達60克,是牛肉的近三倍之多。
而且蟋蟀方便養殖,成蟲和繁殖的速度也相當快,大約35天左右就能長成成人。它甚至還是雜食性動物,不僅不挑食,還可以為糧食廢棄問題做出貢獻。
FAO這份報告書的發表,為食用性昆蟲起到了強有力的宣傳作用。目前在歐洲,已經有20多個國家在進行養殖和銷售蟋蟀,并出口到其他國家。
作為北歐第二大食品工廠的法澤(Fazer),更是于2017年推出了世界首創的昆蟲面包。
這款面包的制作過程是将幹蟋蟀磨成粉末,與面粉充分混合之後再進行手工烤制。平均下來,每個面包裡面足足有70多隻蟋蟀!
這款面包的價格是一般小麥面包的近兩倍,口感跟普通的面包沒有什麼區别,但脂肪酸、蛋白質、維生素B12等營養物質的含量卻是遠遠高于其他面包。當地人民對此展現了積極支持的态度。
而無印決定研發蟋蟀仙貝的想法也正是受北歐國家所影響。
據無印的食品部負責人山田辰郎表示,去年秋天在芬蘭開設門店時,他對法澤的蟋蟀面包産生了濃厚的興趣。
昆蟲食品提案受到了公司的重視,為此無印決定與走在昆蟲食品研究前沿的德島大學合作。
自2016年以來,德島大學創投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兼蟋蟀研究領域的領軍人物渡邊高仁博士,一直在進行蟋蟀的應用研究,包括營養素、過敏物質等安全問題的研究,以及穩定的質量供應的實際應用,并以此為契機,與無印合作研發出了這款蟋蟀仙貝。
如今,無印的蟋蟀仙貝一售即空,銷量火爆;Antcicada也已經成為日本的人氣昆蟲主題餐廳,蟋蟀拉面在疫情期間也仍然賣得火熱。
對此,日本昆蟲食品公司ENTOMO的社長松井隆史興奮不已,“昆蟲食品的時代已經趕上了!也許用不了多久,餐桌上的肉類旁邊就會出現昆蟲食品了。”
話說回來,在普通人看來食昆蟲仍然是一種獵奇行為。
也許到了食物短缺的時候,吃蟲子會變得更加普遍......但就目前來說,我想我不會願意花錢去吃蟋蟀。
但也有島國網友給出了一個無法反駁的購買理由:
既然能拯救地球,好像不得不買了(我這該死的使命感)
(這該死的中二感)
- 完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