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國學文化優秀文案

國學文化優秀文案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8-18 12:07:59

國學文化優秀文案?押韻,又作壓韻,是指在韻文的創作中,在某些句子的最後一個字,都使用韻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朗誦或詠唱時音調和諧優美,産生铿锵和諧感這些使用了同一韻母字的地方,稱為韻腳将相同韻母的字歸納到一類即為韻部,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國學文化優秀文案?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國學文化優秀文案(國學文化中的文案營養)1

國學文化優秀文案

押韻,又作壓韻,是指在韻文的創作中,在某些句子的最後一個字,都使用韻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朗誦或詠唱時音調和諧優美,産生铿锵和諧感。這些使用了同一韻母字的地方,稱為韻腳。将相同韻母的字歸納到一類即為韻部

任何詩歌都要求押韻,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所不同者,隻是對押韻的限制多與少、嚴與寬的不同而已。這也是詩歌同其它文學體裁的最大分别。

押韻是增強詩歌音樂性的重要手段,近體詩為了使聲調和諧、容易記憶,對于押韻十分講究。古人通常使用官方頒布的專門指導押韻的書,如《唐韻》、《廣韻》、《禮部韻略》、《佩文詩韻》、《詩韻集成》、《詩韻合壁》等,以南宋王文郁撰的《新刊韻略》最為流行,即世人所謂之【108部平水韻】

詩詞中所謂韻,大緻等于漢語拼音中所謂韻母。大家知道,一個漢字用拼音字母拼起來,一般都有聲母,有韻母。例如"公"字拼成g ōng,其中g 是聲母,ōng是韻母。聲母在前,韻母在後。我們再看"東"d ōng,"同"t óng,"隆"l óng,"宗"z ōng,"聰"c ōng等,它們的韻母都是ong ,所以它們是同韻字

試看下面的一個例子:

書湖陰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常掃淨無苔(t ái ),

花木成蹊手自栽(zāi)

一水護田将綠遶,

兩山排闼送青來(l ái )。

這裡"苔"、"栽"和"來"押韻,因為它們的韻母都是ai. "遶"(繞)字不押韻,因為"遶"字拚起來是r ào ,它的韻母是ao,跟"苔"、"栽"、"來"不是同韻字。依照詩律,像這樣的四句詩,第三句是不押韻的。

在拼音中,a 、e 、o 的前面可能還有i ,u 、ü,如ia,ua,uai ,iao ,ian ,uan ,üan,iang,uang,ie,üe ,iong,ueng等,這種i ,u ,ü叫做韻頭,不同韻頭的字也算是同韻字,也可以押韻。例如:

四時田園雜興

[宋]範成大

晝出耘田夜績麻(m á),

村莊兒女各當家(jiā)。

童孫未解供耕織,

也傍桑陰學種瓜(guā)。

"麻"、"家"、"瓜"的韻母雖不完全相同,但它們是同韻字,押起韻來是同樣諧和的。

同類的樂音在同一位置上的重複,這就構成了聲音回環的美。但是,為甚麼當我們讀古人的詩的時候,常常覺得它們的韻并不十分諧和,甚至很不諧和呢?這是因為時代不同的緣故。語言發展了,語音起了變化,我們拿現代的語音去讀它們,自然不能完全适合了,例如:

山行

[唐]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xié),

白雲深處有人家(jiā)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于二月花(huā)。

xié和jiā,huā不是同韻字,但是,唐代"斜"字讀xiá(x 讀濁音),和現代上海"斜"字的讀音一樣。因此,在當時是諧和的。

又如:

江南曲

[唐]李益

嫁得瞿塘賈,朝朝誤妾期(qī)。

早知潮有信,嫁與弄潮兒(ér )。

在這首詩裡,"期"和"兒"是押韻的;按今天普通話去讀,q ī和ér 就不能算押韻了。如果按照上海的白話音念"兒"字,念像n í音(這個音正是接近古音的),那就押韻了。今天我們當然不可能(也不必要)按照古音去讀古人的詩;不過我們應該明白這個道理。才不至于懷疑古人所押的韻是不諧和的。

2規則

古體詩押韻較為寬松,可以換韻,可以押鄰韻。近體詩押韻有較嚴格的規定:首句可押可不押,下句必押平聲韻。但亦有例外情況,如柳宗元的《江雪》。

偶句押韻

律詩是二四六八句押韻,絕句是二四句押韻,無論律詩還是絕句,首句均可以押韻或不押韻。例如:

寄揚州韓綽判官 (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木凋。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箫。

第一二四句押韻。又如:

登樂遊原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驅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隻是近黃昏。

首句并不入韻,二四句押韻。一般來說,五言詩首句不入韻為常見,七言詩首句入韻為常見。

押平聲韻

近體詩為了聲韻和諧,一般押平聲韻,大多數近體詩(即唐及以後的詩,唐以前的叫古體詩)也遵守這個要求。但仍有押仄聲韻的典範之作,比如柳宗元的五言絕句《江雪》,全文押入聲(短促音):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這首詩無論以古入聲韻尾還是以今普通話ie、ue韻朗讀,均沒有拗口之嫌。

一韻到底

原則上,近體詩中間不能換韻,尤其是在科考考場上的試帖詩、應制詩和限韻詩。但由于科考使用的《切韻》體系已經不完全符合唐代口語聲韻,部分韻母已經合并或分離,更可能有詩人鄉音難改,使用方音作詩,因而仍有在詩中更換為鄰韻的作品,如杜甫的《吾宗》:

吾宗老孫子,質樸古人風。

耕鑿安時論,衣冠與世同。

在家常早起,憂國願年豐。

語及君臣際,經書滿腹中。

注:二、四、八句的“風”“同”“中”是平聲“東”韻,第六句的“豐”是平聲“冬”韻,“東”與“冬”通押。

日常作詩與應試不同,不應用應試的要求苛刻地對待作者,尤其是後世使用古韻書作詩的作者。

首韻借韻

古體詩的押韻,可以把鄰近韻部的韻,比如一東和二冬、四支和五微,混在一起通用,稱為通韻。但是近體詩的押韻,原則上必須嚴格地隻用同一韻部的字,即使這個韻部的字數很少(稱為窄韻),也不應參雜其他韻部的字,否則叫做出韻。但是如果是首句押韻,可以借用鄰韻。因為首句本來可押可不押,所以可以通融一下。比如:

《軍中醉飲寄沈八劉叟》

酒渴愛江清,餘甘漱晚汀。

軟沙倚坐穩,冷石醉眠醒。

野膳随行帳,華音發從伶。

數杯君不見,都已遣沈冥。

這一首押的“汀、醒、伶、冥”屬下平聲九青,但首句借用了八庚的“清”。這叫做借鄰韻發端,在晚唐開始流行,到了宋代,甚至形成了一種風氣。

3避忌

忌重韻

即同一個韻字在一首詩的韻腳裡重複出現,此乃大忌。

忌同義字相押

如一首詩中同時使用“花”、“葩”,“芳”、“香”等。

忌出韻

古人寫詩多依官韻,而許多我們認為是同韻的字在官韻中被分别列入不同的韻部之中,如“冬”與“東”之類,如果在同一首詩中相押,即為出韻。這主要是因為古今語音變化的原因,今天已沒有必要再強調這一點了。

忌湊韻

俗亦稱挂韻腳。

謂所押之韻,與全句意義不相貫串,而勉強湊合也。如唐詩“黃河入海流”句,若易“流”字為“浮”字,便為湊韻,初學最易犯此,所當切戒。

忌落韻

落韻者,出韻之謂也。如一首詩中通體全押一東韻,而一字忽押二冬韻,一東與二冬雖古韻可通,然用諸古體時則可,用諸今體詩,即為落韻,學者宜慎之。

忌倒韻

倒韻者,将二字颠倒以就韻之謂也。如古詩“新書置後前”句,易前後為“後前”,即所謂倒韻也。然此二字于詞義尚無礙,不妨倒用。若強山林樹木等不可倒用之字而倒用之,便覺不通矣。

忌用啞韻

作詩當擇聲音響亮之韻押之,自然音調高超。若用啞韻則非但詞句不挺,即全詩亦因之萎弱矣。

4分級

聲音響亮之韻排行:

黃金級

a an ang eng ong (宏亮級)

白銀級

ui yi u ye ing (細弱級)

紅銅級

ao ou ai uo (柔和級)

5唱和

唱和就是依照别人詩中所使用的韻字來押韻做詩,叫做“和韻”或“步韻”,主要有三種方式:

次韻

又稱步韻,即用原詩相同的韻字,且前後次序都必須相同,這是最常見的一種方式。

用韻

即使用原詩中的韻字,但不必依照其次序。

依韻

即用與原詩同一韻部的字,但不必用其原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