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民以食為天的由來

民以食為天的由來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0-16 01:13:59

全文共1317字,閱讀大約需要4分鐘

民以食為天的由來(古字今說)1

(圖片來源于網絡)

《風味人間》中這樣描述食物:“人因食物而聚,人不散,家就在,煙火人間,風味常存。”中國人在“食”中傾注的情感,何止表現在挑剔的舌尖之上,更傳遞在千年的文字之中。平靜淡然叫食甘寝甯;心緒難安叫食不知味;富足安泰叫鐘鳴鼎食;清貧樂道叫箪食瓢飲。奔忙的日常最向往飽食終日;庸碌的生活最需要廢寝忘食。

“食”,維持着我們的生命,更貫穿着我們的生活和文化。先祖們在表達如此重要的概念時,作了哪些考量?“食”在本義的基礎上,又産生了哪些延申?

我們聊聊漢字——食

01 “食”從何處來?

民以食為天的由來(古字今說)2

“食”在殷商甲骨文中較常出現,其為會意字,由上部“亽”,下部“皀”兩個部件組合會意,兩個部件的具體含意便是解開“食”字秘密的鑰匙。

“食”的下面部件現寫作“皀(jí)”,為象形字,像谷物盛放于簋中之形後表示稻谷的香氣。初文主體像有圈足的簋,尖頂像滿盈高出的谷物,在漢字求簡的過程中,原平底圈足逐漸演變為斜下雙歧,最終演變為“匕”,上半部分的尖頂谷物則逐漸演化為“白”,最終整體演化為“皀”。“皀”在現代漢語中充當部件時,常進一步簡化,如“即”“既”“卿”等,其中的”皀“均以盛放食物之簋參與表義。

”食“的上面部件現寫作”亽(jí)“,曆史中對這個部件的解釋卻出現了分歧:

許慎在《說文解字》對”食“的字形構義便有兩種解釋:

”食,一米也。從皀,亽聲。

或說:亽皀也。凡食之屬皆從食。“

其中”一“當寫作”壹“,有聚集之義,如”統一“,所謂”一米“,即聚米為食之義;所謂”亽皀“即集合馨香之米。《說文解字今釋》則将”亽“更形象化地解釋為一個器蓋,将”皀“解釋為盛放食物的圓形器具。

民以食為天的由來(古字今說)3

《字源》對”亽“卻有完全不一樣的解釋:

“食,從亽(倒口),從皀(簋),以會張口就簋而食之意。‘食’原是‘飤’的簡寫形式,‘飤’字初文本是圖畫式的會意字,像一人俯身張口就簋進食之狀。早在殷商甲骨文中已普遍行用‘食’字——省去了‘飤’中的人身形,隻留下向下張開的口形及食形,簋之兩側有2至4個小點,像口中流下涎水。

民以食為天的由來(古字今說)4

“亽”究竟應釋為什麼,至今尚無定論。漢字簡化的邏輯中,将作為偏旁的“食”簡化為“饣”,這或許更偏向于将“亽”釋為倒口,如“欠”的頭部便是一個張開的口。當然,這也隻是猜測,漢字愛好者們可再進一步聯想考證。

02 “食”有何引申?

“食”的本義當為名詞,講作食物。但這其中會産生一個疑問,可供食用的東西如此之多,為何選擇了盛放稻米的簋來作為所有食物的代表?

思考這個問題,或許我們可以回歸到漢字的發生地——黃河中下遊流域。華夏文明以農耕文化為主,耕作物中最了不起的飽腹之物或許便是谷類。直到千年後的今天,谷類作物依舊是中華兒女餐桌上的主角。

民以食為天的由來(古字今說)5

可食之物即為食物,“食”自然而然地便從名詞轉化為了動詞“”,如食欲。中國人對吃有一整套自己的哲學講究。“民以食為天”,是對食之果腹的根本認同;“五味令人口爽”是從道德層面對縱欲的否定;“食不厭精,脍不厭細”是技術層面對所食之物的要求。吃這件事也逐漸從生理層面的基本需求演變為精神層次的個人标志,顔回之窮,“一箪食一瓢飲”更是變成了無數仁人志士的精神旗幟。

民以食為天的由來(古字今說)6

(圖片來源于網絡)

“食”在其食物本義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便指向了可購買食物來養活自己的俸祿。在翻譯過程中可不能機械地翻譯為食物,如“君子謀道不謀食”,即講君子在位應當以追求道義為主,而非以獲取俸祿為宗旨。

最後,“食”也出現變音,當其讀作【sì】時,義指供養,即給···吃。《漢書·淮陰侯列傳》中韓信說到漢王與自己的關系時說“漢王授我上将軍印,予我數萬衆,解衣衣我,推食食我”其最後一個“食”,顔師古注:“下‘食’讀曰‘飤’也”即為供養之義。

民以食為天的由來(古字今說)7

(圖片來源于網絡)

當“食”變音為【yì】時,一般便是假借為人名,曆史上如戰國末期為劉邦出謀劃策,遊說四方,以三寸不爛之舌取得齊國七十餘座城,卻在齊國慘遭烹殺的郦食其。

民以食為天的由來(古字今說)8

(圖片來源于網絡)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