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經什麼不琢不成器?原文7: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三字經什麼不琢不成器?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原文7: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
意譯:
璞玉不經過打磨雕琢,就不會成為精美的玉器。人如果不學習,就不會懂得禮儀。
評價:
讓人自然的生長,不加幹預是不對的。所以國家才會有義務教育,要不然大家都無知無識,就會像印度人(底層)或非洲人一樣,類似野人而無所成就。但是錯誤的幹預還不如讓其自然生長,比如中國封建社會所流行的“纏足”,士人還美其名曰“三寸金蓮”,真是病态的審美啊。
原文8: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
翻譯:為人子女,在小的時候,要親近老師和朋友,學習禮儀。
原文9: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執。
釋義與評論:
在漢朝,有一個叫做黃香的孩童,早早年紀母親就去世了,所以他十分熱愛他的父親,年僅九歲就已經知道為父親暖被窩。孝順親人,這是應該做的。
我不知道,古人到底心裡是怎麼想的,一個九歲的孩子,不是正處于被父母所寵愛的年紀嗎?這正是一個父母應該付出責任的年紀。等到孩子長大成人,父母老去的時候,才是孩子真正體現孝心的時候。一味地提倡孝,提倡子女的付出,決口不提父母應該承擔的責任,這恐怕不太恰當吧?父母的責任,除了生育之恩,還要有教育,有感情關懷。舉一個最簡單的教育例子,在父母會客或去某個地方做事的時候,把孩子也帶上,這樣孩子就可以耳濡目染,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教育,進而成長。為什麼有很多家庭,老子是英雄,兒子卻是狗熊呢?不會教育,大概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吧。
原文10:融四歲,能讓梨。弟于長,宜先知。首孝悌,次見聞。
意譯:
孔融四歲的時候,就已經知道把大梨讓給兄長。這種弟弟對兄長的尊敬,是每個人從小就應該知道的。做人,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孝敬父母和團結兄弟姐妹,然後才是見聞。
評價:
“孔融讓梨”的故事,在中國實在是太出名了!據史書記載:“融四歲,與諸兄共食梨,辄引小者。人問其故,答曰:’我小兒,法當取小者。’由是宗族奇之。”意思是說,在孔融四歲的時候,經常和哥哥們一起吃梨子,每次他都會選擇小的梨子。有人問他為什麼這樣做,孔融說自己年紀小,自然應該吃小梨子。聽到這個回答,孔家族人都覺得很驚奇。
如此可見,孔融的家庭教育非常棒。舉個例子,當時一位姓李的名士舉行了一個宴會,年少的孔融不請自來,門人問他是誰?孔融說自己和李家是世交,門人搞不清楚便讓他進去了,随後便告訴了主人,說來了一個據說是您世交的小孩兒。主人随後便問孔融,他們有何世交?孔融語出驚人,“我的祖先孔子和您的祖先老子李耳是師友的關系,這樣算起來我們也算是世交了。”主人聽到這樣的話,對年少的孔融甚感驚奇,于是便把他留了下來。客人們紛紛轉述孔融的話,并驚歎不已。一位客人聽到了,不服氣道,“這有什麼了不起?小時候聰明,長大後未必就能成材。”客人們一聽,也确實如此,很多人在少年便是天才,長大後卻變成了一個平庸的人。孔融聽到了,腦袋瓜子轉得極快,随即反駁道,“想必先生您小時候非常的聰明吧!”這句話非常巧妙,按照這位客人的邏輯,如果他小時候非常聰明,那麼現在的他必然是非常平庸了;如果說他小時候不聰明,那豈不是說他不如年少的孔融嗎?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理解,他都非常尴尬。
“小時了了,大未必佳”這句話,也确實是有道理的。比如說傷仲永的故事,就是宋朝的王安石親身經曆的事件;再比如《小鬼當家》的主演,少年成名,長大卻吸毒,很多年少成名的明星如流星一般,劃過天際,從此不再閃耀。無論是明星還是普通人,一個人要想獲得長久的成功,就必須不斷地去努力,去奮鬥,以此來磨練自己的性格,彌補自己的缺點,這樣才能最終成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