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越來越大,這種需求不僅來源于物質,更來源于精神層面的不斷提高。與此同時,又要面對生活的壓力,這種壓力又該如何釋放?我個人排壓的方式非常簡單,比如聽聽歌,或者旅遊賞花,又或者來一餐美食。一提到花,我自然想到了蘭花。蘭作為花之君子之一,吸引我的自然是她獨有的“王者之香”了。考慮與本文的聯系,其他方面就略過不提了。賞花一時,觀葉經年,那麼,該怎樣養好讓你心儀已久的蘭花呢?蘭友們首先要過的就是該如何澆水了?下面就個人總結的一點經驗分享給大家,借以抛磚引玉:
朋友們都知道,水分是由蘭花的根經葉片的光合作用攜帶一部分養分運送到蘭花的各個部分,以供生養繁息。所以就要先了解蘭花的根了。蘭花的根是由皮質層,共生菌以及中心柱三部分組成。蘭花是喜潤植物,對水分的需求是很大的,當外界環境的水分高于蘭根的含水分量時,外界的水分便透過皮質層,經共生菌和中心柱運送到各個部分,以滿足生長的需要。過尤不及,當外界環境(植料)過份含水,就又會阻礙蘭根的呼吸而産生大量厭氧菌使蘭株發病了。反之,植料水分偏低,則會失水,随着時間的增長加劇而出現葉片失水,更進一步死亡。個人覺得應依據自己養蘭的小環境,具體情況具體對待了。下面分三個方面:
一,花盆材質。現在市場上的花盆有瓦盆,瓷盆,塑料盤和紫砂盆等多種。他們對通風,透氣,保潤的能力各不一樣。按其通風透氣能力的大小排列為紫砂,瓦盆,塑料,瓷盆,通風透氣能力越大,保潤能力越小。
二,植料的配比。植料分為硬植料,比如火山石,樹皮等和軟植料,比如腐殖土。硬植料不保潤但透氣,軟植料則不透氣但保潤,各有優缺點,因此人們常按照一定的配比做成混合料來兼顧保水透氣,具體配比在此略過。
三,四季的影響。春季,若管理适當,蘭花會萌葉芽,因此需水量較大,以潤為原則。夏季随着溫度的升高而逐步蒸騰加強,則需水量更大,而需要勤澆水。此時管理還需要加強通風,以免悶蒸而使蘭花發病。到了秋天,因為氣溫并沒有降低多少,而如果管理适當,蘭花既要萌發葉芽,也要萌發花芽,因此需水量依然很大,但相比夏季又略少一點,比春季略多一點。冬季,蘭花基本處于休眠期,除了維持花芽的分化以外,基本上不消耗水分,此時澆水就大大減少了。但也并不是不澆水,而是可以間隔時間長一點澆水。
當然,這些并不是決定澆水的全部因素,還要考慮到光照強度,通風情況,蘭株自身的強弱等一系列問題。光照強,通風好,植株壯,光合作用與蒸騰作用就大,則水分需求量就大,反之則小。
那麼,究竟該何時澆水呢?前輩們的方法有很多,這裡不于贅述。個人以為,需先判斷植料的幹濕程度。因為夏季是蘭花需水量最大的季節,在這裡簡單講一下個人的方法。就是每天清晨觀察盆面植料,若土顯黑色或淺黑色,就表示植料中水分充足;若顯灰白色,就需要澆水了。但并不是馬上澆,而是在當天的下午,反複多澆,直至澆透。原因是中午氣溫高,若此時澆水易産生悶蒸而損傷蘭花。傍晚的風又利于吹散蘭株葉芯水珠,而不易給細菌提供溫床而發病。
怎樣算澆透呢?我的方法很簡單,就是掂重。一般養蘭我使用統一材質,同一規格的花盆,植料配比一樣,那麼蘭花在種好後,重量基本一樣了(不同的需要記錄,以備參考)。下次澆水後參考這個數值就可以了,實際上是憑感覺的,畢竟多了沒那麼多時間。
植料表面有裝飾植物的,可以在每天的中午觀察這些植物的葉片,根據葉片的狀況來确定何時澆水。若葉片萎蔫,就要澆了。其他季節也可以用這個方法。另外,冬天可以清晨觀察葉片露珠,露珠多而密,一般不需要澆。
總之,蘭花的澆水,是要依據各自的養植環境與植株的壯弱,結合四季對蘭花的影響自己摸索,并沒有一定之規,在這些方面總結,靈活運用,才能養好屬于自己的蘭花。
作者:湖北宜昌-王禮平,筆名:樓蘭藝苑,圖片為王禮平個人配圖
特别鳴謝:大榮,本文為蘭花吧和大榮共同付費征文,獎勵已與大榮共同發放給王禮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