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之前看過一個真實的帖子,某媽媽問:“女兒生孩子,我要去醫院看她嗎?”
真的感到不可思議,可偏偏就有人問出這樣的話,意思是什麼?隻要女兒結婚了,有了自己的家,從此就與自己沒關系了。在責任上做個了斷,在情感上,也做出了了斷。
實在是令人心寒。
女兒早晚是别人家的人,再怎麼培養,也是替别人培養,再怎麼優秀,自己也不是受益人。唯有兒子,是自己家裡的根,再壞再差,也得在手心裡捧着。
你覺得這是偏愛,還是封建?都不是,這隻是本性的淡漠,至于對兒子的愛,也并非是愛,隻是兒子從極大程度上滿足了這種父母内心深處的缺失部分。
所以對女兒的養育,并非是因為愛與親情,隻是生物本能與道德約束。
怕遭到外界的譴責、指點和議論,不得不硬着頭皮撐起對女兒的養育。另外在養育女兒的過程中,還不忘以“父母的愛無私偉大”對女兒進行思想灌輸,以便實現精神控制與親情綁架。
人世間,除了真善美,也有你想象不到的惡,而最大的惡,莫過于此。
為什麼有許多已婚女人,在婆家要比在娘家過得更溫暖幸福?按理說,她與婆婆并無血緣關系,也并無生養之恩。可能婆家給她的溫暖是真的,但也代表着她在娘家,從來都隻能感受到冷漠。
終于在女兒結婚以後,感覺得到了解脫,從此有人對她負責,隻有索取,不再願意有任何付出。
02
每每想起,朱敏(化名)還是會感到心寒,她覺得人世間最大的冷漠,在父母與女兒之間,所謂的手心手背都是肉,隻不過是對自己的安慰罷了。
娘家拆遷,分了七套房,在拆遷之前,父母就給朱敏打了預防針:
“不要惦記着拆遷的房子,這都是你弟弟的,我們也要留一套出來養老,畢竟你已經嫁人了。”
父母當然知道朱敏的生活情況,沒有婆婆,家裡還有兄弟倆,并且擠在一個院子裡。生活不方便,矛盾也多,搬出來的想法,朱敏不是沒有想過,但是自己沒有錢,也就隻能想想了。
說實話,朱敏希望父母能分給自己一套房子,因為她太需要了。
後來還是忍不住地向父母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但父母卻要她拿錢來買,原話說:
“我們就不多賺你錢了,多少錢拆的,你就多少錢買,一下子拿不出這麼多錢,沒關系,可以先拿20萬,直到你們還清再過戶。”
朱敏東拼西湊,也沒湊夠這20萬,但父母不見20萬,根本不答應給房子的事兒。再後來,房子就漲錢了,最令人心寒的事情就發生了,父母不願意再以當初的價格将房子賣給朱敏,還不如賣給高價的買主。
沒有錢,連自己的父母都看不起,盡管朱敏是女兒,但這種滋味她真實體會到了,深刻到一輩子都忘不掉。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有一種寒心,永遠無法釋懷。
自從朱敏出嫁以後,家裡的大事小事,好像與她沒有一點關系了,沒有人會問她的意見和想法。家裡有什麼事情,父母隻會和弟弟與弟媳一起商量,很多很多的事情,還會故意瞞着自己,特别是錢的事情。
在朱敏遇到困難的時候,向父母跪下來借錢,也沒借來五千塊錢,因為父母覺得,這哪裡是借,就是打水漂。
誇張到連家裡的鹹菜,朱敏都帶不走,逢年過節送節禮的時候,看見有一壇子鹹菜,朱敏要求帶走一點點時,被母親說,這是做給你弟媳吃的,她愛吃,反正哪都有賣的,自己回去買點就是了。
好像在朱敏出嫁以後,與父母之間的親情也斷了,但是有一點父母沒忘,那就是要求朱敏要孝順,該買東西孝順自己,還得買東西孝順自己,不然就進行親情綁架,大罵養了一個白眼狼。
03
你看,這多令人心寒與絕望,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是父母,也不是所有的女兒都是女兒。如果父母重男輕女,就别指望能夠改變他們,至少不是三言兩語就能改變了的,原生家庭就是這樣,你沒辦法。
也聽過那些“親曆者”的真實體驗:
“恨不得将家裡的每塊磚、每張紙,都留給兒子,有事卻隻會避開兒子找到女兒,不将女兒的價值徹底榨幹,決不罷休。”
父母不願意再對女兒付出,哪怕女兒遇到困難,也由着她自己想辦法。但是在需要女兒的時候,又總是各種道德綁架、親情綁架,包括在兒子遇到困難的時候,甚至還要求女兒傾家蕩産地幫助兒子。
這個時候,各種大義的口号都出來了,那是你弟弟,那是你親人,人不能太自私。如果女兒沒有錢,或者沒錢給了,就馬上成了最不孝的那一個。
其實蔡康永有句話說得好:
“不是原諒,而是算了,你無法選擇原生家庭,但可以選擇自己的人生。”
即使這樣,你依然可以選擇自己的人生,先努力掙脫原生家庭對你的影響,學會與自己和解。你改變不了别人,難道還改變不了自己嗎?父母就這樣,那就讓他們繼續這樣,你不在乎,那無論父母怎麼樣,都影響不到你。
心寒是正常的,換誰都會感到心寒,還是要學會放下,告訴自己算了,當然不一定就是要把關系鬧僵。
--END--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