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五帝是中華民族的上古共祖,但三皇五帝的傳承過程,卻存在很多謎團,讓人破難理解。
根據史書記載,夏朝之前是三皇五帝時代,至于三皇五帝到底是誰,不同史書記載各不相同。除了我們熟知的《史記》版本之外,還有諸多版本,部分版本中還有庖犧(伏羲)、神農、炎帝、少昊、太昊等。可見,很多上古帝王的事迹傳承了下來,被周人載于史冊。
然而甲骨文出土之後,人們查閱這份商代皇家檔案時,卻發現上面并沒有三皇五帝、共工、祝融等的蹤迹。需要說明的是,根據古史記載,帝喾或帝舜可能是商人始祖,但甲骨文中沒有直接出現“喾”或“舜”,至少沒有鐵證證明兩人在甲骨文中出現過。
按照傳承順序來說,三皇五帝傳于夏商,然後再傳于周代,一代又一代薪火相傳。問題在于,既然甲骨文上沒有三皇五帝的記載,為何周人卻知道呢?
首先,甲骨文并非商代全部檔案。
甲骨文是占蔔文書,記載的是商代求神問蔔的祭祀活動,是一種極為特殊的文書,并非商代全部檔案,其中沒有涉及到三皇五帝似乎可以理解。
當然,還有部分甲骨文已被當作“龍骨”吃掉,這就是“口吞商史”。說不定,我們念念不忘的很多内容,早已被人吞食了。
作為一個龐大的帝國,商代理當已有日常性文書,用以管理國家,而甲骨文上的某些文字足以印證這一推論,也能印證周代文獻所說的商代“有冊有典”。
根據甲骨文上的“冊”、“典”、“書”來看,“冊”是竹簡成書的形象,“典”(見上圖)是雙手捧着“冊”的形象,“書”是手持筆在書寫的形象。部分甲骨文上的墨迹顯示,商代可能已有毛筆,“書”展現的是手持毛筆寫字。
由此可見,商代日常性文書無疑就是竹簡或木簡,與春秋戰國的一樣。也就是說,商代日常性文書檔案,極有可能被周人俘獲,從而将上古史傳承了下來。
其次,甲骨文未必沒有記載三皇五帝。
甲骨文上大約有4500個文字,如今真正被破譯的還不到一半,焉能說三皇五帝的名字不在沒有破譯的文字裡?
之所以這麼說,與商人對三皇五帝的姓名稱呼問題有關。
1,三皇五帝的姓名,到底是哪幾個字,其實如今并不确定,比如我們熟知的伏羲,周代文獻中的稱呼有伏羲、宓羲、庖犧、包犧、伏戲、犧皇、皇羲、伏犧、黃熊氏、太昊等。那麼,商人如何稱呼伏羲等人,我們并不知道。
2,秦始皇的書同文之前,中國沒有文字大一統,夏商周時很多諸侯國都有自己的文字。以戰國七雄的馬字為例,各國都不相同,即便身處戰國時代的貴族,如果沒有經過特别訓練,也很難辨認出其他國家的文字,且除了秦篆之外,其他六國馬字傳承都已斷絕。因此,商人、周人的文字中存在一脈相承的部分,但也必然存在大不相同的部分。
也就是說,商代對颛顼、伏羲等或許有所記載,但商人對他們的稱呼、以及名字的寫法,與周人的大不相同,相應文字也沒能傳承下來,于是如今我們就很難知道甲骨文中到底有沒有三皇五帝的記載。
第三,三皇五帝或是各部族始祖神的大雜燴。
根據考古發現,中華民族是“多元一體”,上古時期滿天星鬥,江浙、四川、河南、山東、山西等地都先後出現上古古國,而并不存在統一的國家,或統一的聯盟性質的國家。
其實,以當時的交通、通訊、生産力等條件來看,也不可能出現後世大一統的國度,隻可能在某段時間内出現一個區域性的強大部族。
因此,史書上的三皇五帝、祝融、共工等人,應該隻是各個部族的始祖神,或是各族在上古非常傑出的人物。
周代之後,黃、淮、江、漢一帶的部族融合在一起,最終形成了華夏民族。但各族都有自己的神話,都有自己的始祖神,于是周代戰國文人可能在此基礎上将名氣更大的始祖神保留了下來,并将他們編進一個共同的譜系中,于是就此形成了三皇五帝的傳承。其中,司馬遷在前人的基礎上,以線性傳承的方式編寫了五帝本紀。
商代時期,作為統治者的商人,一般隻會祭祀自己的保護神,而不太可能祭祀其他部族的始祖神。由此,甲骨文中沒有三皇五帝、祝融、共工等人的記載,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就以上三種分析來看,筆者認為第三種更符合曆史發展的邏輯。
當然,上古很多曆史被掩蓋在迷霧中,真相到底如何,還有待進一步探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