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奕池
圖|源于網絡
孩子要上一年級了,你踩過坑嗎?
又快到九月份了,快開學了,一年級的新生也要入學了,很多媽媽焦慮加劇了,因為周圍充斥着各種消息。
有的說需要上銜接班,别人都上,咱不上,跟不上,孩子自信心受打擊。
有的說,不能提前學,孩子學會了,沒有新鮮感了,就沒有動力和幹勁了。
有的說需要準備這個,有的說需要那個,信息太多,自己拿不準,于是各種焦慮。
01關于“閱讀”大語文時代,都知道閱讀很重要,很多家長也跟風買了很多書,但具體怎麼重要,怎麼進行,都是一頭霧水。
1,說起“閱讀”,先從拼音說起
一年級語文首先就是要掌握拼音,學會拼讀,拿起注音版的書,可以讀。
拼音怎麼樣才叫掌握??
不是單純的會認字母,會讀字母,是要給你一堆字母,你能準确地挑出來,哪些是聲母,哪些是韻母。
最重要的是會拼讀,給你b-a,你知道是ba,而不是其它的。
我家孩子最初學拼音的時候,咱也不知道是不開竅,還是沒有竅門?
她讀b-a=ba,讀很多遍,你問她b-a,她就随便說一個,可能是“打”也可能是“它”,總之,是你不能理解的一個不相關的一個發音。
那崩潰的一個月,想起來我頭皮就炸毛,如此心大和淡定的我也不是很淡定了!!
但過去了那個月,感覺一切都步入正軌了,會拼了,就能順利地讀書了。
所以,能提前接觸拼音是好的,即使沒有提前接觸,要相信兩件事①堅持多讀會有用的②孩子的能力。
2,然後再說閱讀
買書可以,但不要盲目跟風。
上學後,學校都有推薦書目,買幾本推薦書目,先讀着,看看孩子的喜好程度。
有的孩子很喜歡讀書,有的孩子不喜歡看書,喜歡看書的孩子可以多買點書,不喜歡看書的,家長也要堅持每天閱讀最少半小時,這是基礎。
有的家長說,我家孩子就是不喜歡,就是不想讀呀。
安德斯·艾利克森說
對于在任何行業或領域中,希望提升自己的每個人,刻意練習是黃金标準,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強大的學習方法。
既然刻意練習,有效又管用,那就把閱讀當成必須要完成的作業來完成吧。
切記,不要一下子買海量的書,吓着孩子,也給自己制造焦慮。
02關于識字量在學前,能多認一些字,确實也挺好,最起碼做題的時候,不用因為不認識字,而需要家長和老師讀題。
當然,現在一年級的老師都是給孩子們讀題的,可能有的孩子做題慢,跟不上老師的速度,成績多少會受影響。
所以,家長們可以在孩子學前,給孩子增加一些識字量,會認就很好。
有的家長說“咋辦啊,這就要開學了,我們還不怎麼識字”
千萬别焦慮,我家孩子真是純純的小白上的一年級,不認字,沒上銜接班……大概讀了一個學期的題,到一年級下學期就不需要讀題了,所以孩子的吸收能力和适應能力,我們真不能小瞧。
03關于10以内的分解與組合學前,進行一些數學思維類的訓練,還是很有必要的。
比如,數與量的對應啊,找規律啊,比大小啊,前後上下左右啊……
這些平時陪孩子玩的過程中就能進行了。
有了這些基礎,再給孩子加一些數的分解與組合,循序漸進,孩子好接受,家長也不焦慮。
04關于文具盡量簡單,盡量簡單,盡量簡單,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不要有可愛的,卡通的,花花綠綠的圖案。書包也不要有多餘的配飾,簡簡單單就好了。
即便這樣,有的小朋友依然能找到自己的樂趣。
有朋友這樣說過
你想了解自己孩子在課堂的狀态,看他橡皮就知道了。
有沒有坑坑窪窪,有沒有鉛筆紮的黑眼子,有沒有奇奇怪怪……
上課狀态很重要,習慣也重要,一定要引導孩子,保證課堂效率。
04關于學習桌椅我不建議買那種,可以活動的,大地盤的椅子(僅代表個人意見)。
一是占地方,二是孩子可以用椅子當成樂趣,動來動去。
普普通通的椅子,隻要高矮合适,坐着舒服就完全沒有問題。
寫在最後關于一年級,家長心态特别重要,無論我們的孩子是哪種情況,你都要相信我們的孩子可以适應得很好。
你的狀态很影響孩子,家長焦慮,孩子都能感受得到。上小學是很有儀式感,又值得驕傲的一件事,不要還沒有開始,就給孩子心理負擔。
有句話不是說,家長不焦慮,孩子有能量。
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就像跑馬拉松,沒人在乎起點誰跑了第一。
小學,習慣比成績,更重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