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能夠被捏合成一個國家,簡直就是一個奇迹,菲律賓被稱為“亞洲四小虎”,但實際上它的經濟發展放在整個東南亞都是墊底的。
菲律賓的國土面積有29.97萬平方公裡,國家由大大小小7000多座島嶼組成,總人口約1.08億,排名世界第12位,其中人數最多的是馬來族,占全國人口的85%。
菲律賓-呂宋島全貌
島上的人種五花八門,信什麼的都有,光語言就有180多種,其中官方認定的教學語言有19種,由于溝通有障礙,菲律賓各島之間其實很少交流,就連“菲律賓”這個倒黴名字也是取自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Philip)的英文名。
菲利普二世,16世紀的西班牙國王
那麼問題就來了,既然菲律賓這麼“碎”,為什麼它還是被捏成了一個國家呢?建國後菲律賓又是如何在全球競争的大環境中拿下“亞洲四小虎”名号的呢?
“亞洲四小虎”指印度尼西亞、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四國。20世紀八九年代其經濟實力僅次于亞洲四小龍
曆史上第一個正式接觸菲律賓的勢力出現于唐宋時期,當時中原王朝和菲律賓有着頻繁的貿易往來,在今天菲律賓出土的遺物中發現了很多中國菲律賓瓷器,還有一些菲律賓百姓至今仍保留着中國皇帝的冊封聖旨,不過當時菲律賓也隻是被納入中原王朝的朝貢體系中而已,談不上統治。
潘多拉·卡基,菲律賓名模、網紅
到了16世紀,西班牙迎來史上最高光的時代,西班牙的“無敵艦隊”橫行整個地中海和大西洋,在這一時期,環球航行的麥哲倫意外發現了菲律賓,并将其發展為西班牙的殖民地。
由此,天主教開始在菲律賓大規模傳播,很快就壓過了當地的伊斯蘭教,耶稣、教皇等白人形象逐漸演變成菲律賓群島土著的精神寄托,這讓西班牙的殖民地統治變得簡單了許多。
麥哲倫航行圖
西班牙的統治對菲律賓的影響深遠,西班牙人不僅給這片未開化之地帶來了新時代的文明,還實現了免費教育和醫療,西班牙人将美洲的農作物引入菲律賓,讓這裡的土著得到了充足的食物來源。
雖然當時菲律賓整體上來說依舊很窮,但已經具備中世紀國家的雛形,尤其是馬尼拉,一度被西班牙打造成跨太平洋貿易的西部樞紐。
菲律賓地形地勢圖
另外,西班牙還從墨西哥和秘魯抽調了大量的拉美裔送入菲律賓,讓他們代替西班牙軍人管理菲律賓土著,同時允許拉美裔與菲律賓土著通婚,政府将為他們的混血後代提供最低生活保障所需要的職位。
隻不過随着時間的推移,到了18世紀中期,歐洲進入工業時代,傳統工商業受到沖擊,殖民地的社會經濟遭到嚴重破壞,經濟凋零。
再加上外來資本家對殖民地的壓榨與掠奪,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意識逐漸加強,緻使拉美裔和菲律賓土著的混血後代要求獨立的呼聲越來越高,菲律賓爆發大規模的起義運動,短短三年的時間,起義軍就占領了全國。
菲律賓起義軍
但菲律賓的殖民統治并沒有因西班牙人的離去而結束。
美西戰争戰敗後,西班牙割讓給美國多個殖民地,其中就包括了菲律賓,由此菲律賓開始進入美國人的統治時代。
美軍進攻路線
美國人統治菲律賓的手段還是老一套,先在菲律賓駐軍,然後将菲律賓土地私有化,最後再完全嫁接美國制度,雖然在美國人的操作下,菲律賓的經濟有所提高,但也造成了菲律賓南北經濟過大。
北方大家族壟斷菲律賓的金融、政治體系,南方則連溫飽問題都難以解決,不過這些美國人是不會在意的,因為在他們看來,菲律賓隻是一份可以待價而沽的資産。
菲律賓南部的一座貧民窟内,女孩們正在洗衣服
1941年日本一邊偷襲珍珠港,一邊南下入侵菲律賓,很快就趕走了美國駐菲律賓五星上将麥克阿瑟及其屬軍,菲律賓進入日據時期。
不過日本人來得快去得也快,1945年日本戰敗後,菲律賓順勢擺脫日本的殖民統治,成為名義上的獨立國家,隻不過菲律賓的美國痕迹并未因此被抹除。
日本用來進攻東南亞的自行車隊
由于曆史上從未有過單獨治國的經驗,因此獨立後的菲律賓依舊沿用了之前的美國制度,采用兩黨輪流執政,同時在外交政策上與美國的步調盡可能保持一緻。
對于菲律賓的主動示好,美國也沒有拒絕,菲律賓的位置正好可以充當美國在東南亞的反共橋頭堡,美蘇冷戰時期,美國非常需要這樣的國家來牽制蘇聯。
20世紀60年代的菲律賓,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得到了美國的全力扶持後,六七十年代的菲律賓實現了曆史上第一次經濟大騰飛,1960年菲律賓的人均GDP已經達到254美元,而同時期的中國還隻有89美元,當時在整個亞洲,唯一能在經濟上壓制菲律賓的隻有日本,因此菲律賓也得到了一個很牛的稱号:亞洲小紐約。
60年代呂宋島的雪茄工廠
隻不過這種繁榮并沒有在菲律賓一直持續下去,由于菲律賓門閥割據的情況過于嚴重,僅七十年代就出現了160多個政治家族,這些家族壟斷了菲律賓的房産、商貿等各個行業,導緻國家收入嚴重傾斜,富人掌握着絕大多數的資源,變得越來越富,而窮人就隻能待在貧民窟裡苟延殘喘。
貧民窟的生活
到了八十年代,菲律賓雖然仍在發展中,還因經濟發展快速得到了“亞洲四小虎”的名号,但這種經濟增速已經是徒有其表,除了有低端的勞動力輸出(如菲傭)和一些下遊制造業以外,菲律賓幾乎沒有什麼可以拿得出手的東西了。
菲傭成為菲律賓支柱型産業
而在此期間菲律賓的總統雖然換了一屆又一屆,但基本都是換湯不換藥,每一任總統基本都是出身門閥家族,政治的極度内卷使得菲律賓的問題積累的越來越嚴重,整個國家幾乎呈“畸形”發展,直到2016年杜特爾特上任後,這種情況才有所改觀。
菲律賓人民抗議政府腐敗
和曆任菲律賓總統都不同的是,杜特爾特手段強硬,早在老家達沃市當市長的時候,杜特爾特就以“狠辣”聞名全國,在他的治理下,達沃市的治安水平一路跑進了世界第七,GDP幾乎年年翻倍。
就職菲律賓總統後,杜特爾特仍沿用了治理達沃市的手段,以雷霆手段強制緝毒、強制土改、強制反腐,對美國的幹涉說“不”。
杜特爾特,現任菲律賓總統,祖籍中國福建,是菲律賓近年來最親華的總統
短短幾年的時間,菲律賓的社會面貌就得到了大幅改善,但杜特爾特一個人的力量畢竟有限,雖然老杜已經用盡全力,但菲律賓的前途依舊十分堪憂。
目前菲律賓南北分裂問題、就業問題以及土地問題依然十分嚴重,菲律賓1億多人口中有将近90%的人月收入不到1萬比索(折合人民币1276元)。
菲律賓的首都馬尼拉,一群正在垃圾堆裡找食物的孩子
即使是相對富裕的首都馬尼拉,也有超過400萬的人生活在貧民窟中,每天隻能依靠垃圾堆中的殘羹剩飯解決吃飯問題,從上到下的貪腐問題如同一根“導火索”,瞬間引爆菲律賓脆弱的經濟和社會秩序。
菲律賓貧困人民
自杜特爾特上台後,菲律賓人就一再強調厭倦了美國人,并希望與中國交朋友,如今中菲關系正在走向白熱化,中國已在菲律賓設立了四個領事館,杜特爾特也多次在公開場合宣揚和中國的友誼,相信在兩國攜手之下,菲律賓定将會有一個不一樣的未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