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怎麼努力才算全力以赴

怎麼努力才算全力以赴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7-19 20:16:59

怎麼努力才算全力以赴?時機好時,你少點努力也會成功;時機不好時,你再努力也不會成功,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怎麼努力才算全力以赴?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怎麼努力才算全力以赴(為什麼拼盡全力)1

怎麼努力才算全力以赴

時機好時,你少點努力也會成功;時機不好時,你再努力也不會成功!

「曾仕強每日箴言」

|全文共2000字,深度閱讀需6分鐘,受益終生|

人活在這個世界上,短短幾十年,想必誰都不願意得過且過。

人要生存,要過幸福的人生,必然要考慮做事。

做事,不僅能獲得生存的來源,還能成就成功幸福的一生。

然而,做事,既有成功的希望,又有失敗的風險。

有些人似乎做什麼成什麼,也有些人盡管非常努力,卻總是無法成功。

那麼,到底什麼樣的事情比較容易做成功,或者說如何判斷一件事情能否做成功?

今天,我們跟大家分享4個字,這4個字就是位、時、中、應。

它是我們做事合理與否的基本測試法則,也是一件事能不能成功的重要因素。

1

做事之前先定位

“位”,是位置的“位”。

《易經》最重要的思想就是“位”,我們現在的人也很重視位置。

人生其實就是搶位置而已,沒有搶到位置,有天大的本領也無處施展,因為你不在那個位置上。

但是,如果去搶,你就是别人的敵人。

所有的管理都是從定位開始的,凡是“物”都有它一定的位置。

人家送貨物來,我們總是說,先擺在那裡,這就是最大的錯誤,因為你還要去搬。

而任何一次搬動都要計入成本,物料搬過三次,運輸成本就很高了。

物有定位,人也有定位,什麼東西都有定位,而且最好一次到位。

人生就是搶位置,所有東西必須要定位:你要先把位置定下來,因為位置不同則道理不同。

我們由此發展出一套倫理學,要求有長幼尊卑。

有年紀比你大的在,你一定要少說話。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做事前一定要先定好自己的位置,所謂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該你做的,自然容易成功,不該你做的,做多錯多。

2

時也,命也。勢可以造,時隻能等

“時”,是時間的“時”。

我們說,時也,命也。不懂得其中奧秘的人會認為這是迷信,而懂得的人不會這樣認為。

所以,時機好時,你少點努力也會成功;時機不好時,你再努力也不會成功!

如果你生長在非洲的不毛之地,你有天大的能耐,你能幹什麼?

有人得意忘形:“你看我多麼有辦法,賺了幾個億。”

其實,那不是你的本事,而是時也,命也。

時勢起來時,閉着眼睛也賺錢;時勢下去時,焦頭爛額,一毛錢也賺不到。

時機好不好,是一件事情能夠獲得成功的一個很重要的決定因素。

有人說:“我可以創造!”那我們隻能說你過于自信了。

西方人說可以創造,是因為他對這個“時”字不了解。

我們講的“時”有兩種含義:一種叫作“時”,一種叫作“勢”。

“時”與“勢”是不一樣的:勢可以造,時隻能等。

因此,我們要學會守時待命。

時機不好,你隻能等。你不能造時,根本也無法創造。

3

合理是“中”,不合理是“不中”

“位”與“勢”決定事情是否合理,合理“中”,不合理即“不中”,解決問題要看“中“與“不中”。

遇到問題,首先要想一想時機對不對。

比如,你有事要去找老闆,而老闆正在發脾氣,這個時機絕對不對。所以,要馬上轉變方向:時機不對就不能講。

其次,要想一想勢頭好不好。

一看自己勢單力薄,就不如不講。你一講就會被老闆否決,而此時再造勢的話,他會認為

你是在威脅他。所以,我們隻能說“沒有事”,如此我們的勢頭才會大。

有的事情要一個人去講,有的事情要好幾個人去講;有些話要讓别人講,有些話要自己講;有的事情大家都不講,這就是勢頭的問題。

再次,要看看自己的身份,講這些話合适不合适。

身份不對就不能講話,講了也不對。

另外,我們還要看看場合講這些内容是否合适,這就是“中”,換句話就是合理。

合理的才做,合理的才講,而且此一時彼一時,那個時候合理的,換個情境就不合理。

這都需要我們根據不同的情境做出不同的應對。

4

做事合理與否看看反應就知道

“應”,是反應的“應”。

事情合理與否,一看反應就知道了。

大家反應好,命中;大家反應不好,沒命中,要趕快修改。

所以,中國人經常變來變去,那是在調整。

比如,你向老闆彙報說:“這件事情很不順利。”

他的臉色不好看,就是在暗示你:在這個場合不要講這種話。

你就要調整:“不過跟以前比起來還算不錯,但大家還是要努力。”

老闆的臉色馬上就好轉了。實際上,你的意圖是在測試他的反應好不好。

中國人贊成與不贊成有時是一樣的。

說贊成,是有條件的贊成,不合乎他的條件,他就反對。

說反對,也是有條件的反對,隻要條件一改變,他馬上贊成。

西方人和我們不同,西方人說反對就是反對,說贊成就是贊成。

你去聽王先生講課,回來别人一定會問你:“他講得怎麼樣?”你說:“他真會講。”

看别人臉色不對,你趕緊說:“不過講了半天不曉得在講什麼。”這些話裡沒有文法的錯誤,但是前後是不一緻的。

如果你說:“王先生口才很差,詞不達意。”一看别人臉色不對,你也會改口說:“不過很奇怪啊,今天講得有條有理。”

說話的人随時可以調整自己。這種人不是拍馬屁,但過去我們總是把這種人當作小人。

孔子一生最了不起的就是他悟出來五個字,叫作“無可無不可”。

梁啟超當年讀到這句話時氣得要死:孔子腳踏兩隻船,糊塗蟲。可就可,不可就不可,什麼叫“無可無不可”!

可是當他讀了很多書,有了曆練以後,他就很信奉孔子的“無可無不可”,那是一種很高的境界。

位、時、中、應,這四個字,就是判斷一件事情可不可行,如何推進,以及合理與否的重要标準。

但是,一切都是變動的,我們要學會靈活應變。

當然,位、時、中、應這四個字的精神内涵是非常豐富的。

需要我們在具體運用的過程中,不斷去體會,并根據自己的情況,做出合理的判斷與調整。

本文内容:曾教授著述彙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