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美到極緻的古詩?你最向往的生活是怎樣的?有人說:李子柒的田園牧歌,就是最令人向往的生活,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一首美到極緻的古詩?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你最向往的生活是怎樣的?
有人說:李子柒的田園牧歌,就是最令人向往的生活。
白天綠水青山,晚上仰望星空、聽着蛙鳴入睡,真是令人向往。
向往的生活不止存在于李子柒的視頻裡,還在詩詞裡。
南北朝時,有一個叫吳均的詩人,他在山中隐居,寫下一首五言詩,隻有20個字,卻美到靈魂裡。
詩人名吳均,詩名《山中雜詩》。
山中雜詩
南北朝·吳均
山際見來煙,竹中窺落日。
鳥向檐上飛,雲從窗裡出。
這是詩人居住在山中時所寫的詩。
如果不說作者,許多人會誤以為這是王維的詩作。
短短20個字,至簡至純,至美至真,身不能至,心向往之。
每一句都如畫般,每一個場景,都令人向往。
山與山連接的地方,飄蕩着着霧氣。
山中的霧氣,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岚。
沒有詩人不喜歡山裡。
塵世中無法安放的靈魂,總能在山中得到慰藉。
暮年的李白,來到敬亭山,一個人坐了很久很久。
他太喜歡這風景,揮筆寫下:
衆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隻有敬亭山。
王維也愛山,近60歲時,遭遇安史之亂,險些丢了性命。
從此,他看淡世事煩憂,于是隐居在終南山,再也不問世事。
閑來到山中走一走,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也許,李白和王維,也在某一刻,在山中,看到了煙岚。
正如吳均筆下的:山際見來煙。想逃離喧嚣的城市,藏匿山中,做一回潇灑的人。
塵世太過煩憂,不如回到山中,看看淡淡的輕煙,遠處的松柏,會讓人心曠神怡。
詩人住的地方,還有竹子。
透過稀疏的竹子,就看見了落日。
似乎落日挂在了竹子上。
讓人想起劉長卿的一首小詩:
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
荷笠帶斜陽,青山獨歸遠。
一直以來,竹子是堅貞的象征。
蘇轼也愛竹子。
蘇轼有詩:
甯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蘇轼愛吃肉,可是,在他看來,甯可沒有肉吃,也不能讓居處沒有竹子。沒有肉吃不過人會瘦掉,但沒有竹子就會讓人變庸俗。
如果住的地方有一竿修竹,眼見青翠,心中也會跟着歡喜。
而更絕的是,詩人在竹中窺見落日,更顯示出詩意與慵懶。
有時候,一個人的閑暇時光最是難得。
幸福存在于閑暇時光。不被外界打擾的閑暇是求之不得的恩賜,其他一切都是多餘的,甚至是負擔。
山中誰作伴?
當然是靈動的鳥兒了。你看,鳥兒向着屋檐上飛去。
如果你願意,花鳥蟲魚,皆可為友。
宋代時,名士林逋隐居在杭州孤山。
他養了兩隻鶴,放飛時,鶴飛入雲霄,盤旋了很久之後,又回到了籠子裡。
林逋常常劃着小船出遊,家裡來客人了,童子将鶴放飛。
林逋收到“信号”,不久,就會劃船歸來。
他還喜歡梅花,在房前屋後,遍植梅樹,花開之時,沁人心脾。
他一生未娶妻,亦不覺得孤獨,自稱“梅妻鶴子”。
以梅為妻,以鶴為子。
你若歡欣,花鳥蟲魚皆可為友。
詩人許是坐在窗前的吧!
看鳥兒飛過屋檐,看雲從窗戶裡面穿進穿出。
如此閑适,如此安甯。
《水浒傳》裡有一句詩:窗外日光彈指過,席間花影坐前移。
窗外的日光彈指間就過去了,窗邊花草的影子就移到座位前來了。
日影移動,時光在不知不覺地溜走。
小七想起了李子柒。
有一次,李子柒采集落花,而後,倚樹而眠。
紅色的花,白色的衣,世界仿佛安靜下來。
時光也在這一刻停住。
人生,總有某一刻,靜下心來,看花落,聽鳥鳴,身心放松,一切都很好。
詩人住在這樣幽靜的地方,和自然相融,朝夕皆是淡然歡喜。
隐居山中,看落日,看煙岚,看鳥兒紛飛,看雲兒飄出窗外,如此生活,夫複何求。人生最可貴的,莫過于以一顆純粹清澈的内心生活,多了一分淡泊,少了一些紛擾;多了一分清閑,少了一分争鬥。
最重要的是,那一份悠然閑适的心境。
隻有擁有一份這樣的心境,我們才能時時看見美好本身。即使不是在山中,而是身處鬧市,依然能悠然自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