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門萬戶曈曈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燈籠可以說是中國乃至東方
逢年過節不可或缺的節日元素。
中國的燈籠也是世界上
最早發明的便攜照明工具,
燈火闌珊處,總能想到
一盞盞燈籠星羅棋布,
營造出萬家燈火的溫暖氛圍。
燈籠,又稱燈彩,是一種古老的中國傳統工藝品。
燈籠的前世今生
在很久很久以前,燈籠不是一種美的存在,而是一種智慧的存在。因為中國第一盞燈籠的出現,全世界才有了第一盞可以照亮前路的便攜式照明工具。
最早的燈籠,寫在甲骨文上,當時的人們用“東”字來形容最最原始的燈籠的樣子,是用竹條與布紮成的。直到漢朝,燈籠大概都是這麼做的,西漢才有了第一盞紙燈籠,而西漢時,民間就已經有了元宵節前後挂燈籠的習俗。而平時,燈籠就隻是照明,用來标明官銜、字号、身份的門燈(風燈),并沒有太多的含義。
随着社會的發展,人們早已不需要這種古老的工具來照明了,所以燈籠就變成了純粹的象征,象征吉祥、象征中國文化、象征美。可在國外的華人聚居區,比如唐人街,一年四季都還挂着中國的大紅燈籠,讓人走進唐人街,就以為自己回到了故土。在這些國度,紅燈籠,也意味着中國,安慰着遠方的異鄉人。
身在故國的人,每次看到燈籠是沒有這種思念的,可燈籠裡發出的柔和光亮,卻從來都能喚起我們的那股中國情結。就好像是藍天下雕工精細的檐角、溫潤如玉的汝窯茶盞、意境無疆的水墨丹青一樣,無論南北,隻要挂上了紅燈籠,就有了感知中國深處的途徑,這一束溫和柔美的光,會指引人看見過去和未來。
過大年點燈籠的意蘊
說起春節打燈籠的淵源,那可久遠了,傳說姜子牙封完神後,自已卻沒什麼司職。大年三十衆神都歸位,姜子牙卻沒有地方可去,百姓見他可憐,就在高杆頭點一盞燈,讓他在燈下蹲上一夜。久而久之就形成春節點燈籠的習俗。
臘月三十過大年,孩子們打燈籠,家家戶戶廳堂屋舍挂燈籠,營造出一片祥和的氛圍。
正月十五元宵節前後,人們都挂起象征團圓意義的燈籠,來營造一種吉利喜慶的氛圍。每逢除夕之夜,家家戶戶張燈結彩,遠遠望去,萬家燈火,形成“月華連晝色,燈景雜星光“的瑰麗景色。
中國傳統燈籠
中國傳統燈籠的造型精緻,制作工藝精湛,綜合了繪畫藝術、剪紙、紙紮、刺縫等工藝。
十萬人家火燭光,門門開處見紅妝。
——《觀燈》張蕭遠
成都城中秋夜長,燈籠蠟紙明空堂。
——《秋興夜飲》陸遊
何妨更悟無生理,露柱燈籠一話新。
——《贈拄杖》陸遊
推門入室書縱橫,蠟紙燈籠晃雲母。
——《夜過舒堯文戲作》蘇轼
燈籠一樣薄臘紙,瑩如雲母含清光。
——《燈籠》陸遊
燈籠青焰短,香印白灰銷
——《和友封題開善寺十韻》元稹
燈籠箫鼓年年社,酒醆莺花處處人。
——《宿金陵鎮穩寺,望橫山》楊萬裡
燈籠白葛扇裁纨,身似山僧不似官。
——《答孔平仲惠蕉布二絕》蘇轍
燈籠與中國人息息相連,廟宇中、客廳裡,處處都有燈籠。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