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了解一下植物的秘密

了解一下植物的秘密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9-16 06:23:06

了解一下植物的秘密?植物雖然無處不在,但大多數人對它們預測、抵禦和适應環境的精湛能力知之甚少,甚至漠不關心這一情況通常被稱為“植物盲”(plant blindness)或“植物偏見”(plant bias)根據實驗研究和調查,相比植物,人類更喜歡動物,更傾向于關注和記住它們,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了解一下植物的秘密?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了解一下植物的秘密(植物可以教會你的這些事)1

了解一下植物的秘密

植物雖然無處不在,但大多數人對它們預測、抵禦和适應環境的精湛能力知之甚少,甚至漠不關心。這一情況通常被稱為“植物盲”(plant blindness)或“植物偏見”(plant bias)。根據實驗研究和調查,相比植物,人類更喜歡動物,更傾向于關注和記住它們。

由于植物無言,它們與我們的溝通較之動物更加困難。但植物很重要,它們吸收二氧化碳,産生氧氣,滋養其他生物,同時美化環境,讓人身心愉悅。植物的曆史也比動物古老,家族更加龐大,是人類生活不可缺少的資源。

随着城市化的進程加快,我們的生活越來越遠離野外,城市中的植物也越來越單一、乏味,但這并不意味着我們可以忘記它們、忽視它們的存在。隻有認識植物,了解植物,才能幫助我們更好地恢複生态,保護生物多樣性,建設更美麗的家園。

《植物教會我們的事》

《植物教會我們的事》,〔美〕貝隆達·L.蒙哥馬利 著,王晨 譯;2022年9月;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方寸

想象這樣一種生活,在這種生活中,生存者的全部存在都必須根據不斷變化的,有時甚至惡劣的環境進行調整或修改。這就是植物的生活。

植物沒有選擇。因為植物在其整個生活史中基本上是不動的,但即便如此,它們也是“有意識”的行動者。作者蒙哥馬利在書中探索了植物充滿活力和創造力的生活,她發現植物是一位“适應大師”,它們“知道”自己是誰,有一種不需要眼睛和耳朵即可以産生的感覺,雖然不能移動,但可以使用策略應對生态競争,甚至能夠改變自己的行為在不友好的環境中最大限度地生存繁衍,比如一些室内植物會向有陽光照射進來的窗戶伸展,這是因為它們能夠感知和尋找光線,為獲得光而彎曲自己;秋天樹葉脫落葉片,是一種節省能量的季節性行為,因為在冬天保留葉片的代價太大了;一些植物在受到昆蟲攻擊時還會産生抑制該昆蟲消化功能的化合物,從而限制進一步的傷害等等。

植物擁有“智慧”,而從植物生活中汲取的經驗教訓也可以啟發我們的生存哲學,影響并且改善人類社會。因此減少對植物的偏見,提高對植物的認識,不僅對植物很重要,對人類也很重要。

《草木之形:植物藝術巡禮》

《草木之形:植物藝術巡禮》,英國費頓出版社(編),林若竹、周紅玲(譯);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22年7月

除動物和人類自身以外,植物是早期藝術家繪畫的最初主題之一。目前,人們已知最早的植物圖案來自約5 000年前的地中海東部新月沃地(Fertile Crescent)。其他出現過遠古文明的地區——從南非到澳大利亞,從古代中國和中亞,再到中東、古埃及和古希臘青銅器時期的地中海島嶼等——都曾在岩畫、飾帶和壁畫裡描繪過植物。

古人将植物視為神賜之禮,因此植物與儀式和宗教密切相關。古希臘時期,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勝利者會獲得橄榄枝桂冠作為獎勵。有關植物的傳說也很多,例如風信子的名字源自一位悲劇性的男子,他在試圖抓住阿波羅擲出的鐵餅時被誤傷而亡。随着植物在人類生活中角色的嬗變,植物藝術的用途也發生改變。

本書彙集了300多件來自世界各地的傑出植物藝術作品,展現植物的非凡之美和相關的博物學曆史,例如17世紀籠罩荷蘭的郁金香狂熱、左右了曆史進程的正雞納樹、在太空中經曆完整生命周期的拟南芥等等。通過古代浮雕、中世紀抄本、水彩、攝影、現代雕塑和顯微掃描圖片等珍貴資料,讀者還可以了解促進植物藝術發展的多種動機——古時候,人們可以通過圖示或繪畫幫助醫生“照方抓藥”,治療患者的不适和疾病。18世紀,瑞典植物學家卡爾·林奈(Carl Linnaeus)提出了植物分類系統,新物種的精确繪圖成為植物分類(以及命名)的最重要依據。19世紀,貿易的興盛也推動了植物科學畫師行業的發展,人們不僅在殖民時期記述那些可能被引種的有用植物的特征,也為種子名錄繪制插圖以吸引園藝愛好者購買。

當然,植物藝術發展最持久的動力還是來自人類對美的追求,在認識植物之美的過程中,感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花逍遙》

《花逍遙》,[日] 澀澤龍彥 著,張斌璐 譯;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上海貝貝特;2022月8日

澀澤龍彥,日本現代著名小說家、評論家,是對三島由紀夫等人影響甚深的“暗黑美學大師”。他從20世紀50年代起研究法國文學,同時以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進行創作,寫出了大批充滿暗黑色彩的幻想文學作品,是日本傑出的幻想文學先鋒,著有《高丘親王航海記》《唐草物語》《虛舟》《華麗食物志》《幻想博物志》等作品。

澀澤龍彥一生涉獵廣泛,興趣駁雜,《花逍遙》是他在上世紀80年代刊登在《太陽》雜志上的專欄彙集而成的随筆集,作者笑稱“隻是數一數自己家裡種的花花草草”,故而稱之為“花逍遙”。水仙、山茶、薔薇、波斯菊、櫻花、向日葵……澀澤龍彥描寫了25種花,書中旁征博引,既是談花,也是解析世界各地引人遐思的文化曆史——“早在奈良朝之前,梅花就已從中國傳來了,這也反映出了當時那些文士追随中國文化的風氣。首先有漢詩集《懷風藻》,随後又是《萬葉集》和《古今集》,其中也廣泛提及了梅花是怎樣在時代中和櫻花來争奪花中魁首的。”“英語中的‘麻醉劑’等詞是‘麻醉’的姐妹語,主要指催眠、麻痹軀幹等作用。事實上,水仙的球根裡好像也富含具備催眠效果的生物堿.....神話中的青年陷入自我陶醉之自戀情結而死,豈非亦可視為麻痹之作用嗎?”

澀澤龍彥認為,比起現實中觸手可及的花,書籍中遇上的和記憶中飄蕩的花,更具現實感。那麼就跟随大師的思緒,在現實與幻想的之間,一起領略花的神奇與绮麗。

《蔬菜史話》

《蔬菜史話》,史軍 著;中信出版集團;中國國家地理·圖書;2022年2月

中國人把食物分成飯和菜,其中蔬菜在食物總量中的比重可以占到1/4左右。中國人對蔬菜的愛不僅僅體現在培育種植上,也體現在加工和烹饪上。你有沒有想過古人吃什麼菜、怎麼吃菜?他們吃的蔬菜跟現代的蔬菜品種有什麼植物學關系?為什麼在夏商周時期,“井田種糧、山間野菜”是基調?是什麼推進了中國蔬菜的發展進程和方向呢?

《蔬菜史話》融合了植物知識、曆史脈絡和中國飲食文化等不同話題,以中國曆史進程為脈絡,梳理從夏商周、春秋、秦漢、魏晉南北朝、唐宋元、明清到現代的蔬菜食用史,開放性地探究中國人的蔬菜史和蔬菜觀——蔬菜有什麼好吃的?中國人為何愛種菜?從古至今國人所吃的蔬菜都是哪些植物?當然,中國人不僅喜歡種菜,也被種出來的菜改變着。我們的食物組成、我們的烹饪方法乃至我們的文化都受到蔬菜的巨大影響。在中國,吃菜和種菜,絕對不是一件簡單填飽肚子的事情。

如今,中國人在茫茫戈壁的吐魯番綠洲中種出了蔬菜,在海拔5000米的青藏高原上種出了蔬菜,在四周都是冰原的南極科考站中種出了蔬菜。更誇張的是,中國人已經不再滿足于在地球上種菜,2019年1月,嫦娥四号月球探測器降落在月球背面,在嫦娥四号小小的登月艙裡裝着一個迷你菜園,裡面有馬鈴薯、油菜和酵母等生物樣本,中國人實現了人類首次月面的生物生長培育實驗。所以,如果說水果是中國曆史的見證者和記錄者,那麼蔬菜就有資格說是中國曆史的影響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