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子宮脫垂是一種什麼病

子宮脫垂是一種什麼病

健康 更新时间:2024-09-12 11:17:17

許多女性對于産後的護理方式不是很了解,活動過度就會引發一些疾病,同時在飲食上的營養跟不上,那麼子宮脫垂疾病就會發生,對女性的健康造成很大影響,也讓一些對這種疾病不了解的女性感到很焦慮,那麼子宮脫垂産生的具體病因有哪些呢!

子宮脫垂是一種什麼病(子宮脫垂産生的具體病因有哪些)1

如由于分娩損傷、滞産,急産,巨大胎兒的娩出,手術産等均可造成子宮頸旁組織、骨盆筋膜、骨盆底肌肉主筋膜過度伸展與裂傷。特别是當子宮口尚未開全而過早合用腹壓或施行上述手術時,更使這些支持結構遭到嚴重破壞,使其支持功能減弱或喪失,發生子宮脫垂。産後過早參加重體力勞動。尤其是那些合腹壓增加的肩挑擡擔等勞動。可導緻部垂,嚴重者甚至可導緻直腸與膀胱同時膨出。

其實也與女性年齡的增大,身體機能的衰老有關。女性在更年期或絕經期後,由于卵巢功能逐漸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生殖道的支撐減弱,出現子宮脫垂。先天性盆腔組織發育不全。慢性咳嗽等腹壓長期過大,身體虛弱亦可導緻子宮脫垂。

總之是有多種因素造成的。除了分娩時過早地用力向下屏氣,急産、滞産以及陰道助産手術等,使支持子宮的各種韌帶和組織過度伸展或撕裂損傷,産後未注意休息,以緻這些受傷組織未能得到修複,容易引起子宮脫垂。另外,産後過早地參加體力勞動,或患有慢性咳嗽、習慣性便秘、慢性腹瀉等,以及長期從事蹲位、站立、肩挑、搬舉重物等均可使腹壓增加,促使子宮脫垂。

産後女性如何預防子宮脫垂呢?

1、切實做好哺乳期保健:哺乳期間卵巢功能下降。尤其産後長期哺乳,可因卵巢功能長期處于低落狀态而導緻子宮萎縮,子宮的支持結構和懸吊裝置松弛無力,盆底肌肉的張力和彈性減退,在這種情況下,如遇到增加腹壓或體姿用力等外因條件,均可誘發子宮脫垂。哺乳期在1年以内者,子宮脫垂患者僅占9%以下,而哺乳期在1年以上者,占90%以上。說明哺乳期在1年以上者,子宮脫垂的發病率顯著升高。另外發現,婦女在哺乳期承受腹壓後,子宮位置下降較非哺乳期明顯,因此,切實做好婦女哺乳期保健,是預防子宮脫垂的重要措施。

2、做好青春期保健:女子在12~18歲之間稱為青春期。由于青春期卵巢及女性生殖器官尚未完全發育成熟,容易受外界和内在環境的影響而發生各種疾病從而影響女子的正常發育和生殖功能。發育不良的女子,其肌肉虛弱,韌帶張力較差,往往伴有腹壁松弛而無力稱無力型體格。這種人通常伴有内髒器官下垂(如腎下垂、胃下垂等、如果由于某些原因而使腹内壓力增加,就容易發生子宮脫垂。因此,做好青春期保健,對保證婦女身體健康及正常發育、預防子宮脫垂的發生有着極為重要的意義。

3、注意月經期保健:月經期雖屬生育期婦女的一種生理現象,但是,婦女在月經期間大腦皮質興奮性降低。加之,受内分泌的影響而盆腔充血,故全身及局部抵抗力都降低。如不注意月經期保健,容易引起婦女各種急慢性疾病,影響婦女身體健康。特别是婦女在月經期間受到冷的刺激(主要是冷水、,容易引起卵巢功能紊亂而導緻月經失調,甚至閉經。目前認為,卵巢功能與盆腔支持組織的張力有明顯的關系。閉經時,由于卵巢功能減退,雌激素分泌少,緻使盆腔支持組織張力減退,容易發生子宮脫垂,因此,加強月經期保健,對預防子宮脫垂的發生也有很大的意義。

4、切實做好孕期保健:做好婦女的孕期保健,及時發現并糾正胎位異常,防止發生胎位性難産,也是預防子宮脫垂的重要措施之一。

5、正确處理分娩各産程:分娩損傷是子宮脫垂的重要病因。産程愈長,子宮脫垂的發病率愈高,這是與支持子宮的懸吊裝置和盆底軟組織遭受損傷的機會較大有關。目前認為,第一次分娩時所造成的損傷更是關鍵。在子宮脫垂患者中,第一胎産後發病者最高,約占30%。因此正确處理分娩各産程,防止産傷,是預防子宮脫垂的最重要環節。

6、認真做好産褥期保健:産婦從胎盤娩出後至生殖器官恢複到非妊娠狀态,一般需6~8周,這段恢複過程稱産褥期。在産褥期中,婦女的解剖和生理變化均較大,此期若未引起重視,最容易發生子宮脫垂。據報道,産褥期子宮脫垂的發生率顯著高于其他期,多系1個月内參加勞動者,子宮脫垂發生率最高,占全部病例的85%以上。這是由于産褥期子宮及其支托結構因妊娠分娩而造成的生理及病理的改變,尚未得到充分恢複之前,過早參加勞動(包括繁重的家務勞動、,容易引起子宮脫垂。因此,認真做好産褥期保健,對預防子宮脫垂有着極為重要的意義。

産後的女性了解完文章中的這些内容,以後對子宮脫垂也有了新的認識,大家在生活中一定要了解子宮脫垂,尤其是對于生産海生産完孩子的女性,做好哺乳期間的保健工作,月經期間也要做好保建,這樣才可以預防子宮脫垂。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