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水壺有害物質?專業人士認為檢測方法需斟酌“離開劑量談毒性,都是耍流氓”,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電水壺有害物質?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專業人士認為檢測方法需斟酌“離開劑量談毒性,都是耍流氓”
是啥東西
所謂的“高錳鋼”是指含錳量在10%以上的合金鋼,由于它的耐腐蝕性較差,使用該材質制成的電水壺、豆漿機、料理機等小家電,使用過程中容易因腐蝕而析出大量重金屬錳,被人體長期過量攝入會帶來健康危險。
有啥危害
錳是人體必需的一種微量元素,但人體長期過量攝入金屬錳會影響神經系統的功能,産生記憶力減退、嗜睡、精神萎靡不振、神經功能紊亂等症狀。随着高錳鋼表面耐侵蝕性的減弱,錳析出量會越來越多,如果超過人體的限量就會有損健康。
為啥用它
為什麼市場上有這麼多的電水壺産品棄304不鏽鋼而選擇高錳鋼呢?這是由于市場上鎳價遠高于錳價,有廠家為了節省成本,而選擇高錳鋼。
文/廣州日報記者杜萌
近日,一則使用“高錳鋼”材質電熱水壺容易使人體攝入錳超标,從而變笨、甚至癡呆的新聞刷爆了朋友圈。就在街坊們紛紛回家查看電熱水壺材質的時候,昨日有計量工程師在果殼網發聲,稱上述風險監測時使用的辦法不嚴謹,即監測使用的并不是水,而是“4%乙酸食品模拟液”;參照的标準涵蓋的重金屬檢測範圍并不包括金屬錳。有關人士建議,市民選購時應認準“CCC”标志。
昨日,食品工程博士雲無心在果殼網撰文稱“離開劑量談毒性,都是耍流氓。”雲無心表示,對于人體每天需要多少錳、人體能夠承受多少錳的問題,科學數據不是非常統一,世界各國的解讀不同,所推薦的标準也不同。對于成年人,美國的“充足量(每天吃這麼多就足夠滿足需要了,并不是說超過就有害)”是每天2-3毫克,中國是3.5毫克,加拿大更高。而“最大攝入量(不超過就認為安全,超過了則風險增加)”,中國和美國制定的标準都在每天10毫克左右。水、空氣、土壤、食物中都有錳的存在,普通人主要的錳攝入途徑是食物。不同國家統計的居民錳攝入量不盡相同,一般都在幾毫克的樣子。中國居民錳攝入量大緻為每天6.8毫克:一般人大都不會“缺錳”,同時距離“安全攝入上限”也還有相當的距離。
随後,一位認證信息為前計量檢測工程師的網友@菊在果殼網表示,此次“錳析出量超标”參照SN/T2829-2011《食品接觸材料金屬材料食品模拟物中重金屬含量的測定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射光譜法》标準的規定方法檢驗。據他查證,上述SN/T2829-2011标準中,采用的食品模拟物并不是水,而是“4%乙酸食品模拟液”,和日常生活中用來煮水的條件不同。此外,該标準涵蓋的重金屬檢測範圍中并沒有錳。
昨日,記者也咨詢了相關檢測機構。“目前國家實行的《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安全液體加熱器的特殊要求》(GB4706.19-2008)中并沒有提到相關的檢測指标。并且這份《分析報告》在風險監測中,确實采用的是4%乙酸食品模拟液,而并不是居民常用的自來水。”一家第三方檢測機構相關人士表示。他建議相關權威機構再次就電熱水壺錳超标的問題進行檢測。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