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母嬰

 > 三隻松鼠中毒

三隻松鼠中毒

母嬰 更新时间:2024-07-23 22:04:54

7月25日,福建莆田網友稱懷孕的老婆吃了半包三隻松鼠堅果後,發現食品袋中的脫氧劑洩露。視頻中,該網友共拆了3包堅果,均出現大小不一的脫氧劑洩漏情況。

25日,三隻松鼠官方客服工作人員表示,食品用脫氧劑有經過實驗,誤食對身體沒有什麼害處,多喝水可以随着身體排出體外,孕婦體質比較特殊,多觀察有問題可以及時就醫,問題會反饋。脫氧劑供應商工作人員則表示,脫氧劑漏粉問題要看是哪家生産商。

小檢在這首先說結論:

1. 吃下少量食品用脫氧劑不至于對健康造成危害。不用太過擔心。如果有很大危害,它就成不了「食品用脫氧劑」。

2. 三隻松鼠當然有責任,即使沒有食品安全問題,這也是重大的質量瑕疵。理應對消費者進行賠償。

目前最常見的脫氧劑有兩種:鐵系脫氧劑和非鐵系脫氧劑。鐵系脫氧劑的主要原料就是鐵粉,有的裡面還會加入活性炭、食用鹽等成分。

三隻松鼠中毒(三隻松鼠被曝脫氧劑洩露緻孕婦誤食)1

反應也很簡單,就是鐵和氧氣反應生成三氧化二鐵(或者在水蒸氣存在條件下反應成氫氧化鐵),從而将食品内氧氣除去。三隻松鼠用的應該是鐵系的脫氧劑。

非鐵系脫氧劑主要原料是維生素C、茶多酚等還原性有機物,它們都可以跟氧氣反應而變成氧化産物,從而将食品中氧氣除去。

有些非鐵系脫氧劑會加入二氧化矽、碳酸氫鈉之類的輔料。這種脫氧劑可以直接接觸食品表面。這兩種脫氧劑都是比較安全的(而且看起來好像很有營養的樣子),但它不是拿來給你補充營養的!

如果真的稍微誤食了一點點,問題不大。但如果大量誤食,可能會超過人體可耐受最大劑量,造成中毒症狀。

有些脫氧劑會在包裝上寫着「智能型」。這是指在這個脫氧劑包裝帶有一條氧氣指示線,随着包裝裡面氧氣含量的減少,指示線顔色也會發生變化,這樣食品生産企業就可以根據顔色,準确判斷食品包裝裡的氧氣含量有沒有降低到符合要求啦。

說到這兒順便跟大家說一下「脫氧劑」和「幹燥劑」的區别。「脫氧劑」是脫除食品體系中的氧氣用的。有些食物油脂含量高,很容易氧化。

三隻松鼠中毒(三隻松鼠被曝脫氧劑洩露緻孕婦誤食)2

比如說薯片、堅果、炒貨、月餅等。在氧氣存在的情況下存放時間長了就會氧化酸敗,不僅産生難聞的氣味,營養價值也會降低。

而用脫氧劑就可以把産品中氧氣除掉,防止氧化,這樣食品保質期就變長了。「脫氧劑」還有個用處就是「防黴」。因為黴菌生長也需要氧氣。

使用脫氧劑,也可以抑制黴菌生長,讓食品保存更久。當然除了防黴,它也可以順便抑制其他好氧型細菌的生長。而「幹燥劑」的作用主要是吸水。很多幹制的食物(比如膨化食品、薯片等)受潮後會變得不好吃,幹燥劑的作用是讓體系裡面水分盡可能減少,讓食物保持酥脆可口的口感。

和脫氧劑一樣,幹燥劑也可以順便抑制細菌、黴菌和其他微生物繁殖,因為沒有了水分,微生物也失去了生存的必要條件。

那麼,幹燥劑是用什麼做的?吃了幹燥劑會怎麼樣?幹燥劑的門類相對于脫氧劑來說就要多很多了,食品裡常用的大概包括以下幾種:矽膠幹燥劑: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矽,不會被消化吸收,無毒,不多吃沒啥大事。

氯化鈣幹燥劑:主要成分是氯化鈣,無毒,不多吃問題不大。氧化鈣幹燥劑:主要成分是生石灰(氧化鈣)。這個吃了問題就大了……因為它和水反應大量放熱,如果誤食了以後,口腔和消化道可能會被灼傷。

三隻松鼠中毒(三隻松鼠被曝脫氧劑洩露緻孕婦誤食)3

正因為誤食有危險性。現在這種類型的幹燥劑已經不是很多見了。此外還有蒙脫石、高分子纖維等做成的幹燥劑,也有多種材料共同使用做成的複合幹燥劑。所以,吃幹燥劑是有可能導緻危險的,大家也不要好奇去吃幹燥劑啊。

除了脫氧劑和幹燥劑外,有些面包片等烘焙食品裡會出現一個寫着「抑菌保鮮卡」的小卡片。這個小卡片既不是脫氧劑,也不是幹燥劑。它實際上是事先浸泡在酒精溶液中的一個塑料卡片。當放入包裝中以後,酒精自然揮發,均勻分散在包裝内的氣體中,抑制微生物繁殖。

而從最近出現問題的這些企業反應來看,包括想張小泉那種,我們可以看出有些企業的反應可以說是1是毫無責任感,2是公關水平是真不行。

脫氧劑洩露(還是3包均出現洩露)肯定是你企業的問題,脫氧劑是用來脫氧的,不是用來當“調料包”的,我們買來是為了吃堅果,不是為了吃脫氧劑,再者,不管誤食之後也沒用害處,都不是企業推責的借口啊,就算沒有害處就能随意洩露?

不管是之前大火的“張小泉”事件還是這次三隻松鼠,産品出了問題不反思自己的問題和主動承擔責任,反而隻是想着甩鍋,想着進行消費者教育,講道理,消費者不需要你教怎麼用刀,也不需要你告訴她脫氧劑吃了沒壞處,消費者需要的不是教育,消費者需要的是權益保護!

以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母嬰资讯推荐

热门母嬰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