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通訊員 宋黎勝 記者 吳朝香
20歲的小龔(化名)還在讀大學,但卻遭遇了一件讓她覺得難以啟齒的事:未婚未育的她乳房經常分泌出像乳汁一樣的液體,嚴重的時候,像哺乳期女性一樣,衣服還會被打濕。
到醫院就診後,醫生告訴小龔,她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腦子裡長了東西。”
尴尬之極,姑娘超前有了這樣“能力”
小龔是兩年前出現這種情況的,那個時候她剛開始讀大學。
一開始,小龔發現自己月經紊亂,當時覺得可能是踏入新環境,學習壓力大之故,以為稍作調整就會正常。
沒想到幾個月過去,更大的煩惱猝不及防襲來:她乳房時不時地會分泌一些液體出來,白白的,像乳汁一樣,起初量比較少,沒有疼痛也沒不舒服,小龔沒充分重視這件事。但随着時間的流逝,如同小溪變成河,乳房分泌量越來越多,衣服總是被打濕,像哺乳期婦女一樣,“我沒結婚,沒生小孩,怎麼老是有乳汁流出來呢?”
驚訝、迷惑,害怕,羞以向親朋好友啟齒,又得躲避他人指指點點,異樣的眼光,這對于涉世不深的小龔無疑是沉重打擊,她因此寝食難安。
終于,小龔在家人陪同下來到醫院,但醫生的判斷猶如晴天霹靂。“可能是腦子裡長了東西。”接診醫生給她做了磁共振,發現指揮人體激素調控的腦垂體裡長了一個腫瘤,正是它促使小龔的身體出現了一系列反常的變化;通過血液化驗,還發現她體内的泌乳素很高,這個腫瘤屬于垂體瘤的一種――泌乳素腺瘤,會導緻女性乳房分泌乳汁和月經失調等症狀。
朱飚(右二)團隊在手術中
一波三折,手術後,溢乳消失
“這種顱内腫瘤不像其他腫瘤必須開刀手術,泌乳素腺瘤是少數可能通過吃一種藥來治療的顱内腫瘤。”醫生的話,給了驚恐不定的小龔一絲安慰,她毫不猶豫選擇先吃藥治療。
一開始是一天一片,效果還不錯,乳房溢液明顯緩解,但慢慢地,療效開始變差,藥量卻不斷增加,到幾個月前,劑量加到一天6片了,效果也不理想,且月經也消失了。焦慮,痛苦又彌漫小龔整個心身。
經引薦,小龔來到浙江省人民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醫師朱飚。
朱飚了解病情、服藥情況及磁共振對比後認為,目前腫瘤比前有囊變,服藥治療近1年,泌乳素下降不明顯,溢乳閉經症狀無明顯改善,并出現較明顯的惡心嘔吐等消化道副作用……好在腫瘤現在形狀還比較規則,局限在鞍區内,手術治療後可徹底解決問題。
充分準備後,朱飙主任醫師在王天華主任醫師、劉欣博士的協作下,順利為小龔施行神經内鏡下經鼻-蝶腫瘤切除手術。術中腫瘤全切,術後次日血泌乳素即降至正常水平,次月即恢複月經,溢乳消失。最近門診随訪,月經正常無溢乳,泌乳素及其他垂體激素水平都正常,鞍區增強磁共振腫瘤無殘留,提示得到了内分泌水平治愈。
出現這些症狀須引起警惕
朱飙主任介紹,垂體是位于大腦正中的一顆卵圓形小體,是人體激素調控的“總司令”。但這位“日理萬機”的總司令也有生病的時候,其中垂體瘤便是最具“殺傷力”的病症。垂體泌乳素腺瘤是分泌性垂體腺瘤中最常見的一種,約占分泌性垂體腺瘤的40%~60%。
“其症狀表現五花八門:女性患者可出現泌乳素增高,雌激素減少所緻的閉經、泌乳、不育現象。患者往往輾轉婦科、内分泌科等科室看病,最後發現走錯了科室。在不孕患者中,約1/3為高泌乳素血症所緻;男性泌乳素腺瘤患者,則一般以性欲減低、陽痿、男性乳房發育、溢乳、胡須稀少、生殖器萎縮、精子減少、活力低下、男性不育,為主要表現。”朱飙主任提醒,出現以上這些症狀,在排除相關疾病後,要考慮腦垂體瘤的可能性,患者應及時到神經外科進行排查。随着垂體瘤的增大,将壓迫到視神經造成視力減退等情況,要引起充分重視。
對于垂體腺瘤的手術治療,朱飙主任表示,目前以神經内鏡下經鼻-蝶切除方式為主流。這種手術方式具有直達瘤體--創傷小--恢複快的優勢,屬微創微侵襲手術,且較顯微鏡下切除進一步提高了安全性和全切率。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制、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将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